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本不是你想降,想降就能降

昨天,一份盐城市国资委通知刷了屏。


8%?成本不是你想降,想降就能降



关于报送成本8%以上债务融资清退方案的通知

各市属企业: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3月20日在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要求,请各市属企业迅速开展融资情况自查自纠工作,并制定成本8%以上融资清退工作方案,清退作原则上要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请将清退方案和表格于4月10日下午下班前报市国资委。


文件一发出来,大家都有点方。刚好最近都在谈“项目提前结束,融资成本下滑”的问题,不少人也就借势营销一波:现在打款,赶紧上车,还能锁定两年高收益!


看上去蛮有道理,不过,小固又要来泼个冷水了:


8%?成本不是你想降,想降就能降


8%融资成本意味着什么


先来讲一个基本的问题,融资成本是如何形成,又分布在哪几个环节呢?


融资成本实质上是资金价格,和其他价格一样,由资金的供需关系推动形成,例如贵州要融的多,但愿意借的少,自然资金就贵;此外,由于有一定风险属性,还跟债务人的信用相关,比如国债成本就很低。


现实点来说,融资成本大致分为几个环节:利息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包括其他税费),以信托为例,管理费每年平均2%左右,综合销售费用有高有低,但年化0.6-0.8%应该是平均水准;剩下的刨去一些税费成本,大头就是投资人收益了。


盐城市国资委领导提出来的这个8%年化,如果是从非标角度来说,减去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投资人手里不到6%,这个收益水平,放到信托市场上大概极少有人问津。


有人会说,这个融资成本说的不是非标,更多的是银行和公私募债券。这自然是有可能的,甚至是最主要的方向。但还有一个问题,非标市场的融资,盐城不做了吗?即使是在地级市这个范畴上。


自从独山以400亿融资震惊市场之后,“网红区”的概念就流行起来。而在江浙地区,要说网红区,盐城应该可以排到前三。渠道多,体量大,项目收益要显著高于其他江浙地区。这两年几乎每周都能看到盐城及下辖区县的项目在发,这些项目能够在年底统统置换掉吗?


我觉得难。


降息指导背后


个人认为,在年底清退“8%以上成本融资”很难实现;退一步讲,即使实现了,也未必保持得了这个水平。


但是,当地部门主动“搞事情”发声,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这份文件隐隐透出来几个信息:


1、盐城市在主动布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金融机构对盐城的债务隐隐担心,市政府领导正面面对这个担心,而不是捂盖子换马甲遮遮掩掩;


2、盐城市公开提出“融资成本高于8%以上项目清退”,也是和金融机构博弈中一着高棋。大幅度降低金融机构预期,以前12%,现在有了这个规定,大家都退一步,可能10%就谈成了,盐城市自己的压力也会减轻;毕竟金融机构还是要做项目,收管理费;


3、盐城市敢于强调“年底前”清退,最终的底气还是来自于目前手里现金流充足。这可能得益于今年大家“国难思城投”的避险情绪,也来自于“大基建”主题之年的大规模放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总体来说,盐城市出这么一个文件出来,效果可能一两个月就能出来,不排除接下来可能有信用尚好的地区跟进。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好事,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既压得政府透不过气,也让投资人疑神疑鬼心思不定。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城投融资成本降一点,也是符合整体趋势的。


但是,融资成本终究是一个市场行为,不是你让它降到哪里,它就能降到哪里。目前的流动性宽松能否维持到两年之后,谁也不敢定论。对于手持现金的投资者来说,重要的仍然是选择好地区好项目,担心低收益迅速来临而慌忙上车,很可能会忽略背后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原创 洛洛杨 大话固收。感谢原作者和机构的辛苦付出与创作, 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及时更改,并表示歉意。文章出于行业分享交流之需发布,仅供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本机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非常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