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中師生為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卻因學歷低與高級職稱無緣,你怎樣看待?

ZBP壩上人


我是1991年考入廣東省外語師範學校,1994年中師比業在鄉鎮中學任教,1997年6月通過自學考試拿到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專科文憑,1998年至2000年到廣東教育學院脫產進行本科,2000年8月至今任教高中英語,我於2012年評為高級教師。我覺得中師生基礎好,學習能力進取心強,很少會擔心自己職稱問題的。


丹霞劉新明


其實目前教齡30年以上的老教師為黨的教育事業吃過太多的苦,付出的實在太多,對教育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不應該讓他們一輩子拿低工資,不應該讓他們流汗又流淚,帶著遺憾灰心喪氣地離開自己畢生為之奮鬥的教育事業。應無條件晉職高級教師或無條件將工資晉級為副高七檔,以彰顯公平與公正。支持的頂起。


霧裡紅3


本人屬於這批中師生的一員,在一所農村中學任教,同事中也有好幾個都是前後幾屆的同學,不謙虛的話,都是學校的中堅力量,有幾個還擔任了學校的主要領導。從職稱上說,基本上都是中學高級職稱。原因是:我們雖然起點低,但參加工作後,大都積極向上,通過自學、函授、離職進修等途徑拿到了大學專科或大學本科文憑,憑著這些年積累的業績和專業條件,都很順利通過高級職稱評審。不過也有個別同學晉升的晚些,原因大多是因為個人不積極等原因,各方面準備不充分造成的。總之就是,既然職稱在個人經歷中有那麼大的影響,就要為之努力爭取,靠只拉車不看路是達不到目的的。


初中語文王老師2


從2000年之後,中等師範學校停止招生,中師教育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中等師範學校簡稱中師,屬於中等專業學校體系,其目的是培養小學教師,有的還承擔培訓在職小學教師的任務。其學制大多是三年制,也有四年制的。

中師以前叫後師,後師這個稱呼是相對於前師而言。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前師”和“後師”,我做下簡單的介紹。

“前師”就是小學畢業後考的那種師範,“後師”就是由初中畢業後考入的師範。後來就稱呼為中師。

過去的師範教育屬於三級教育,就是中等師範、高等專科師範和高等本科師範這三級教育,2000年以後,中等師範已經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現在已經向高等專科師範和高等本科師範的二級師範教育方向轉變。過去的很多師範學校,已經搖身一變,變成各種高等專科學校或者什麼師範學院之類的了。

過去的中等師範,那可是當時的最優秀的學生才可以考中的。從建國初期到1993年,期間的中師生們,不能說全部都是行業的精英,但是他們的整體的素質真的很高。不是後來考個啥大專可比擬的。

但是師範也從1993年後,有了新花樣,有了委培生,花錢就可以上,那時師範生的水平,就開始走下坡路了。

開始中師生在小學任教屬於學歷達標的,後來小學的最低學歷必須是專科,很多師範生就開始提升自己的學歷來達標。那時中師生可以通過自學、電大、函授來取得大專學歷,這三種方式,自學最難過關,其次就是電大,函授就相對容易點了,後來還有什麼二溝通考試,我也是聽老同事說到的。那就比較容易了,就是混個學歷而已,學不到什麼真的本領。

總之,那時中師們,除了少數的年老的老師,那時大多老師都參加了各種提升學歷的學習,也都達到了專科及以上的學歷。

說因為學歷低無緣高級職稱,這樣的情況,不能說根本就沒有,只能說這種情況很少。

過去小學到了小學高級(現在叫中小學一級教師)就封頂了,是在2016年才可以評高級教師。所以在小學任教的中師生根本就不可能評什麼高級教師,那時小學根本就不能評高級教師。

很多中師生在普及九年義務的時候,初中缺老師,也進了一大批中師生,他們後來的學歷都是本科。可是初中的高級教師的指標太少了,並且過去評高級的時候,要求的東西很多,比如微機證,論文證,各種榮譽證書,很多人都不具備,所以評上中高的很少。領導們評上的比較多,我們學區的領導們大多都是當年的中師生,他們現在也大約是50多歲了,全都評上了高級職稱。但是同樣是中師生在一線教學的老師們,也有評上高級的,但是相對很少。

我們學校一個女老師,當年的中師生,以前在初中,通過自考取得了本科學歷。這老師為了評高職拼了,就連自己得了乳腺癌化療後,都不歇著,依然堅持上課,這老師真心地熱愛教育事業。所教學科經常全市排前三名,後來就評上了高職,這真是靠自己的努力奮鬥出來的。後來乳腺癌復發,堅持化療,後調到小學進行工作。這真是用生命在教育。她的付出配得上高級教師的職稱。可見普通老師評高職很困難。

那些當年的中師生,分配的時候大多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他們紮根在農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大半輩子,他們已經快要退休了,所以國家出臺了政策,連續在農村教學25年的教師,可不受名額的限制,只要達到相應的條件,就可以直接評高級教師。

今年我們學校的幾名老中師生就評為了高級職稱。這樣的好事極大的鼓舞了老教師的幹勁。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明年也能評上高級職稱。

所以不管怎樣,一定要緊跟上面的政策。該學習就學習,該進步就進步,不要懶惰,拒絕學習和進步,也許你的懶惰就會把自己將來該有的運氣也給拒之門外了。就連我們現在更多繼續教育,個別的老教師,就不想學習,可是評職稱沒繼續教育不行,有的就傻眼了。

學歷低無緣高級職稱,這樣的事情,如果是大批的老師這種情況,你還有的抱怨,如果同樣情況的,人家都評上了,你沒評上,也只能怪自己懶惰,不愛學習,不積極進取。不能怪別人。凡是都要先從自身找原因吧。

老中師們為了曾經的教育事業,幾乎扛起了絕大部分的教育,國家永遠不會忘記他們。25年的優惠好政策就是極好的證明。

這是我的一點看法,手機前的你認可我的說法嗎?請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淺淺的教育


在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剛剛恢復中、高考的歷史新時期,因為文革造成的人才斷層,那一時期應該是人才相對缺乏的年代,為儘快緩解這一狀況,“中專(中師)”短平快的人才培養模式,興盛一時。

跟大學、大專一樣,那時候是國家按計劃進行招生,中專一畢業國家就會分配工作,享受事業單位公務人員待遇。因此,整個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特別是農村地區,最優秀的初中畢業生第一選擇往往是考中專(中師)。那時的中師生,就是國家為緩解中小學、特別是農村地區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而從初中畢業生中選招的優秀學生。這些中師生畢業後,很快便充實到各地,成為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師資的中堅力量(當然那時也有不少“師專”生,但他們一般都到不了鄉鎮,更不會去村級小學)。

關於這一時期中師生後來的變化,不外乎這幾種情況:一種是工作了一段時間後,因為特殊“機緣”跳槽到了鄉鎮政府部門,成為了能力挺強的各部門領導(我縣的教育局長就是中師畢業後當了很短時間的教師,很快就轉到行政上,直至現在做了“局長”);一小部分中師生畢業後不甘沉淪,繼續奮發努力,考了大學,甚至研究生,應該說,現在登上大學講堂的教授、專家,當初的中師生也有不少。

更多的中師生,是通過自學、進修等方式,提升了學歷層次,現如今供職於中、小學校,已成為城鄉基礎教育的骨幹:其中不少當了校長、主任等學校管理者;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各學科的教學骨幹,他們也一點不比稍微遲一些的師專生、甚至現在的本科師範生差。

我想,只要這些當年的中師生不安於現狀,能與時俱進,適當提升自己的學歷(當年再怎麼優秀,“中專”、“中師”學歷畢竟還是低了),在教學中注重專業成長,積累工作業績,後來評上高級教師也不是特別難的。事實也證明,我就是九〇年考上的中師生,我的初中老師大都是八十年代的中師生,現在,我的幾位老師和我,也都是高級教師了。

話又說回來,如果一箇中師生畢業二、三年來一直呆在基層學校,甘於清貧,甘於寂寞,默默奉獻鄉村基礎教育,安於現狀而與世無爭,這種精神確實難得,令人感佩;但這樣未免也虧了,太不值得了!作為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師,知識分子,隨著時代的大潮,在漫長的教育職業生涯中,提升一下自己的“中師”學歷,應該是最起碼的吧,否則,因為學歷而被職評“高級職稱”所阻隔,也怕不好再去怨天尤人了吧。




sp語文教育


曾經的中師生為教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這的確不假。但因學歷低與高級職稱無緣,這就有點不符合實際情況。在2000年左右,很多學校都是中師生當道,校長、副校長和中層領導幾乎都是中師生,而分配的大學生幾乎得不到重用,要說評職稱,這部分中師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怎麼能說學歷低與高級職稱無緣呢?

那時候的中師生,通過函授或者小自考,早就把文憑搞到本科或以上的學歷,一旦有職稱名額,他們的工作年限也達標,教學業績不好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解決,搶先佔著高級職稱指標,等到這部分大學生達到工作年限需要評職稱時,又沒有名額了,他們沒有評上高級職稱又怪誰呢?

那時候的中師生如果到現在還是中師文憑,說明這位老師不求上進,沒有看清社會的發展形式,也對國家的教育事業漠不關心,沒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神,即使評上高級職稱,也是浪費一個職稱指標。

人生的第一學歷並不是非常重要,後期的發展決定著人生的方向,只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踏實工作,才能達到人生想要的高度,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怨天怨地不如怨自己。


Lance課堂


技術工人群體對國家的貢獻也很大,國家還大力倡導“工匠精神”,但有幾個最後能評上高級職稱的?須知,職稱不是普惠性的,不是每個教師到退休前都可評上高級,有學歷、業績、教齡等要求,有名額限制。即便是基層公務員,也不是到退休都會達正科、副處職級。

如果你只是中師畢業,能評上中級職稱是不錯的,企業工程師、主治醫生、大學講師也是中級,社會很多人還沒達中級,不要有隻是高級才算職稱的錯誤觀念。學歷是時代要求,說來也怪,想評高級,從教二、三十年期間也不去進修個本科(函授也行),當同行邊工作邊進修時,你忙什麼去了?(千萬不要說你工作忙到沒時間進修,誰信?),書(證書)到用時方知少,不怨別的,首先怨自己。

從宏觀上看,公辦教師只要有本科學歷,其它方面不錯,不違規(如不違計生政策)、違法,不自棄,從教三十年早就可評上高級,不信的,多去周邊學校瞭解,相信你很難找到可反駁的實例。不要怨天尤人,路就在你腳下。


手機用戶59055281070


八九十年代的中師生的確是非常優秀的,他們雖然只是中師畢業生,但比現在大專生,甚至本科生強多了,他們大多數都是學校教學的骨幹力量,有一部已在領導崗位上了。這批中師生大都通過自考,或者函授已拿到大專或本科文憑,大多數已評上了副高職稱了,沒評上的只是極少數,至於有的還是一箇中師文憑,對不起,評職稱文憑可是硬槓子,去自考,去函授,還來得及。


漢闕故人


我身邊也有中師生,上中師既有當年政策的原因,也有個人的選擇!為國家做貢獻,這個是肯定的,您上班國家發工資,您做了貢獻,那些高考後上師範類大學的人應該也做了貢獻吧?這個想必你不會否認,他們在參評職稱時是不是應該因為您是中師生就得讓著您?

再說了,上完中師,之後不是把你所有進升的通道關閉了,您還可以自學考試來提升學歷,還可以在職讀取學歷,更可以離職考取學歷。

還有一點,我也想勸您一句,這個社會不是誰弱誰有理,而應該是強者愈強,高級職稱應該是高能力者評,高學歷只是高能力的一個量化標準,並不是全部,如果您在其他各方面做的足夠好,我想這個高級職稱照樣會有你的,如果只是抱怨以求的社會同情,讓政策傾斜,那有點太難了,且不公平!這不成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了嗎?


東關大石橋


職稱問題,國家完全可以採取兩條路子:

一、考評合格,自然晉級。

級別之間拉大年限差距!

比如:

具備中級資格15年以上者可以晉升高級職稱(只是舉例)

二、破格晉升

制定詳細細則,自認為優秀者可以申請破格!條件必須嚴格,要求要高,遵循公平、公正、公開!

例如:

中級滿五年以上者,達到一定條件,可以申請破格!

對於工齡三十年以上,一直在基層工作,中級滿15年,可以直接晉升高級職稱,同時補發教齡25年起至今所有年限的基本工資——這,主要解決一些歷史遺留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