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明清之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魔鬼?

大話明清之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魔鬼?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用在曾國藩身上同樣適用。

曾國藩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這個“完”可不是完蛋的完哦?

明清時代,中國到達了傳統文化制度的巔峰,而曾國藩作為傳統文化制度的集大成者,那修煉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曾國藩完全就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活標本,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國學大師,儒學達人。不但如此,曾國藩最厲害的地方是,他可不是“紙上談兵”的傢伙,他是真刀真槍的幹出來的功業。

當時太平天國聲勢浩大,曾國藩,也正在家中守孝丁憂,接到清廷旨意後,他以文人身份興辦團練保衛鄉土,並一手創建建湘軍。初期他屢戰屢敗,但他又屢敗屢戰,最終在1864年戰勝太平天國,把晚清這艘破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當然曾國藩的這份“武功”也是他最受世人攻擊的標靶。留下了殘忍好殺的惡名! 攻擊曾的人說他是滿清鷹犬,為了建功立業,殘害同胞,一將功成萬骨枯,屠九江,屠安慶!金陵城(南京)城破後更是被屠殺洗劫一空。人們說他是世人面前的謙謙君子,背地裡又是殺人如麻的大魔王。可是稍微想想就能明白,如果曾真是殺人為樂的魔王,他不造反可真就說不通了。也有人,去批判曾國藩的愚忠落後。他就應該反了清廷,驅逐韃虜,恢復漢家江山。

大話明清之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魔鬼?

到今天人們還在疑惑,曾國藩為什麼不造反呢?原因自然有很多。但終歸是格局決定觀點。局勢造就成敗。曾國藩挽救了滿清,清廷表其功,升其官。而世間小民因他屠殺了大量無辜小民懼怕他,憎恨他。然而,要是你知道太平天國到底幹了什麼?你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了!人們往往無來由的同情失敗的一方。實際上,太平天國初衷的確是美好的,然而,在實際的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就完全走了樣,其作惡程度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目睹了太平天國興與衰的曾國藩怎麼也不會走他們的老路!以曾的覺悟,是可以預見到,如果他倒戈反了清廷,帶來只能是生靈塗炭。況且即便僥倖得了江山,也無法改變當時的國家落後的面貌。再看看他後來乾的事,你就更加明白曾國藩為什麼不造反了!

大話明清之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魔鬼?

沒錯,曾國藩幹了一件真正改變中國未來命運的大事情,那就是洋務運動。這個事的影響之深遠,已經完全超了當時所有人的認識。

也許用聖人或者惡魔這種標籤來評價一個人本身就很不可取,人是一個複雜的集合體,看到他好的一面就覺得他是聖人,看到他壞的一面就說他是惡魔。

不管怎麼說,曾國藩屬於那個時代的超級巨星。他一生嚴於律己,留下了《曾國藩家書》等諸多著作和經典語錄,很多語錄見解獨到,即使放到當今也不算過時,對於為人處世、事業發展乃至家庭和諧等各方面也相當不錯的“雞湯”下面給大家炒幾句“嚐嚐”。

大話明清之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魔鬼?


“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

“輕財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聚守口,獨居守心。”

“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大話明清之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魔鬼?


曾國藩最後乾的一件事是平息“天津教案”此事十分憋屈,作為直隸總督的曾國藩,可以說是在這件事上憋屈死的。在他繁忙的一生裡,他真正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還是相當令人佩服的。

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評價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而蔣介石一生更將曾國藩模仿秀進行到底。

曾國藩的人生跌宕起伏,又可以說官運亨通,成名于軍事,也譭譽于軍事。也許沒有太平天國之亂,曾的人生又當是另外一番景象。但是,如曾這樣勤奮又堅忍的人,成功是必然的!與曾國藩的功過是非相比,曾國藩為人為官以及處世成事之法才是留給後世最寶貴的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