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中师生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却因学历低与高级职称无缘,你怎样看待?

ZBP坝上人


我是1991年考入广东省外语师范学校,1994年中师比业在乡镇中学任教,1997年6月通过自学考试拿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科文凭,1998年至2000年到广东教育学院脱产进行本科,2000年8月至今任教高中英语,我于2012年评为高级教师。我觉得中师生基础好,学习能力进取心强,很少会担心自己职称问题的。


丹霞刘新明


其实目前教龄30年以上的老教师为党的教育事业吃过太多的苦,付出的实在太多,对教育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不应该让他们一辈子拿低工资,不应该让他们流汗又流泪,带着遗憾灰心丧气地离开自己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应无条件晋职高级教师或无条件将工资晋级为副高七档,以彰显公平与公正。支持的顶起。


雾里红3


本人属于这批中师生的一员,在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同事中也有好几个都是前后几届的同学,不谦虚的话,都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有几个还担任了学校的主要领导。从职称上说,基本上都是中学高级职称。原因是:我们虽然起点低,但参加工作后,大都积极向上,通过自学、函授、离职进修等途径拿到了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文凭,凭着这些年积累的业绩和专业条件,都很顺利通过高级职称评审。不过也有个别同学晋升的晚些,原因大多是因为个人不积极等原因,各方面准备不充分造成的。总之就是,既然职称在个人经历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就要为之努力争取,靠只拉车不看路是达不到目的的。


初中语文王老师2


从2000年之后,中等师范学校停止招生,中师教育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中等师范学校简称中师,属于中等专业学校体系,其目的是培养小学教师,有的还承担培训在职小学教师的任务。其学制大多是三年制,也有四年制的。

中师以前叫后师,后师这个称呼是相对于前师而言。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前师”和“后师”,我做下简单的介绍。

“前师”就是小学毕业后考的那种师范,“后师”就是由初中毕业后考入的师范。后来就称呼为中师。

过去的师范教育属于三级教育,就是中等师范、高等专科师范和高等本科师范这三级教育,2000年以后,中等师范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已经向高等专科师范和高等本科师范的二级师范教育方向转变。过去的很多师范学校,已经摇身一变,变成各种高等专科学校或者什么师范学院之类的了。

过去的中等师范,那可是当时的最优秀的学生才可以考中的。从建国初期到1993年,期间的中师生们,不能说全部都是行业的精英,但是他们的整体的素质真的很高。不是后来考个啥大专可比拟的。

但是师范也从1993年后,有了新花样,有了委培生,花钱就可以上,那时师范生的水平,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开始中师生在小学任教属于学历达标的,后来小学的最低学历必须是专科,很多师范生就开始提升自己的学历来达标。那时中师生可以通过自学、电大、函授来取得大专学历,这三种方式,自学最难过关,其次就是电大,函授就相对容易点了,后来还有什么二沟通考试,我也是听老同事说到的。那就比较容易了,就是混个学历而已,学不到什么真的本领。

总之,那时中师们,除了少数的年老的老师,那时大多老师都参加了各种提升学历的学习,也都达到了专科及以上的学历。

说因为学历低无缘高级职称,这样的情况,不能说根本就没有,只能说这种情况很少。

过去小学到了小学高级(现在叫中小学一级教师)就封顶了,是在2016年才可以评高级教师。所以在小学任教的中师生根本就不可能评什么高级教师,那时小学根本就不能评高级教师。

很多中师生在普及九年义务的时候,初中缺老师,也进了一大批中师生,他们后来的学历都是本科。可是初中的高级教师的指标太少了,并且过去评高级的时候,要求的东西很多,比如微机证,论文证,各种荣誉证书,很多人都不具备,所以评上中高的很少。领导们评上的比较多,我们学区的领导们大多都是当年的中师生,他们现在也大约是50多岁了,全都评上了高级职称。但是同样是中师生在一线教学的老师们,也有评上高级的,但是相对很少。

我们学校一个女老师,当年的中师生,以前在初中,通过自考取得了本科学历。这老师为了评高职拼了,就连自己得了乳腺癌化疗后,都不歇着,依然坚持上课,这老师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所教学科经常全市排前三名,后来就评上了高职,这真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出来的。后来乳腺癌复发,坚持化疗,后调到小学进行工作。这真是用生命在教育。她的付出配得上高级教师的职称。可见普通老师评高职很困难。

那些当年的中师生,分配的时候大多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他们扎根在农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大半辈子,他们已经快要退休了,所以国家出台了政策,连续在农村教学25年的教师,可不受名额的限制,只要达到相应的条件,就可以直接评高级教师。

今年我们学校的几名老中师生就评为了高级职称。这样的好事极大的鼓舞了老教师的干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明年也能评上高级职称。

所以不管怎样,一定要紧跟上面的政策。该学习就学习,该进步就进步,不要懒惰,拒绝学习和进步,也许你的懒惰就会把自己将来该有的运气也给拒之门外了。就连我们现在更多继续教育,个别的老教师,就不想学习,可是评职称没继续教育不行,有的就傻眼了。

学历低无缘高级职称,这样的事情,如果是大批的老师这种情况,你还有的抱怨,如果同样情况的,人家都评上了,你没评上,也只能怪自己懒惰,不爱学习,不积极进取。不能怪别人。凡是都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吧。

老中师们为了曾经的教育事业,几乎扛起了绝大部分的教育,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他们。25年的优惠好政策就是极好的证明。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手机前的你认可我的说法吗?请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浅浅的教育


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刚刚恢复中、高考的历史新时期,因为文革造成的人才断层,那一时期应该是人才相对缺乏的年代,为尽快缓解这一状况,“中专(中师)”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兴盛一时。

跟大学、大专一样,那时候是国家按计划进行招生,中专一毕业国家就会分配工作,享受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待遇。因此,整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特别是农村地区,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第一选择往往是考中专(中师)。那时的中师生,就是国家为缓解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而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招的优秀学生。这些中师生毕业后,很快便充实到各地,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的中坚力量(当然那时也有不少“师专”生,但他们一般都到不了乡镇,更不会去村级小学)。

关于这一时期中师生后来的变化,不外乎这几种情况:一种是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因为特殊“机缘”跳槽到了乡镇政府部门,成为了能力挺强的各部门领导(我县的教育局长就是中师毕业后当了很短时间的教师,很快就转到行政上,直至现在做了“局长”);一小部分中师生毕业后不甘沉沦,继续奋发努力,考了大学,甚至研究生,应该说,现在登上大学讲堂的教授、专家,当初的中师生也有不少。

更多的中师生,是通过自学、进修等方式,提升了学历层次,现如今供职于中、小学校,已成为城乡基础教育的骨干:其中不少当了校长、主任等学校管理者;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各学科的教学骨干,他们也一点不比稍微迟一些的师专生、甚至现在的本科师范生差。

我想,只要这些当年的中师生不安于现状,能与时俱进,适当提升自己的学历(当年再怎么优秀,“中专”、“中师”学历毕竟还是低了),在教学中注重专业成长,积累工作业绩,后来评上高级教师也不是特别难的。事实也证明,我就是九〇年考上的中师生,我的初中老师大都是八十年代的中师生,现在,我的几位老师和我,也都是高级教师了。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中师生毕业二、三年来一直呆在基层学校,甘于清贫,甘于寂寞,默默奉献乡村基础教育,安于现状而与世无争,这种精神确实难得,令人感佩;但这样未免也亏了,太不值得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知识分子,随着时代的大潮,在漫长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提升一下自己的“中师”学历,应该是最起码的吧,否则,因为学历而被职评“高级职称”所阻隔,也怕不好再去怨天尤人了吧。




sp语文教育


曾经的中师生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的确不假。但因学历低与高级职称无缘,这就有点不符合实际情况。在2000年左右,很多学校都是中师生当道,校长、副校长和中层领导几乎都是中师生,而分配的大学生几乎得不到重用,要说评职称,这部分中师生是最大的受益者。怎么能说学历低与高级职称无缘呢?

那时候的中师生,通过函授或者小自考,早就把文凭搞到本科或以上的学历,一旦有职称名额,他们的工作年限也达标,教学业绩不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抢先占着高级职称指标,等到这部分大学生达到工作年限需要评职称时,又没有名额了,他们没有评上高级职称又怪谁呢?

那时候的中师生如果到现在还是中师文凭,说明这位老师不求上进,没有看清社会的发展形式,也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漠不关心,没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即使评上高级职称,也是浪费一个职称指标。

人生的第一学历并不是非常重要,后期的发展决定着人生的方向,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踏实工作,才能达到人生想要的高度,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怨天怨地不如怨自己。


Lance课堂


技术工人群体对国家的贡献也很大,国家还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但有几个最后能评上高级职称的?须知,职称不是普惠性的,不是每个教师到退休前都可评上高级,有学历、业绩、教龄等要求,有名额限制。即便是基层公务员,也不是到退休都会达正科、副处职级。

如果你只是中师毕业,能评上中级职称是不错的,企业工程师、主治医生、大学讲师也是中级,社会很多人还没达中级,不要有只是高级才算职称的错误观念。学历是时代要求,说来也怪,想评高级,从教二、三十年期间也不去进修个本科(函授也行),当同行边工作边进修时,你忙什么去了?(千万不要说你工作忙到没时间进修,谁信?),书(证书)到用时方知少,不怨别的,首先怨自己。

从宏观上看,公办教师只要有本科学历,其它方面不错,不违规(如不违计生政策)、违法,不自弃,从教三十年早就可评上高级,不信的,多去周边学校了解,相信你很难找到可反驳的实例。不要怨天尤人,路就在你脚下。


手机用户59055281070


八九十年代的中师生的确是非常优秀的,他们虽然只是中师毕业生,但比现在大专生,甚至本科生强多了,他们大多数都是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有一部已在领导岗位上了。这批中师生大都通过自考,或者函授已拿到大专或本科文凭,大多数已评上了副高职称了,没评上的只是极少数,至于有的还是一个中师文凭,对不起,评职称文凭可是硬杠子,去自考,去函授,还来得及。


汉阙故人


我身边也有中师生,上中师既有当年政策的原因,也有个人的选择!为国家做贡献,这个是肯定的,您上班国家发工资,您做了贡献,那些高考后上师范类大学的人应该也做了贡献吧?这个想必你不会否认,他们在参评职称时是不是应该因为您是中师生就得让着您?

再说了,上完中师,之后不是把你所有进升的通道关闭了,您还可以自学考试来提升学历,还可以在职读取学历,更可以离职考取学历。

还有一点,我也想劝您一句,这个社会不是谁弱谁有理,而应该是强者愈强,高级职称应该是高能力者评,高学历只是高能力的一个量化标准,并不是全部,如果您在其他各方面做的足够好,我想这个高级职称照样会有你的,如果只是抱怨以求的社会同情,让政策倾斜,那有点太难了,且不公平!这不成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了吗?


东关大石桥


职称问题,国家完全可以采取两条路子:

一、考评合格,自然晋级。

级别之间拉大年限差距!

比如:

具备中级资格15年以上者可以晋升高级职称(只是举例)

二、破格晋升

制定详细细则,自认为优秀者可以申请破格!条件必须严格,要求要高,遵循公平、公正、公开!

例如:

中级满五年以上者,达到一定条件,可以申请破格!

对于工龄三十年以上,一直在基层工作,中级满15年,可以直接晋升高级职称,同时补发教龄25年起至今所有年限的基本工资——这,主要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