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逆袭商机,业内人士称三到五年无人驾驶会在全国普及

疫情加速了我们的技术研发。在疫情中,无人送餐车、无人消毒车、无人物流车纷纷走上抗疫一线,找到了以前困扰自动驾驶行业许久的“真实应用场景”难题。

最近自动驾驶圈,好消息不断,小马智行(Pony.ai)获得丰田4亿美元投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左右;驭势科技宣布获得博世创业投资公司的战略投资,完成B轮融资;Waymo首次引入外部资本,完成了一轮规模创造行业纪录的22.5亿美元融资;最近又传出滴滴自动驾驶拆分后,首获软银3亿美元投资。

众所周知,2019年车市寒冬依旧,自动驾驶泡沫破碎,进入静默期。2020年开局,这几笔融资让整个行业都如沐春风,但自动驾驶领域能否再次迎来春暖花开,还难下定论。


疫情后的逆袭商机,业内人士称三到五年无人驾驶会在全国普及


在2015年,马斯克称两年可开发出全自动驾驶,五年实现大规模商用。但五年过去了,斯克还发射了火箭,而自动驾驶并没有迎来商用落地和量产。而业内一些人士其后纷纷表示L5级别的全自动驾驶在相当长期间内都实现不了。

人工智能科学家、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则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更加谨慎。2017年,李开复在发表演讲时预言,无人驾驶汽车在15到20年将会成为美国的一种大规模现象,在中国,这个过程则需要10年。

文远知行在2019年11月底正式开始面向用户的全开放自动驾驶载客运营。自动驾驶到底什么时候落地?疫情下的自动驾驶研发究竟面临着危机还是机遇?“我们技术离完全的纯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距离,期待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让纯无人驾驶走到全国各地。”3月24日,一场微信群的交流会上,无人驾驶公司文远知行CEO兼创始人韩旭说到。


疫情后的逆袭商机,业内人士称三到五年无人驾驶会在全国普及


韩旭的文远知行,目前在广州市黄埔开发区运营着国内唯一对公众开放 Robo-Taxi 服务。这的确是字面意义上的“对公众开放”——只需要下载文远知行的 APP,不需要申请和审核,就可以在144平方千米的运营范围内呼叫 Robo-Taxi。

“如果疫情发生得再晚一到两年,我们的自动驾驶就算不能接送病人,也可以给医院运送口罩,送饭,运送物资。因为实际上有一个悲剧是,很多给医院做志愿者,运送病人的司机也感染上了病毒。如果我们技术能够做得更完善一点的话,这个是可以避免的。”

从过去几年自动驾驶的发展来看,自动驾驶面临着商业化程度难,社会化道路自动驾驶落地难。在创新工场组织的自动驾驶线上媒体分享会上,文远知行创始人兼CEO韩旭与驭势科技CEO吴甘沙,两位CEO分别分享了疫情期间,无人驾驶经历了哪些变化,接下来又会如何发展。


疫情后的逆袭商机,业内人士称三到五年无人驾驶会在全国普及


韩旭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在将来的三到五年之内肯定会获得大范围的广泛应用。目前,国际资本纷纷重金进入自动驾驶赛道,对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韩旭预测,2020年,自动驾驶领域会发生大量的整合。

韩旭也坦言,从L4级别自动驾驶所需要的人才、资本投入和造血来实现收支的平衡,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受疫情影响,文远知行的B轮融资节奏可能会稍微减慢。韩旭分享了Robotaxi在后疫情时代的出行与技术研发。

韩旭指出,新冠疫情发生的前后,自动驾驶运营受到一定影响,但同时可以察觉到,在自动驾驶还没有特别成熟、可以去运送乘客前,有一些公司已经在疫情爆发区使用自动驾驶来运送口罩等物资。


疫情后的逆袭商机,业内人士称三到五年无人驾驶会在全国普及


疫情促进了文远知行的技术研发,韩旭对工程师提两点要求。第一点,在武汉或者广州,用现有的技术做一些力所能及、帮助抗击疫情的事。第二点,2020年是稳定之年,需要工程师将技术做到非常稳定。

韩旭也透露了文远知行接下来的发展规划:2020年,在广州限定区域,落地数百台Robotaxi,继续扩大和深化运营;2021年,在部分区域,去掉安全员,实现全无人驾驶的Robotaxi运营;2023年,在广州大部分区域,实现Robotaxi的无人载客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