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防疫“功課”上好開學“這堂課”

經歷了“史上最長寒假”後,伴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截止到3月24日上午,已有遼寧、江蘇、海南、雲南、廣西、寧夏、青海、陝西、江西、山西、西藏、貴州、新疆、內蒙古等14個省(自治區)公佈了開學時間。

然而,疫情尚未絕跡,在這個特殊的開學季,“安全”成了頭等大事。開學,牽一髮而動全身,能否安全上好開學“這堂課”,做足防疫“功課”是關鍵——怎樣築牢“防疫牆”,如何打響“保胃戰”,能否當好“螺絲釘”,這些都切實關係到校園安全和師生生命健康,馬虎不得、大意不得。

織密“防控網”,築牢“防疫牆”。強化安全意識,落實責任擔當,採取嚴格有效的管控措施,做好復學前各項準備工作,是能夠順利開學的先決條件。順利開學後,也不能讓分時段、分批次、有序安全流於口號,流於形式,要切實落地,且要落地有聲。這樣,就不難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只有嚴防疫情發生、擴散和蔓延,保障廣大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所以,用實際行動擔當校園安全責任,織密校園的疫情“防控網”,為師生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是開學最重要的“第一課”。

織密“安全網”,打響“保胃戰”。開學後,學校餐飲安全嗎?能否做到分散就餐、同向就餐、定位就餐?能否嚴防、嚴管、嚴控就餐風險?河南下發《關於疫情期間加強學校食堂管理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硬核加強疫期學校食堂管理;南京寧海中學學生吃完飯後,餐盒統一回收,學校還要再對學生進行一輪午檢;貴陽十八中午餐全程採取無接觸式配送,且堅決做到教學空間不交叉、就餐場地不交叉、學生課餘活動區域不交叉……這些文件也好,措施也罷,都是為了保障學生的飲食安全。疫情之下,打好師生“保胃戰”,“安全網”織得怎麼密都不為過。

織密“責任網”,當好“螺絲釘”。疫情尚未絕跡,防控不能鬆動。開學後的校園疫情防控,所有責任人要像“螺絲釘”一樣哪裡鬆動緊哪裡,像“螺絲釘”一樣哪裡需要擰哪裡。開學後,從領導到老師,從校園到班級,都該堅持“安全第一、屬地主責、精準有序”的原則,周密安排部署,強化監督檢查,事事踐行初心。要做到知責、擔責、盡責,織密每一個人的“責任網”,發揚“螺絲釘”精神,實實在在全力防疫,不給病毒可趁之機,讓老師安心上課,讓學生安心學習,讓校園重現生機。

三月的校園,春意盎然,充滿生機與希望;三月的校園,繁花勝景,正待同學們的歸來。期望疫情不再,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樣子。(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