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家庭在孩子的人生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孩子身上得到相同的回饋。而同時,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卻又是潛移默化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在美國,有兩個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孫。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學家嘉納塞·愛德華。

由於他重視子女的教育,並代代相傳,在他的八代子孫中有1位副總統、1位外交官、13位大學院長、103位大學教授、60位醫生、20多個議員……

另一個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紐約州的馬克斯·萊克,他是個臭名昭著的賭棍加酒鬼,開設賭館,對子女教育不聞不問。在他們八代子孫中有7個重刑犯、65個盜竊犯、324個乞丐,因狂飲夭亡或成為殘廢者的多達400多人。

這兩個家族的八代家史,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小到一個孩子的成長,一個家庭的和諧,大到未來的發展,都十分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1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

在電影《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中,查理是一個善良的小男孩,他們一家六口共同生活在一個小房子裡。查理的父親是一名工廠的工人,收入非常的微薄。當父親失業之後,一家人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但是在整個家庭中並沒有任何的消極情緒,尤其是家裡的母親還會很愉快的去安慰自己的丈夫:“沒關係的,我們可以再把它做得稀一點。”

因為整個家庭過得比較拮据,所以查理自然沒有多貴重的玩具,也沒有錢去遊樂園玩耍,但是對於查理來說一點都不會感到自卑。因為在平常的生活中,他的父親會從工廠裡帶回一些廢棄物,然後做一定的改裝,把它們變成非常酷炫的玩具給查理玩。這個家庭看似一無所有,但是對於查理一家人來說卻是應有盡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即使生命中的很多東西都會姍姍來遲,但是一家人卻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他們在這裡可以收穫自己的自尊,還有自由,從精神程度上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查理的父母更是懂得,去給孩子一個造夢的環境,讓他能夠在愛和溫暖中健康成長。

父母有時會使用錯誤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卻不自知。優渥的物質條件堆積起來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而充滿愛的家庭一定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孩子的成長,往往更多的是需要來自父母精神上的支持,父母之間恩愛,以及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在生活中會經常鼓勵孩子,這些都是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2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朋友講過一件事,她讀幼兒園的兒子,字寫得歪歪扭扭,非常難看。她天天坐在孩子身邊,監督著孩子練字。但是,孩子就是諸多理由不認真練習。

有一天,當她自己拿起筆在字帖上練字的時候,孩子看見了,便高高興興的去拿出字帖來,模仿著媽媽,認真在練字。

央視主持人董卿說過:你想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做什麼樣的人。所以,那些為了孩子而止步不前,放棄了自我成長,像保姆一樣陪在孩子身邊的媽媽,難以做到孩子奮鬥進步的榜樣。這樣的媽媽,不但給不到孩子激勵,還得不到孩子的尊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優秀的父母,懂得跟孩子一起成長。言傳身教,有著潛移默化的力量,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3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又嚴格要求

提起近代最耀眼的家族莫過於宋氏家族了,所有人都不可避免的討論他們對政治和經濟的影響。然而宋氏家族真正偉大之處在於宋耀如夫婦對孩子們的家庭教育。

儘管已經是事業有成的實業家,宋耀如卻仍然將子女教育當作是比事業更重要的事,每天無論多忙都會親自抽空陪伴孩子,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而尊重孩子的天性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所以早在孩子剛出生時,宋耀如就迫不及待地買了一箱皮球,鼓勵孩子們把皮球踢得到處都是。無論工作如何繁忙,疲憊不堪,宋耀如一回到家總是和孩子們打成一片,陪他們一起做遊戲或講故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倪桂貞作為母親,不僅勤儉持家、嚴格教育子女,同時她還喜愛演奏鋼琴,宋耀如又喜歡引吭高歌,於是週末舉辦家庭晚會成了宋家的慣例。母親為孩子們彈奏鋼琴,父親則隨著琴聲純美洪亮地唱起美國南方的民歌和通俗歌曲。

晚會不僅培養了孩子們的藝術才華,也使孩子們有了盡情施展才華的機會,例如宋靄齡繼承了父親的歌唱,宋美齡學會了跳舞、畫畫,而宋慶齡則繼承了母親彈得一手好鋼琴。這使她們雖然作為大家閨秀但卻在公眾場合言談得體,與人交往毫不羞澀,為他們之後各自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宋耀如喜愛孩子,讓孩子按其個性自由發展。但他並非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慾望,而是盡最大努力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宋靄齡蹣跚學步摔跤的時候,父親並不馬上扶起她,而是在她前面拍著皮球鼓勵她:“勇敢的姑娘,爬起來,自己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為了鍛鍊孩子們的意志力,宋耀如常在電閃雷鳴的大雨天帶著宋靄齡一起在雨中受淋,鍛鍊她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據說當時4歲的宋慶齡也在父母沒有要求的情況下自主加入,之後宋耀如帶著她們野外徒步,一起禁食,抵擋食物的誘惑,學會忍飢挨餓。

這些在常人眼裡荒誕不經、充滿怪癖的行為,卻逐漸磨練出孩子們日後積極進取、堅韌不拔、敢於創新、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和信念。

李開復說:“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在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

良好的生活背景、有愛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夫妻關係,能塑造一個人健全的人格,和應對處理任何事物的能力和抗壓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監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導師。所以,面對孩子的成長,父母也要終身學習,長期探索。只有這樣的父母,才能成為優秀的家長,成為孩子的精神引領者。願我們的孩子都能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