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宗教與哲學關係密切

印度宗教與哲學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類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顯要地位,至今對人們的精神活動和社會生活仍有較大影響。印度宗教與哲學形成的源頭在什麼地方?印度宗教與哲學的關係又是什麼?對此類問題的明瞭將有助於人們認識東方文化的特色。

印度宗教與哲學關係雖然緊密,但區別也是明顯的。二者討論的主要問題不同,最初的發展源頭也存在差別。印度宗教討論的主要問題有:世界和人的主宰者是什麼;最高神或超自然的存在對人的作用是什麼;有無來世;人的生命形態是由什麼確定或創造的;人是否有靈魂並能轉世投生;行為善惡對人以後的形態有無影響;如何使人達到至善的完美狀態或解脫的狀態,等等。印度哲學討論的主要問題有:世界的根本因或本原是什麼;構成世界的主要成分是什麼;認識真理的主要方法是什麼;什麼是世界和人生的最高真理;確定善行和惡行的主要標準是什麼,等等。

一般來講,宗教的產生要早於哲學。就印度而言,比較成型並對印度後世宗教有源頭性影響的是所謂“吠陀”中的宗教;而比較成型並對印度後世哲學有源頭性影響的是“奧義書”中的哲學。“吠陀”是現存印度古代最早的宗教歷史文獻的統稱,其中早出的部分大致產生在公元前16世紀左右,而晚出的部分則是在公元前9世紀左右,甚至更晚。吠陀的最初形態是遠古印度先民的口頭創作,後人將這些口頭創作彙編成集,這才有了現代人們看到的書面文字。吠陀的主要內容是有關當時人們生活的讚歌,內裡涉及大量宗教思想。儘管印度最早的宗教形態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文明時期,但只就文字明確記載的內容而言,許多對印度後世宗教有較大影響的宗教思想的雛形是在吠陀中產生的,如神觀念或世界主宰者觀念、輪迴解脫觀念和因果報應思想、修行觀念等。

“奧義書”是較晚出現的吠陀文獻。這些文獻關注的重點和早期吠陀文獻有很大不同,因而狹義上的吠陀文獻不包括奧義書。奧義書依然討論宗教問題,但提出了很多思辨性很強的內容,形成了一些明確的哲學理論。印度後世流行的主流哲學思想的理論源頭是在奧義書中,如關於世界最高本體的觀念、“梵我同一”觀念、事物基本物質要素觀念等。

之後,印度歷史上逐漸形成了一些主要的宗教和哲學流派。就古印度的宗教派別而言,歷史上很早就出現了婆羅門教,但系統化的婆羅門教教義是在吠陀時期形成的。而印度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宗教印度教則是在古代婆羅門教演變基礎上形成的。印度教中後來形成了所謂三大派,即毗溼奴派、溼婆派和性力派,這些派別在印度歷史上有大量的信徒和廣泛的社會影響。雖然公元前6世紀左右,印度出現了佛教和耆那教,而且二者在古代傳播到不少國家,特別是佛教,在許多亞洲國家中都有影響,是世界性的宗教,但是在印度歷史上占主導地位的是婆羅門教以及後來的印度教。

就哲學派別而言,在奧義書產生之後,印度形成了所謂婆羅門教系統的六派哲學,即:勝論派、正理派、數論派、瑜伽派、吠檀多派和彌曼差派。

這六派承認吠陀權威,並繼承和發展了吠陀奧義書中的主流思想,被稱為印度哲學中的正統派或正統六派。此外,古印度歷史上的順世論、佛教、耆那教三派雖然實際上或多或少也受到吠陀奧義書的某些觀念的影響,但這三派不承認吠陀權威,反對婆羅門教哲學的基本理念,被稱為印度哲學中的非正統派或異流三派。

印度古代歷史上的重要哲學派別通常就是上述九派。其主要思想在吠陀奧義書中就有萌芽,而形成獨立派別的時間則一般在公元前幾世紀。各派通常都有一些基本理念和理論模式,後世的哲學家雖然都對這些模式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有所詮釋或闡明,但他們很少提出新的理論模式或新的基本理念。這九大派別在印度歷史上基本處於長期共存、並行發展的狀態。

概括地說,印度宗教與哲學有著很密切的交集。這種關聯在吠陀和奧義書中就能找到其最初的一些形態。吠陀、奧義書作為印度文化的重要思想源頭,實際就是常常將宗教的教義和哲學的觀念混在一起來探討,只是吠陀文獻中主要論及的是宗教理論,哲學的萌芽成分不多,而奧義書中雖然仍論及宗教的教義,但哲學問題已成為其探討的核心。吠陀、奧義書中的宗教與哲學的密切關係影響了印度後世的宗教與哲學的發展,使印度思想史上的宗教派別與哲學派別常常將討論的問題融匯在一起。印度哲學史上的九大派別中,正統六派是屬於婆羅門教系統的哲學派別,其理論與婆羅門教的宗教教義有著很難分割的關係。在異流三派中,佛教和耆那教本身就是宗教派別,只是這兩派對於哲學問題極為關心,創立了龐大的哲學體系。順世論在古印度是一個明確反宗教的派別,但它的許多理論是在批判印度主要宗教思想的過程中創立的,因而其理論也與宗教有重要關聯。由此也可以說,古印度的主要哲學派別,除了順世論之外,都是宗教系統中的哲學派別或是宗教思想家構成的哲學派別。從另一個方面說,印度歷史上的絕大多數宗教派別也都注重探討哲學問題。尤其是占主導地位的印度教,其許多分支的思想都是以吠陀、奧義書及後來出現的吠檀多派哲學理念為基礎。(姚衛群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哲學系)


古印度宗教與哲學關係密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