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套利陷阱背後的博弈

1931年9月23日,就在東京木戶侯爵的家裡,“十一俱樂部”的成員正在召開緊急會議。“十一俱樂部”是1922年11月11日由木戶創辦的一個秘密小圈子,成員是一夥宗室貴族和少數可以信賴的外交官和軍官。這個俱樂部是裕仁天皇除了近臣之外,最可依靠的“編外智囊團 ”。他們在每月11日晚上聚會,討論天皇及其近臣的治國政策和實施計劃。

美元套利陷阱背後的博弈

裕仁天皇即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

這天晚上少了平日聚會的輕鬆氣氛,也沒有輕歌曼舞的藝伎作陪。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佔領中國東三省的軍事行動,立刻在中國和世界範圍內激起了反對日本的強烈輿論,國際聯盟也嚴厲譴責日本的行為。同時,日本國內政黨 、財閥和資本家勢力集團也表示了嚴重的不滿。國際聯盟一旦做出對日本經濟制裁的決定,日本嚴重蕭條中的經濟將遭受更慘痛的損失,從而不利於財閥和資本家的利益。為了平息國際輿論和安撫國內各派勢力,“十一俱樂部”緊急召開這次會議,必須儘快為天皇想出對策來。首先要避免國際聯盟出臺任何制裁抵制日本貿易的政策,全球經濟衰退已經重創日本經濟,任何國際制裁對日本來說都是噩夢。其次必須設法安撫和控制那些“短視”的銀行家和工業資本家,讓他們繼續為帝國的軍事發展提供資金。

會議一直開到深夜,確定了三個可行的提議這就是在此後8個月中,影響著日本和中國歷史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俱樂部中的金融專家提出了“美元套利陷阱”。兩天前英國沒有任何預警就突然宣佈放棄了金本位讓英鎊一夜之間貶值20%,日本銀行的外匯交易措不及防虧損嚴重。好在英國政府似乎一視同仁,也沒有事先通知本國的銀行家他們虧得更多。要是這種事在日本發生,政府官員一定會提前把消息透露給關係戶,銀行家們必然在金本位廢除之前的幾個月裡把日元換成外匯,等日元大幅貶值後再換回日元憑空大撈一把。對於善於走政府路線的日本銀行家來說,這不過是順理成章的“行業慣例”,而英國人的做法簡直是不可思議愚蠢之極。此時天皇手中握有一張王牌,如果他同意讓日元也進行如此幅度的貶值並事先透露給財閥們,他們的獲利可高達1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足以賄賂任何一家日本財閥包括最大的三井財閥,從而促使他們與天皇的思路保持一致。

如果財閥們果真根據日元即將貶值的內幕消息,大量買入美元和沽空日元的話,他們將被天皇抓住這一重大把柄那就是財閥們大發國難財,一旦消息透露出去就是財閥資本家的重大丑聞,天皇拿住他們的這個短處,就不怕財閥們不配合。這樣天皇在國家政策上就可以得到更大的發言權。如果財閥們支持軍方的擴張計劃,天皇就可以支持財閥們資助的內閣,加上批准的放棄金本位的額外“獎金”。第二件大事,武力脅迫蔣介石在上海上演一出轉移國際視線的“假戰爭”。日本將製造機會讓日軍在上海“被迫”捲入一場“自衛”的軍事衝突,戰火將直接威脅到西方列強在中國的人員和數十億美元投資的安全。這是一手以攻為守的高招以中日戰爭威脅西方在華利益,然後在國際聯盟的請求下日軍公開讓步退出,讓西方國家欠日本一個人情,這樣國際聯盟自然也不好意思再對滿洲發生的事窮追不捨了。第三件大事,製造一起軍方威脅天皇的“假政變”。讓西方國家看到軍方正在力圖擺脫天皇的控制。如果對日本施壓就將失去這個亞洲最大的君主立憲制的民主國家,從而將日本推向法西斯主義集權國家。鑑於意大利和德國的法西斯所製造的麻煩已經夠大了,國際聯盟並不想在亞洲再搞出一個法西斯國家,而只有天皇有能力管制軍方,這樣對日本的壓力自然會減少很多。

美元套利陷阱背後的博弈

日本美元套利陷阱

熟讀《三國演義》的天皇智囊團 ,設計了一套令人眼花繚亂的連環計。其主旨就是先把財閥裝進陷阱裡放著,然後看看國際聯盟的決議是否能令裕仁滿意,如果不能就啟動第二計“假戰爭”,一切費用由“已在陷阱中”的財閥們來出。如果財閥不願意出錢,就拋出政客和銀行家發國難財的醜聞,使之成為公眾發洩憤怒的對象,同時用暗殺和政變的第三計來對付他們和轉移國際聯盟的視線。天皇不是日本最高的統治者嗎?何苦如此大費周折來對付銀行家和政客呢?一道詔書不就解決問題了嗎?

問題就在於天皇的詔書不一定好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