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有很多学习曾国藩的书,但历史上的曾国藩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云山砍柴


“曾国藩是被伪清廷付与大权的第一“人”,因为它以极端血腥的手腕暂时扑灭了汉族人民的大反抗,暂时拯救了满清的大危机。”[7](P166)“曾国藩从此不但与满清伪皇帝更亲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且与外国侵略者也结合在一起,厉行所谓‘安内攘外’,终于将太平天国的革命火焰淹没在几千万人民的血泊之中。曾国藩的这个‘事业’,使它成为百年来一切出卖民族的汉奸与屠杀人民的刽子手的开山祖。”[7](P167-168)从上述范老的论断明显可以看出,他称曾国藩为汉奸,主要原因在于曾逆作为一个汉人投靠了满洲人,但更重要的在于曾国藩投靠满洲人并与外国侵略者相互勾结,镇压了正义的太平革命。从后一层意思来看,称曾国藩为汉奸,这一定性应该说是准确的。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凡投靠日本人的民族败类皆为汉奸,西方侵略者为将中国变为殖民地,与满清伪政府一起残忍地镇压了中国人民的反抗运动,曾国藩充当了镇压人民反抗的急先锋和总司令,甚至在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伪皇帝令曾国藩“勤王”时它也置之不理,最后在满清伪政府和西方侵略军的支持下残酷地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范老认为曾国藩的“汉奸”行为还表现在处理“天津教案”时,曾国藩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投降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行为的残酷镇压方面。因此范老认为“曾国藩及其领导的一群人,丝毫没有民族思想。它甘心做满洲伪皇族的忠实奴隶,屠杀汉人。对新来的外国侵略者,有甘心当忠实代理人,认反革命的洋人不灭清庭、直接参加反革命的内战为‘有德与我’,不必再计较‘关税之多寡’及洋奴、教民欺压人民一类‘小处’。它有意识的认清了要维持国内统治,必须依赖外力。它规定这个对外公式,也就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与外国侵略者规定半殖民地的依附关系”。

  第二,范老给曾国藩下了一个“刽子手”的断语。表现之一是曾国藩“在省城设‘发审局’。凡团绅送被捕人到局,立即杀死,禁止尸亲呼冤,又禁止向团绅讲理。它竭力提倡团绅捕人,地方官杀人、捕人要多,杀人要快,官杀人‘不必拘守常例’,团绅捕人‘不必一一报官’。人民更陷入朝不保夕的险境,大家叫它‘曾剃头’,形容它杀人象剃头发那样多。它感觉到公论不容,给咸丰伪帝上了一个奏章说:‘即臣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像这样随意杀人、残酷无情的人难道不是刽子手吗?

  范老记述了塔齐步等组织的所谓“靖港战役”后曾国藩的奏折后说:“它把残杀当作痛快,后来每次战胜,总是用痛快的


大猫论史


小格局来说,曾国藩的修身齐家之道确实值得学习。从一个同进士到领兵一方的将领,屡败屡战,平定叛乱安定天下,曾国藩的治世之道值得借鉴。甚至于到功成之后还能平稳渡过而君主不疑,他的处世之道同样出色。

大格局来说,清末民国年间的军阀混战格局正是源于此人。为了平定太平天国他受命回到湖南组建团练,但是军队的一切开支自负,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私家军。同时期的淮军楚军同样如此,直至后来的北洋军,清政府慢慢的就失去了军队的领导权,各省的督抚都是掌握军政财大权,走向军阀化,而中央政府则极为孱弱。

正是由于军费自负,而曾国藩也不能凭空变出军费。所以战斗过程中的劫掠成为了军费的重要来源,也是士兵们战斗的动力,平定太平天国的那几只军队军纪都是极差的。

总体来说,曾文正公个人身上有不少闪光点,但实质上还是个军阀头子,没必要过于推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