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美國42%的人更頻繁地網購,Facebook使用率飆至50%

疫情期間,美國42%的人更頻繁地網購,Facebook使用率飆至50%


隨著新冠病毒從各個方面影響美國人民日常生活,消費者情緒急劇惡化。據調查,美國88%的消費者現在都擔憂這種流行病的影響。另一項調查顯示,80%到90%的成年人認為明年會出現經濟衰退。

居家活動增加 高暴露奉獻活動減少

總體來說,人們的居家活動顯著增加,尤其是在家煮飯、看電視、瀏覽社交媒體和在家鍛鍊。相反,人們正限制高暴露風險的活動,包括去酒吧、餐館、健身房和公共活動。此外,網上消費也在增長,在雜貨店和非雜貨店購物中增長了10%-30%。

截至3月18日,新冠病毒導致的各活動時間變化如下。


疫情期間,美國42%的人更頻繁地網購,Facebook使用率飆至50%


資料來源:LEK諮詢公司,Civis消費者調查。

購買模式轉變 有贏家有輸家

除了消費者情緒,調查還探討了新冠病毒如何改變各行業的購買模式。比如人們選擇傳統餐館和雜貨店外賣上門送貨而不是親自去店裡消費。

藍海億觀網據悉,消費者在網上的花費比疫情爆發前要多得多,網上購物活動越來越頻繁。42%的消費者更多地在網上購物,只有8%的人表示他們較少參與電子商務活動。

疫情期間有明顯的贏家和輸家。前一類是家庭娛樂服務、家庭健身、食品雜貨和寵物用品。輸家包括外出就餐、大宗家庭購買(如傢俱),但也包括餐館外賣、電子產品和服裝。

截至3月18日的月度消費者支出變化如下:


疫情期間,美國42%的人更頻繁地網購,Facebook使用率飆至50%


資料來源:LEK諮詢,Civis消費者調查

品牌忠誠度也受疫情影響

此外,至少在這種情況下,品牌忠誠度受到了影響:

48%的人仍然忠於他們熟悉的品牌。

21%的人購買普通品牌和新品牌的混合產品。

13%的人“抓住機會發現新品牌”

19%的人感覺品牌忠誠度降低,購買現有可買到的商品。

這些疫情期間的購買經歷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改變長期的購物模式。

社交媒體使用率大幅上升

藍海億觀網據悉,社交媒體的使用率正在上升。39%的受訪者增加了社交媒體的使用,而7%的受訪者減少了社交媒體的使用。其餘的人在社交媒體行為上則是和疫情前保持一致。

Facebook自己也表示,在一些遭受疫情重創的國家,使用率“飆升”,高達50%。

電商為何要在意新冠病毒?

很明顯,對零售業和電子商務來說,新冠病毒是一個重大事件,因為從長遠來看,它將會改變消費者行為。像亞馬遜這樣的電子商務巨頭將會受益,像好市多、塔吉特和沃爾瑪這樣的老牌零售商的網絡在線渠道也會受益。然而,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後期,許多傳統零售商將會遇見困難甚至面臨倒閉。(文/跨境電商新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

文末掃碼入群,對接跨境電商優質資源。不得擅自改寫、轉載、複製、裁剪和編輯全部或部分內容,請聯繫我們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