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增多不必惊慌 油气分离器了解一下

随着本田CR-V发动机机油增多召回的曝光,国内的汽车用户忽然发现,除了大众的烧机油之外,还有一个词叫做机油增多。于是有人要问了,本田的发动机会自己制造机油?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机油增多,其实是被称为燃油稀释的现象,增多的也不是机油,而是机油中混入了燃油,造成机油增多的现象。

为什么会机油增多?

机油增多不必惊慌 油气分离器了解一下

燃油稀释主要是由于直喷发动机,直接将汽油喷入气缸内点燃。在喷射过程中会有少量燃油喷射到气缸壁上,由于温度过低和未参与燃烧的油气凝结成油滴,沿着气缸壁,经过它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进入油底盒。发动机由于低温补偿,会增加喷油量,使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因此在低温情况下,直喷发动机出现燃油稀释,基本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直喷发动机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时代,由于燃油是喷射到进气歧管中,与空气形成混合气进入到气缸之内,减少了直接接触气缸壁的可能,燃油稀释现象并不突出。

机油增多不必惊慌 油气分离器了解一下

现代发动机都配有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汽油极易会发成油气,与通过窜气进入曲轴箱的燃烧废气和少量水汽一起积聚在曲轴箱中。强制通风系统通过引入空滤中的新鲜空气,通过PCV阀将这部分气体吹入进气道再次参与燃烧。为了避免烧机油和机油增多,在PCV阀附还配备了油气分离器,机油冷却回收。当然无论何种形式的油气分离器,都不能够做到100%的回收。

由于油气分离器需要达到一定温度,让混在机油中的汽油挥发成气体才能够发挥最大效率。多数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工作都会产生燃油稀释,也就是机油增多现象。特别是在低温下,短途低速行驶。由于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强制通风系统无法完全发挥作用,而燃油不断进入油底盒之中,很容易造成燃油稀释的现象。

机油增多正常吗?

机油增多不必惊慌 油气分离器了解一下

这里借用一下其他媒体的冬季测试结果,所有参与测试的车型都出现了燃油稀释现象。这份数据不是凭肉眼看出来的,而是通过专业仪器测量得到的精确数值。所以在寒冷地区,尤其是小排量直喷发动机,燃油稀释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对于多数发动机而言,只需注意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做好热车和保温工作,基本就不会有此类问题发生了。

燃油稀释会造成发动机机油粘度的改变,从而造成润滑效率的下降。在汽车主机厂研发发动机时,燃油稀释的程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一般认为10%以下的燃油稀释,不会对机油粘度造成损害,对发动机正常工作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指标,就说明发动机出现了问题,需要到专业的修理厂进行检测。

本田的机油增多是哪出了问题?

机油增多不必惊慌 油气分离器了解一下

CR-V这种通过肉眼观察,就能发现明显机油增多的现象,显然是会对发动机造成负面影响的。本田给出的官方解释是2017款CR-V搭载的是1.5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发动机压缩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附着在气缸内壁上的汽油,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机油箱,随着发动机运转,机油温度升高,这部分汽油会挥发,并进入燃烧室再次燃烧排放出去。但如果机油温度低,汽油挥发慢,就会导致部分汽油残留在机油中,导致机油液面升高。这与我们前面介绍的燃油稀释原理,基本一致。

机油增多不必惊慌 油气分离器了解一下

本田的这款1.5TGDI发动机问题明显,可能还是与设计有关。在1.5GDI的基础之上,扭矩和热效率大幅提升,必然需要提升喷油量和喷射脉宽以及压力,在气缸壁凝结的机会自然也就增大了。另外1.5TGDI采用了侧置喷油嘴的设计,好处是能够借助气缸内的进气气流形成纵向滚流,让混合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但是侧置也增加了油气直接接触气缸壁的可能,在低温下也更容易形成凝结。

燃油稀释后,在油气分离器的标定方面,大众采取的策略是少回收,部分机油进入气缸燃烧,造成了烧机油的现象。而本田很可能设定了过高的回收效率,将汽油和部分其他杂质拦截回了油底盒之中。

​在疫情期间,又是恰逢冬季。多数车主都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是采购生活必需品。这就满足了低温、低速以及短途行驶三个条件,很容易造成机油稀释现象。在不少论坛上,也有少量丰田车主反应发现机油增多的问题。特别是丰田的混合动力车型,由于电动机的存在,发动机工作时间更短,也需要更长的里程进入正常的工作温度,让油气分离器充分发挥作用。发现机油增多不必恐慌,多数情况下,正常行驶一段时间,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车辆的油气分离系统是能够分离出机油内的汽油的。少量的机油稀释,短时间内也不会对发动机造成伤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