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不大!张文宏、吴凡强调:筑牢“三道防线”是制胜关键

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不大!张文宏、吴凡强调:筑牢“三道防线”是制胜关键

疫情二次暴发的可能性不大!张文宏、吴凡强调:筑牢“三道防线”是制胜关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杨浦东摄

国内疫情防控正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作为枢纽和口岸城市,输入性病例的陆续增多会否造成上海疫情的二次暴发?对此,在今天由上海市科协生物医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与防治事件”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均表示“二次暴发的可能性不大”。专家们同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有丝毫松懈,“群防群控、严防严控,绝不能放松!”

让专家们做出上述判断的是,为应对新冠疫情,上海已筑起了严而又密的“三道防线”。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输入性病例来源比较单一,与社区传播相比,管控渠道相对明确,为此上海已在口岸筑起严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并持续扎实、扎牢。因此,市内再次暴发疫情的概率较低。

对于国内会否出现疫情的二次暴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今天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估计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在中国群防群控的基础上,新增病例可能就局限在很小的人群中。我不相信在我们这么强有力的措施下,会出现大的暴发。”

吴凡表示,无论是外防输入还是内防反弹,公众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不乱摸口鼻,以及在人群密集场合佩戴口罩,“这可为防控输入性病例筑起‘第二道防线’”。

“上海还有第三道防线是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遍布全市的发热门诊和发热哨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说,目前全市有117家发热门诊和182家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它们就像神经末梢,遍布整座城市,哪怕有零星散发病例也能被这些哨点捕捉到,同时为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提供重要参考。

“目前为止,上海没有出现一例感染源不明的病人。”吴凡说,这亦是打赢防境外输入战役的重要信心来源。她表示,即使有零星的社区病例,也能通过及时诊断和救治扑灭“火苗”,“三道防线仍是制胜关键”。

“新冠病毒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难应对的病毒之一。”张文宏说,难应对是因为它特别“狡猾”――传播能力强、感染者症状又不明显。他特别提到,国内疫情防控“下半场”要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筛查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