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莊鎮:“綠色基地”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日前,10萬棵娜塔櫟樹苗終於全部種進了李莊鎮賈樓村苗木基地裡,同時脫貧致富的希望也種進了村民們的心裡。

01

幹部農戶齊攜手,種下希望致富樹。

賈樓村是李莊鎮四個貧困村之一,全村有436戶貧困戶,為壯大賈樓村的集體產業,使其由“貧困村”變為“小康村”,2019年5月,李莊鎮在賈樓村著力發展集經濟 社會 生態效益於一體的綠化苗木產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鎮政府充分尊重產業發展規律和農民個人意願,不盲目“壘大戶”,通過專業合作社將小農戶有效組織起來。目前,碭山縣許堯專業合作社將賈樓村50餘戶農戶組織在一起,與安徽省浩大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共累計整合501.6畝土地,投入資金200餘萬元共同建設苗木基地。,採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為農戶提供有效的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服務,有效促進小農戶生產向規模化經營轉變。

李莊鎮:“綠色基地”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02

種下的是樹,收穫的是脫貧的希望。

基地建設伊始,扶貧效應就已凸顯。從土地流轉、基地土地平整等基礎建設到栽種苗木,都為本村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今年年近60歲的殷延光,是參與基地建設勞力務工的貧困戶之一。據瞭解,他每天在基地工作有50元的收入,至今年2月底累計收入13500元。

“我2畝土地全部流轉了,2年後,樹苗就可以出售,按合作社以流轉土地的數量來分紅,我每年就可分到2000元,這可是我家的搖錢樹喲!”殷延光開心地說。

栽種娜塔櫟樹後,基地還需要有勞動力的貧困戶來澆水、除草,按實際出工天數計算,每天50元工資,一年至少也能給貧困戶增加幾千元收入。據瞭解,基地建成後可直接解決30戶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就業。預計2年後娜塔櫟樹可進入銷售期,按照每畝20000元的收益,基地年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賈樓村的群眾對完全實現脫貧不返貧、持續奔小康的目標充滿信心。

李莊鎮:“綠色基地”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03

“綠色基地”讓小村莊變身為“鄉村森林公園”。

在苗木基地建設的過程中,李莊鎮結合環境整治工作,與村民約定利用房前屋後以及坑塘邊等地,見縫插針的種上娜塔櫟、紅楓、石楠等樹苗,由村民管理,所得的收益均由村民所得。現在賈樓村森林覆蓋率非常高,村內種滿了紅楓、石楠等樹,屋旁有水,房前有樹,村子裡還有一座小巧的人工湖,全新的賈樓村呈現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一片欣欣向榮之貌。


來源:碭山縣融媒體中心 李莊鎮:趙志忠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特 別 聲 明

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碭山縣融媒體中心(碭山縣廣播電視臺)為碭山縣域內唯一具有新聞採編、播出資質的媒體機構。碭山縣縣域內,其他所有自媒體不具備新聞採訪、編輯、轉載、發佈等資質。

碭山縣融媒體中心(碭山縣廣播電視臺) 所主管運營的媒體平臺有FM105.6碭山人民廣播電臺,碭山電視臺綜合頻道、文藝頻道,“碭山發佈”微信公眾號、“碭山廣播電視臺”微信公眾號、“看碭山”微信公眾號,@碭山發佈微博、@碭山廣播電視臺微博,碭山政府網,老家碭山APP,碭山廣播電視臺抖音號、企鵝號、搜狐號等,是以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為宗旨的縣域官方主流媒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