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衣裙的老祖宗:古代“深衣”基本形態及裁剪縫製中的特點

在《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有這樣一段描述: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

意思是西周時代的齊國有這麼一個年輕人,早上天還沒亮,就被老祖長喊起來,下地勞動。但是冷不丁地被喊起來,不光沒清醒過來,黑燈瞎火地把上衣和下衣還穿顛倒了。這個場面既反映了當時的滑稽場景,也體現了這個年輕人的疲勞程度。

這裡面說的“衣裳”與我們現在有所不同,古時候把上衣稱作“衣”,下衣稱作“裳”,而不是衣服的統稱。也有將上下衣連在一塊的,主要有“深衣”和“袍”等。本文重點介紹一下“深衣”。

連衣裙的老祖宗:古代“深衣”基本形態及裁剪縫製中的特點

一、深衣的形制特點

深衣從先秦時代一直流行到漢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禮記•深衣》中,詳細記載著它的尺寸、製作方法和穿著要求。整體長短以下不著地,上不露皮膚為限。領口開著“又”字型的敞領,腰中間扎一條寬大紮帶。前襟有直襟與曲襟之分,這其實有個進化過程,應當是開始是直襟的,後來發現利用斜裁方法,可以利用面料的彈性,很好的把身體包裹起來,既方便穿脫,還可以把裡面的內衣遮蔽嚴實。它的袖長肥瘦也有一個從窄到寬的過程,由於用絲綢面料製作的深衣,太瘦了不利於活動,也容易撕裂,就做成肥肥大大的寬袖,不過注意,古時絲制面料可只有貴族能穿,我們可能想,袖子寬了不利於工作,其實他們穿上以後,本來也沒打算去幹活。

連衣裙的老祖宗:古代“深衣”基本形態及裁剪縫製中的特點

深衣與上下兩截的衣裳不同,它是上下連體的。下面部分是用六幅面料,先將面料按一定的比例斜著裁開,然後將窄的一頭縫連在一起,形成一個喇叭狀的圓筒,再與上衣縫合在一起。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它由六幅面料開成十二幅,這有講究,是代表一年十二個月的。上下衣連縫線,也就是扎腰帶的部位,在肋骨與髖骨之間,大致是比現在腰帶稍往上一點。另外,沿領口、袖口的邊沿,鑲邊也是有講究的,一般用比較厚實的錦來包邊,但它的色彩則與家庭情況相適應,如果爺爺奶奶,還有父母都健在的話,鑲邊可以用彩色斑斕的彩錦,祖父母沒了的,得用青布來鑲邊,上邊沒有老人的,只能用白布來鑲邊了。這體現著封建社會中的孝道文化。

連衣裙的老祖宗:古代“深衣”基本形態及裁剪縫製中的特點

二、現代女裝與深衣的聯繫

深衣的交領右衽在現代時裝中也不時出現。如上圖,設計師巧妙地將深衣的“y”型衣領嫁接在這款輕柔女上裝上,加上腰際橫線,可以盡顯女性之陰柔的美感,體現了復古風格的典雅與端莊。

其實相似成份更大的是現在上下兩裁的女性連衣裙裝,現代設計師在借鑑12片斜裁的基礎上,開成2、4、6、8片各種斜開方法,再對調連縫起來,形成行行色色、錐度不同的下襬連衣裙。長度也從腳踝到肱骨中央不等,腰際線也分高腰、中腰、低腰、斜腰不等,體現不同個性的風彩。

連衣裙的老祖宗:古代“深衣”基本形態及裁剪縫製中的特點

三、小評

古人從衣獸皮到織錦緞,確實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歷史進程。但他們在與自然相互交融過程中,不斷創新和進步的風雨歷程,也是應當充分肯定的。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按時間順序,在不斷繼承和革新的基礎上向前推進的。雖然服裝的設計千變萬化,但我們不能說一定是設計師們的獨出心裁,這都有前人的智慧結晶在裡面,當然也包括古人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