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小詩短短4句用7個數字,極為有趣,堪稱經典

唐朝的詩人不計其數,青史留名的也有不少,不過在唐朝眾多的詩人中,羅隱絕對算是非常特立獨行的一位了。因為他絕大多數的作品都寫得非常憂傷,而且所描繪的都是自己的那些經歷,或許換個角度想想,我們也能明白他究竟為何,畢竟他一生整整參加了10次高考可每次都是名落孫山,這也不由得讓他有些憤世嫉俗起來,所以他經常會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對當時社會現狀的不滿。

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小詩短短4句用7個數字,極為有趣,堪稱經典

而在他的詩作中,除了表達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批判之外,還會有一些非常消極的內容,想來這也是他特殊的經歷導致的,畢竟他確實是一個滿腹才華的人,然而卻命運弄人,連續10次科考都不中,這對於他來說絕對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打擊。所以他才會寫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樣的落寞詩句,這也是他對於當時現狀的一種無奈吧。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羅隱的一首詩,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詩,他在詩文中描寫的是立春的景色,但是寫作方法卻非常獨特,詩文的第一句竟然是7個數字,接下來就讓我們欣賞一下: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一二三四五六七,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小詩短短4句用7個數字,極為有趣,堪稱經典

看到這首詩的第一句,大家想必也是覺得非常荒謬的吧,或許鄭板橋的那首《詠雪》的靈感就來自於這裡,當然啦,這是小編的玩笑話。不過荒謬歸荒謬,其實我們是能從這一連串的7個數字之中,感受到詩人當時絕對是在掰著手指頭過日子的,不然又怎會這樣每天計算著時間的流逝。

而他之所以會寫這樣的詩,與他自身的境遇同樣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他常年參加科考,但是卻一直沒能中榜,所以他不得不羈留於長安。在又一個立春之時,他便模仿著隋代詩人薛道恆的那首《人日思歸》,寫下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首詩,用來發洩自己的懷才不遇,表達自己的歸隱之心。

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小詩短短4句用7個數字,極為有趣,堪稱經典

在《人日思歸》中寫道,"入春才七日,離家已兩年",所以羅隱就用了整整7個數字,雖然讀起來就像兒歌一樣,簡直如同開玩笑,但實際上卻表明著他在長安的每一個日子其實都是度日如年,。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來,這首詩與《人日思歸》相比,要顯得更加用心良苦,而詩人心中的那種愁緒也要更加深刻。

而這首詩第二句的"萬木生芽是今日",它不僅包含著《人日思歸》中的"思發在花前",甚至是更早一些,因為花開之前起碼有了花骨朵,有了葉子,但是在詩人這裡,萬物還沒有發芽,由此更加凸顯他心中的痛苦以及想要歸隱的情緒。

他詩紅人不紅,一首小詩短短4句用7個數字,極為有趣,堪稱經典

在這首詩的後兩句中,詩人就更加的情深意切,雖然他描寫的是群雁同歸時的樣子,可實際上他卻是暗指自己孤身一人,想要歸家都無翅可伸展,而在最後那句詩文中,詩人也是在借近水之魚的破冰而出,暗指自己歸隱之心的迫切。

讀過這首詩之後,如果沒有仔細的思考,還真的很難發現詩人深藏在詩文下的這種深意,這絕對是一首值得細細品讀的經典好詩,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