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南国有光皆福地,山宫无处不仙家”

——这是一幅藏头楹联,说的是闽南华安的南山宫,檐柱之上,字体端庄大气。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山路婉转,雨雾翩跹,南山隐约,宫观其间。

宫观,坐落于华丰镇良村麒麟山山腰,海拔300余米,为祀奉“圣祖大仙”(当地人称“仙妈”)和“都统舍人”之所。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 1275年),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之后也屡有修葺,现存为明末清初建筑。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相传,南宋年间,有位云游道士,医术精湛,内修深厚,在路过此地时为当地的老百姓解除病厄。村民爱戴,不舍道士离去,附近村庄、柯、王、林、黄、刘、李、陈等姓氏的村民,联合选址,挽留他在此研习道学、传授医术、治病救人。

几百年来当地人接续传承和保护,让南山宫得以近乎完美的保存,在明朝年间,良村乡贤黄宗继乐善好施,也曾捐资修缮南山宫,不仅如此,还出资建造真武公桥、流塘桥、云水溪桥等,造福当地百姓,其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被称为“北溪义士”。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宫观整体以木结构承重, 步入南山宫,只见大门两侧两扇镂空花圆窗。宫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下檐有副阶(回廊)周匝,与两侧梢间有门相遇。层檐间斗拱出跳,雕龙形纹饰,用下昂,四角翘脊下施角鱼。正脊中饰宝珠,两端为雀尾,并各饰飞龙一条,带有浓郁的闽南民间特色。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抬头仰望明间顶部有一华美精致的八角形螺旋式藻井,上置的八卦太极图,与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理念相吻合。围脊上构造繁复“五踩重翘重昂斗拱”的装饰技术,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宫观内,闻叮咚作响。靠近神龛处有一圆洞,玄机在于山中清泉流入宫内地下暗洞,一年四季,永不止歇,水声清脆。这足见大自然的造化与南山宫营造之奇特。由此在民谚也说:“华安有三清:一清南山宫,二清龙尾亭,三清半岭亭。”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宫观不大,但内涵丰富。除6副楹联之外,殿堂内还有壁画、彩绘等21幅,题材丰富,大多是《苏武牧羊》《昭君出塞》《渔舟唱晚》《孔明献计》《东坡煮茶》《鱼跃龙门》《八仙过海》《耕读传家》等历史典故和描绘山水人物、花草龙纹、吉祥如意的图画,很好地呈现了明清时期高水准的彩绘装饰。2架雕工精美且金碧辉煌的辇轿和13面绣有金线的蜈蚣旗,堪称“镇宫之宝”。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南山宫有名气,也因一个人——明朝太常寺少卿陈天定。明末,陈天定回乡隐居,遁迹龙溪花山(今华安县华山村),开馆授徒,也落脚于南山宫,亲题匾额,将原“圣祖大仙”改为“德茂天初”。他不仅修缮南山宫,还为当地民众做过许多的实事,好事。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陈天定在今华山村创办花山书院,教书育人,书院人才辈出。相传有年科举,陈天定的十七个爱徒进京赶考,竟传来“十八进士”的喜讯,原来是随行书童也报名参考,一同高中。由此,“十七举子十八中”的佳话在民间流传至今。宫中现有卜卦签诗36首,相传也是由陈天定精心编创而成,指点众人迷津,抚慰心灵,给予某种帮助。

而且,历来有“仙妈托梦”的传说,常以“梦”示人,皆称灵验。故民间传说众多,其旁修筑有“圆梦堂”就是一明证。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位马来西亚华侨,先人托梦,让其回大陆寻找南山宫,并声声叮嘱:那是我们的祖地,是根脉,定要回乡祭拜,告慰列祖列宗。梦中醒来,这位先生心中颇为惊奇,久久不能释怀。几经辗转,稽首跪拜南山宫前,他终于明白,根在中国福建华安,漂泊儿孙终于回到故土的怀抱……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由此,宫观信众众多,几百年来,“圣祖大仙怒斩千年蛇妖”“圆山显灵诛杀田螺精”等为民除害的民间传说,在百姓中广为流传。南山宫的民俗活动自南宋开始,在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是“仙妈”生日,农历三月初九则是“舍人公”生日,均被定为宫观圣节,间隔三年农历二月二十六被定为宫庙最隆重的圣节,届时,南山宫会举行盛况空前的民俗活动,迎神出游的场面蔚为壮观。

【福建华安】“道教圣地” 梦回南山宫

往事钩沉,“南山宫”匾额高悬,南山宫正如其阴阳八卦签诗般扑朔迷离,耐人寻味,待人去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