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OP王牌Being入驻 腾讯音乐构筑了中国乐迷的“日音之源”

作者 | 周晓英

若我问你,在中国,我们最熟悉的日文歌曲是哪一首;你或会立即条件反射,脑海中浮现出流川枫和樱木花道拼抢篮板球的画面,耳边回响起大黑摩季然后回答:“是《只凝视着你》(《灌篮高手》动画版片尾曲)嘛!”也许半秒钟后,你会稍微犹豫一下,眼前拂过樱木花道在镰仓高校车站前、江之电飞驰而过、晴子露出笑容的场景:“嗯,还是《好想大声说爱你》(《灌篮高手》片头曲)呢?”

不管答案是什么,它们都来自于“Being系”,日本流行音乐20世纪90年代叱咤风云的传奇厂牌。不仅是《灌篮高手》,如《名侦探柯南》、《中华小当家》等集体回忆的主题曲、插曲,连同ZARD、WANDS、B'z等Being系歌手代表,成为了中国听众对J-POP最根深蒂固的印象。

日前,腾讯音乐集团(简称TME,下同)宣布与Being达成战略合作,这些作品全都会在TME所属音乐平台,包括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中独家放送。连同TME此前所囊括的其他日音厂牌,可以说,本次与Being的合作,可谓是TME构筑中国乐迷“日音之源”的标志性一步。

Being系在日本流行音乐是怎样的存在?

毋庸置疑,此次TME与Being达成战略合作,是一次重量级的合作。

因为,Being系代表了“最正统的J-POP”。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崩盘,反而促进了娱乐产业的大发展,此为“口红效应”。其中,Being系发动了大举进攻,开启了他们的黄金十年。

如B'z,他们从1991年大金曲《Lady Navigation》首破销量百万开始,晋升日本最顶尖的乐队之列,并奠定了“流行摇滚”的风潮,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如今的五月天等乐团身上。

J-POP王牌Being入驻 腾讯音乐构筑了中国乐迷的“日音之源”

B'z

开头我们提到的大黑摩季,其作品中浓浓的“灌篮味”,是其热情燃烧的气质展现,也是Being系的时代强音。

紧接着而来的是另一队传奇乐团WANDS,“灌篮”里高唱着《直到世界尽头》的他们,接连创下的各种销量纪录,最后是被Being系自家的ZARD超越——

拥有“神颜”主唱坂井泉水的ZARD,其家喻户晓的作品除了有“灌篮”中的《My Friend》外,其在1993年发表的《不要认输》成为当年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歌曲,对于身处经济大萧条的人们,坂井泉水那清澈透明、充满希望的歌声,是当时日本人心目中神秘且美丽的国民励志女神。

J-POP王牌Being入驻 腾讯音乐构筑了中国乐迷的“日音之源”

“永远的女神”坂井泉水

1993年,在日本流行音乐中被称为“Being年”,日本公信榜年终单曲排行榜前30强,有半数是Being系霸占。Being系作品中所代表的是凝聚了梦想、热血的J-POP精神,也是中国听众最熟悉的部分。

而现在,我们都可以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完整地听到这些作品了。

TME与Being达成合作,对TME的日音版图意味着什么?

首先,与Being达成合作,对TME的日语音乐内容是重要的补充,而在Being旗下所拥有的版权内容中占据了相当数量的经典动漫主题曲、片尾曲等优质音乐作品也能够进一步满足日音爱好者对ACG音乐的需求。

如刚才我们所说WANDS的音乐充满“灌篮味”,Being在90年代首创的为动画制作主题曲之“tie-up商法”,是他们大获成功的重要一环。通过把音乐人的作品和当红的CM、影视作品、动画、游戏进行结合,让音乐与可视化的动漫角色相互赋能,这种推广方式自Being开始后,一直影响到当下,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熟悉的的“OP”(片头曲)、“ED”(片尾曲)、“OST”的讨论,这才有了ACG音乐这一分类可言。

J-POP王牌Being入驻 腾讯音乐构筑了中国乐迷的“日音之源”

因为《灌篮高手》片尾曲而为中国听众熟知的大黑摩季

此前TME已达成合作的日音厂牌,如SACRA MUSIC,作为Sony Music旗下的年轻品牌,其定位便是ACG音乐爱好者,旗下不仅拥有曾以一首超人气歌曲《极乐净土》蜚声国内ACG圈的GARNiDELiA组合,还有为《机动战士高达UC》《进击的巨人》《终结的炽天使》等热门动漫作曲的大神泽野弘之,更是曾经深度参与《银魂》、《夏目友人帐》、《刀剑神域》等大热作品的主题曲的创作;而早前另一家和TME达成合作的MusicRay'n,则拥有为ACG饭里无人不知的《某科学的超电磁炮》、《神薙》等动漫献声的丰崎爱生、户松遥等优秀艺人。可以说,TME是国内ACG音乐爱好者重要的收听来源。此次和Being达成合作后,将《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樱桃小丸子》《中华小当家》等经典动漫的主题曲、片尾曲等优秀音乐作品囊括其中,让TME在ACG方面的内容更加完整。

对啊,没有仓木麻衣的《柯南》,这能叫《柯南》吗?

其二,和Being系之合作,能让TME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经典优秀之作品。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蒸汽波、City Pop等复古风格重新开始在中国音乐爱好者中流行起来。2019年度的大金曲《野狼Disco》,其本质上是一首蒸汽波作品,是用日本流行音乐十年前的制作手法追溯我们过去美好时光的行径。就是这样,许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认识经典,随着聆听经验的增加,他们开始逐步发现所谓“黄金时代”的魅力。在此之前,TME着力于年轻世代的日音音乐,包括偶像型的AKB系、日本嘻哈代表厂牌FABTONE等。在完成了对日音年轻听众的初步积累后,TME本次与Being达成合作,也代表TME不断地满足次世代的年轻人对此的需求。

剑指中国乐迷“日音之源”

我们现在不妨来看看,目前TME在日本音乐市场的布局如何。

见下图:

J-POP王牌Being入驻 腾讯音乐构筑了中国乐迷的“日音之源”

从TME合作的日本音乐厂牌,我们可以见到几个趋势:

1.大量的动漫音乐,贴近年轻世代。如上所述,包括SACRA MUSIC、MusicRay'n、TOHO animation RECORDS,以及这一次签约的ACG老祖宗Being,此部分构成TME强大的ACG音乐阵营。对于日音受众来说,通过动漫去了解并熟悉日本流行音乐,这是一个最直接有效、也最主流的途径,TME在此也是特别地着力。

2.经典的日本流行音乐。除了Being作为日本流行音乐“黄金十年”的代表外,包括YAMAHA旗下的中岛美雪等经典传唱歌谣,都是最传统的J-POP。

J-POP王牌Being入驻 腾讯音乐构筑了中国乐迷的“日音之源”

仓木麻衣

3.垂直细分下的小众音乐。日本是全球最成熟的音乐消费市场之一,各种音乐的风格都可以获得生存的土壤,这使得其唱片公司厂牌相当地垂直化。当下的音乐消费群体在圈层化部分越走越深,TME所包揽的日音独立厂牌/垂直音乐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嘻哈类的FABTONE、術ノ穴,主打爵士乐、跨界的Rambling RECORDS,独立摇滚名厂Space Shower Music,以及新锐日系摇滚厂牌Ichigo Records(旗下音乐人小林未郁去年的中国巡演也掀起了一阵小旋风)。哪怕氛围音乐、纯音乐的范畴里,也有S.E.N.S. COMPANY之神思者坐镇,以及日本在纯音乐领域最头部的U'S MUSIC公司。

加上“屠榜天团”AKB48,TME目前已经涵盖了日本流行音乐中大部分的类型,从最代表J-POP的日式流行摇滚,到流行、嘻哈、环境音,再到ACG爱好者们必听的各种大热作品,悉数囊括其中,而在于Being达成合作的同时,也将日本国民级男子偶像天团岚(ARASHI)出道以来16张团体专辑的全部歌曲一一上线,与日本音乐“半壁江山”的杰尼斯事务继木村拓哉国际化数专合作后再一次牵手。这样看来,TME剑指中国乐迷“日音之源”的地位,基本已十拿九稳。

从产业的角度上来说,

TME在用户积累上深耕多年,其所聚集的Z世代的年轻群体,他们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对日音从小耳濡目染,他们既熟悉“炮姐”也热爱花泽香菜,同时也会对坂本泉水之谜一样的女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不断通过社交网络去分享和表达他们的热爱。以QQ音乐为首的这些用户行为,对于TME在版权运用、资源整合上有遇强则强的味道,面对用户的不同需求,都有最佳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TME今年在日音版权上的进展,体现了TME与国际接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也是其在数位化音乐上不断去影响和改变用户习惯的体现。对于日音的爱好者来说,从实体唱片的收藏爱好,所谓“初回版”、“限定版”等概念,日本流行音乐对于实体唱片的包装、销售、通路实际上影响了整个华语唱片产业,老一辈的日音爱好者目前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实体唱片消费习惯。在日音的爱好者里,迄今还大范围保留着直播拆CD“抽卡”,比比谁是欧气王的做法(注:如AKB这一类“握手系”的女团,其CD中都会随机附赠生写等小卡片)。截止至2018年,日本的实体唱片销量仍是数位音乐销量的三倍多,在全球数字音乐浪潮下,日本的音乐数位化确实是相对保守。

TME在与日本音乐市场不断加深合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音数字化的进程。如此前木村拓哉首张个人专辑与TME合作的付费数字音乐专辑,这种特色化的尝试,也给相对封闭的日本流行音乐产业新的启发,这不仅为日本各大唱片公司及厂牌在流媒体收入上带了大幅增长,也使得它们越发地重视如何让自己的内容在数字音乐平台上获得更好的呈现。对于年青一代的日音乐迷来说,可以通过更便捷的方式去获得他们感兴趣的音乐,追逐日音正在变得更加轻松并且充满乐趣。

那么,快坐上这趟Being系特急号,来感受黄金时代的热血吧!

- 全文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