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对2021考研究生有什么影响吗?望赐教?

还公道的正义快点来吧


我的答案是对大部分准备读研的没有影响。

根据现有文件,官方的说法是[国家新增研究生计划全部为全日制硕士,并以专业学位为主,要求向理、工、农、医和师范等门类和方向倾斜,特别在国家急需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生物制药、网络安全、先进制造等相关领域要积极扩大招生规模。]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定向扩招,向国家急需的方向扩招。以集成电路为例,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巨大,在百万量级,因此集成电路研究生需要扩招很多年才能补足缺口。实际上,集成电路研究生扩招今年不是第一年提出了,在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中已经明确提出扩大集成电路方向的研究生人才培养。

此外,这次疫情中,也反应出我国的基层医疗条件差,急需大量医学生到县级单位工作,提升县级医疗条件和质量。其实这个问题国家也是长期战略,以前就搞了很多年的免费医学生:只要你同意毕业后回县工作,大学期间免学费还有补助。

我国生物制药也长期落于人后就不需要说了,大家在买非中药的时候,那些难读的名字就说明问题了。目前一些靶向药的研发经费高达18亿美元/个。中国迟迟跟不上国际药物巨头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缺乏。

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和先进制造也是国家中长期规划,并且在中国制造2025中多次被反复提及。人工智能人才缺口是几百万的量级,网络安全和先进制造在百万量级(数据凭心记,不保证准确)。

现在国内研究生培养中存在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国家急需的方向缺口巨大,第二是部分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以集成电路为例,培养一个合格的研究生,一般需要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预算2万)、一次国内学术会议(预算1万)、流片3次(按照180nm计算,每次大概10万起〈具体费用和面积有关〉;很多时候还需要流片90nm),集成电路在片测试至少1000元/小时,每个片子测试成本都是上万。加上封装并不算给研究生的补助,成本已经高达劲40万,还不算偶尔和研究生去吃吃饭,给他们发点生活补助。其实很多时候导师也没有办法,为了省钱,就只有把流片实验改成仿真,学术会议也不开了,培养的研究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就开始抱怨学历贬值。

因此,与其担忧由于招生人数过多带来的学历贬值(按照定向扩招的理解,很多人的学历都不会贬值。并且现在报考的人越来越多,录取比例越来越低),不如想办法提升自身水平,把自己变成合格的高质量人才。


吾知难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说了,扩大研究生招生。这个消息就短短一句话,其实影响是深远的。

具体扩招政策国家没有宣布,但从前期的重庆市给出的文件来看,这份文件应该是真的。里面提到了对理、工、农、医和师范等学科做倾斜,主要在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临床医学、生物制药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招生主要招的是专硕。


第一,这个影响了2020的考研生,一些在学校复试线左右的学生,有可能就上线了。


第二,对2020的理、工、农、医这些专业是大利好,尤其提到的集成电路等领域,肯定会扩招很多人。


那么,对于2021届考生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这些扩招名额应该还会保留。因为现在考研人数太高,录取率太低,所以多招一些人是应该的。名额不变,2020届又多招了一些人,相对来说,2021届就会比预期的轻松一些,竞争压力会小一点。


第二,对于刚才说的那几个专业,集成电路、临床医学等,则是更好,因为招的人还是多。


第三,由于研究生扩招,本科文凭不值钱,将会有更多人考研。一个人将要获得一个像样的工作,也许必须要读研了。对于2021届学生来说,也许考研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唯一选项。


这对于2021届考生来说,是当头一棒。2020年有341万考生,也许到2021就会有接近400万的考生。因为文凭不值钱,因为就业不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研的难度并没有比2019,或者2018降低多少。

第四,研究生文凭也将不值钱。研究生数量增多,专硕的数量增长更快,等专硕达到一定比例后,研究生文凭的含金量就跟英国的水硕一样。真的要有真本事,就需要读博了。因此,读博人数会增加。


最后,说一下,虽然考研不容易,本科生不好找工作。但如果大量的人考研的话,研究生也不好找工作,因此,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专业。有些不好专业的研究生慎读,因为到了研究生,用人单位对专业的要求比本科生时候要更高。

总之,虽然扩招比不扩招要好,但好得有限。如果2021要考研,一定要现在就开始复习了。


五道口的颜学姐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有大能力,大毅力,大志向,单纯靠个人奋斗的,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而大多数人,还是跟随历史的进程。

对于2021年考研的学生来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就是历史的进程。我想说的是2020年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也会使2021年的招生规模扩大,起码不会缩招。这意味着硕士的含金量虽然下降了,但是你考入名校的机会比以前大多了,因此对于21届的考生,我鼓励大家往高报。Shoot for the moon. Even if you miss you will land among the stars.

对于报考院校,985,211,双一流那不用说了,每个考研人对于自己行业的院校都是门清。对于不是很拔尖但是有野心的同学,考一个行业不拔尖的顶尖院校容易得多,比如说中国人民大学的口译专业要比对外经贸大学的口译专业难度小,因为对外经贸的口译排行业第三(前面是北外和外交学院)。

对于基础不扎实的同学,c区的211学校唾手可得,名字我在这里就不说了。


但是别只考虑研究生好不好考得上的问题,考研的目的还是为了就业。扩招的结果是研究生应届毕业生的泛滥,尤其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更要担心。研究生可以给二本三本以及专升本的学生一个学历镀金的机会,但是永远要记住,居安思危,想想三年后以后的就业,以及就业后的职场上升空间。


管制员任波切


2020年研究生已经确定要扩招了。昨天,强总召集的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要扩大今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一些省份也已经开始行动,做好了扩招的准备。

应该说,这是2020年考生的重大福利。虽然,对于870万应届毕业生来说,几万人的研究生增幅用来缓解就业压力,只是杯水车薪,但对于那些在国家线上徘徊的考生来说,这无疑就是一根救命稻草,今年的国家线也有望降低5到10分。

今年的考生是欢喜了,但明年呢?很多人开始担心起2021年的就业和考研了。真经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今年下半年经济得不到有效缓解,那么2021年,将会出现比今年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考研形势。

第一,今年的870万毕业生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分人今年是难以就业的。国家也说了,对于这部分人,可以保留应届生身份,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但他们需要的是真实的就业,所以,明年,这部分人还会投入到就业市场上,会和2021届学生抢饭碗,届时,2021届和2020届毕业生同时出现,拟就业数据可能达到1000万。

第二,今年的研究生考生是341万,就算今年扩招到100万,也还有240万人无法录取,鉴于今年的就业形势,以及对明年扩招的预期,明年考生数超过400万是大概率的。就算明年录取110万人,考研的难度也丝毫不会降低。

个人认为,如果今年出现大幅度扩招,那明年绝对不会再出现扩招,甚至还会缩招,因为高校的师资、实验条件、宿舍等难以承受这样的增幅。这样,明年的考研形势会更严峻。如果今年细水长流,小幅度扩招,那明年还可能会有扩招的机会。

不管怎样,个人建议,2021届考生,现在就开始着手复习吧,别心存幻想。人生的大考就在眼前,大家要有必胜的决心去面对。


高校人才真经


现在考研人数突破新高,录取率越来越低,扩招以后不会再下降的了,只可能会越来越多,不过对2021年考研影响也不大吧,考生对这种事情不需要了解太多,也没什么用,还是学好自己的课程最重要


怕水的鱼57241151


对来年的招生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这届的研究生毕业时的难度是有影响的。研究生毕业压力大,人多,对薪资的影响就很大。研究生多了,就不值钱了。


妙莲9


录取率更高了,更容易考上了,毕业后竞争更激烈了,文凭更贬值了。和注水猪肉大量上市是一个效果。


空天远望


扩招事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当然也就存在竞争对手,当然认真复习,抛开一切,定会上岸。


阿嚏不打喷嚏


教育的进一步升级,是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拓展,对学生们是头等好事!


翔子他哥


增加了竞争,扩招将导致本科文凭贬值,就业压力更大,将使考研人员急骤增加,扩招同时导致也导致硕士文凭贬值,报考博士人员增加,同样博士文凭贬值,使学生上学到三十岁,使文凭与收入不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