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曾國藩: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

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活在當下

曾國藩: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1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解釋】:過去的不再留戀,現在的不胡思亂想,未來的不去迎合。

【啟發】:已經過去的往事就不要留戀,再高的成就也不要放在心間;過去發生的不愉快的事就不要再去糾結,因為已經發生的事再過糾結也無法改變,不如嘗試著臣服,全然接受既定的事實。

將來的事情即使再美好,也不要刻意的逢迎,畢竟未來的事情又有誰能說得清呢?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把當下的做好,不去胡思亂想。

不忘初心

曾國藩: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2

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

【解釋】:當我們身處高處時就會發現很多絢麗的花朵,高山和流水本來是相互纏綿的,但因為知道不可能長久地相處,所以彼此也只能無奈地擦肩而過。

【啟發】: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輕易受外人的影響而失去了原本理智的判斷,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裡不為誘惑所動,慾望不能太過膨脹。不忘記自己的本心,才能認清自身和身處的世界,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

推己及人

曾國藩: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3

唯正己可以化人 唯盡己可以服人

【解釋】:唯有自己行為端正,才可能去感化影響別人;唯有全力以赴盡人事,才能使他人折服。

【啟發】:在沒有做好自己的前提下就沒有資格對別人的所做作為去指手畫腳,只有自己行為端正了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人。有時雖天命難違,但也要努力地拼儘自己的全力去實現某一目的,當別人為你的行為折服的時候,你的目標也就達到了。

遵循中庸

4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

【解釋】:人不能太清高,這樣有損與他人相親相愛,人也不能太過和順,不然就會有失自身正直的行為,所以為人處世要講究中庸之道。

【啟發】:做事不要太講原則,要有容納別人缺點的肚量;做人不要太孤傲不然會讓人產生距離感,從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做人也不要太和順,不然會讓人覺得溫柔可欺,而失去自我。所以為人處世要堅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折中調和。

善斷共利

5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洩

【解釋】:取得的利益不可以自己一人獨吞,這樣很容易就會失敗。做事情前要聽從別人的意見但不可以大量地聽取意見,不然你就會難以決斷。

【啟發】:事情的成敗不僅取決於實施者對事情的瞭解,更加取決於實施者的意志和決心。聽從太多人的意見反而容易失去對事物的正確判斷,讓決心動搖。做人不能過於貪婪,不然什麼也抓不住。學會與他人利益共享,甚至犧牲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事業才能更長久。

不爭強好勝

6 迎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解釋】:喜歡爭強好勝的人,肯定沒有什麼真正比人強的本事,就算勝了別人,自然也算不上勝利。

【啟發】:爭強好勝的人往往慾望太高,而慾望太高就會活得很累。處處與人爭鬥,即使爬到了很高的位置最後卻會眾叛親離,沒有朋友。謙虛忍讓表面上看是損與禍實際上卻是益與福。有些東西不該是你的,你爭也爭不來,該是你的東西,不爭也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