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家长吐槽孩子最多的就是“这也不会,那也不会,除了会吃”,这句话也导致家长和孩子之间矛盾一度激化,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么就应该会做点家务。而实际上呢,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并不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分数为王”的认识使得“德智体美劳”向“智体美”倾斜,“德”和“劳”渐渐被忽视,特别是劳动教育被忽视的很彻底。近日教育部针对大中小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而发文,为所有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早该如此了。

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教育部“最新”显示:国家强调学生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技术教育必修课程和劳动周,利用上课时间以课时的方式进行,另外还可以安排校外劳动实习等。此通知一经发布,家长乐了表示早该如此,现在的学生太幸福了,不知道劳动为何物,部分学生还不珍惜劳动成果,是该让他们走出教室了,体验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收获了,毕竟还是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自己参与到劳动中来了,才能从中获得自己的机会,这远远比从课堂上获得的间接知识来得更加深刻。

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3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也“最新”发文向学生传达这一消息。《意见》为大中小学生送来了“大礼包”:中小学劳动技术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还要增加劳动精神的学习,大学本科阶段直接把劳动教育与必修专业课只是摆到了同等的地位,要求学生按必修课来对待,不及格者也要面临着重修,这就要求学生端正对劳动教育的态度了,不重视也即面临着挂科的危险。

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意见》中提到的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乐趣和促进学生劳动的积极性,教育部决定将劳动实践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直接与学生的成绩挂钩,影响着学生的升学、评优评先和毕业,学生也就不得不接受重视劳动实践了。

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学校一直强调说“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五育缺有一育就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了,早前“分数至上”而如今劳动教育与成绩挂钩,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指日可待了。

劳动技术教育绝不仅仅是家长口中的“做家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形式也很广泛,以实践为主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技术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劳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深入到集体中去,使学生在劳动中去发现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参加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21世纪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多数孩子备受宠爱,缺乏最基本的劳动教育,另外还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精神,这样的新时代青年还能否担当得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呢?因此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势在必行且对学生百利而无一弊,也难怪家长会说早该如此了。

教育部“最新”发文,为大中小学生送来“大礼包”,家长纷纷叫好

总而言之,学生除了接受课堂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注重“走出去”参加实践活动,这是最好的体验途径,有助于我们踏上社会之后更好的生存,不至于手忙脚乱什么都不会,被社会淘汰,在劳动中生存,在劳动中锻炼品格和意志,这是学生时代的必修课。针对把劳动教育与文化必修课并重你有什么看法吗?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