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魁山:鍼灸醫生如何練習好指力?


鄭魁山:針灸醫生如何練習好指力?


指力通常指運針時手指發力的強度和控制毫針的能力。熟練的針灸醫生能將有限的指力控制和集中在針尖上,從而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從廣義上說,指力包括了掌力、力臂力,甚至全身氣力和意念的協調,這種力量是一種“巧力”,應當“強而不猛,迅而不躁,輕而不漂,和而不滯”。

毫針針體細而軟,如果沒有相當的指力,很難順利進針和隨意運針,往往會引起疼痛,或使補瀉手法失敗。

欲練針者先練指,指力練習是針刺手法練習的前提。老一輩針灸專家都特別重視指力練習,如果細心觀察針灸名醫之手,可以發現其刺手“合谷”部位的肌肉往往異常豐厚,有的甚至成為一個近似核桃樣隆起,所以他們針刺時的指力要更大。

鄭魁山:針灸醫生如何練習好指力?


(上圖為紙墊練針法:用鬆軟的紙張,折迭成長約8釐米,寬約5釐米,厚約2-3釐米的紙塊。用線如“井”字形紮緊,做成紙墊。練針時,左手執墊,右手拇、食、中指前後交替地捻動針柄,穿透紙墊,反覆練習。)

1.徒手練習法

徒手練習的優點是可利用各種空閒時間,隨時隨地進行,也不必藉助專業針具。

(1)左手練習:

左手五指自然分開,指腹按壓在桌面上或書本上,向前、後、左、右做推、揉、按、壓的動作,以此來鍛鍊手指和手腕的力量,亦可同法單練拇、食二指,以拇指或食指指腹在書本上向前、後、左、右做推、揉、按、壓的動作。

(2)右手練習:

經常用右手拇、食二指或拇、食中三指持牙籤或火柴棍,用力搓搶此法又稱線法;或用拇、 食、中指捏緊,手持竹筷或毛筆,顫動手腕,反覆作上下搗動動作。

(3)一指禪功練習:

目的是將練運氣與練指力融為一體,具做法是:分腿站立桌前,吸氣沉入丹田,兩臂向前上抬伸直,前傾彎腰使雙手拇指指腹搭於桌沿,令丹田之氣上貫於肩,循臂過肘腕直至拇指端,逐漸加力,待拇指感到疲意,可調換食指同法練習。開始每次練習5分鐘,逐漸增至10分鐘,每日1~2次,堅持練習,指力必將大有長進。

鄭魁山:針灸醫生如何練習好指力?


(上圖為棉團練針法:用棉花做襯,用布將棉花紮緊, 成直徑約6-7釐米的棉團,練針方法同紙墊練針法。所不同的是棉團鬆軟,可做提插、捻轉等多種基本的練習。)

鄭魁山:針灸醫生如何練習好指力?


2.實針練習

實針練習應從正確持針開始。持針的方法有兩指持針法、長短選擇適當的方法。其中三指持針法臨床最為常用,方法是三指持針法、持針身法、雙手持針法等,習針者可根據針具的以拇、食、中三指末指腹捏持針柄。

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都應注意持針姿勢宜穩健不宜緊握,應保持針體端直堅挺,以免用針時重滯不活或指力不達。

3.虛擬練習

以手持針,在空中向上下、左右、前後等方向橫向、斜向、直向反覆進退,以鍛鍊手腕的翻轉靈活,以及持針向幾個方向進針的速度。

鄭魁山:針灸醫生如何練習好指力?


(針刺的角度:指進針時的針身與皮膚表面所形所的夾角。它是根據腧穴所在位置和醫者針刺時所要達到的目的結合而定。)

4.實物練習

以手持針,使針尖垂直抵在模擬物上,懸腕,不要有依託用拇指與食、中指前後交替地捻動針柄,要求捻轉角度均勻針體不左右擺動;再逐漸施加一定壓力。如此反覆練習,直到針體可垂直剌人模擬物,針體不彎、不搖擺,進退深淺自如時,說明指力已足,可進行下一步針刺手法練習了。

此外,還應注意練習指力時的體位姿勢。練指力的體位有站位、坐位兩種,無論哪種體位均要注意保持懸臂、空肘、吊腕,不要有依託。

左右手並重(徒手或實針),練習使兩上肢活動力量平衡。選擇適當模擬物。模擬物的質地以接近人體為宜,如紮緊的棉團、軟紙墊、泡沫塑料、軟木塞、厚橡膠皮、蔬果(如土豆、冬瓜、西瓜皮)等。

先練1~2寸短針,有一定指力並達定熟練程度後,再練3~4寸長針。全神貫注地練習,令指、掌、腕、臂之力協調。

— THE END —



1、文源/大象醫友會 編校/金瑤瑛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