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儿童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孩子犯了错误,不听父母的管教,到底该不该打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有的家长觉得"棍棒教育"应该被淘汰,因为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也有些观念传统的家长认为,管教孩子就应该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孩子感受到肉体的疼痛,才能够长记性,乖乖听父母的话。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孩子平时习惯了嚣张跋扈,蛮横自我,觉得自己无论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会袒护自己,原谅自己。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经受父母的一番严格打骂,不会认识到自己犯错需要承担的后果。

长大之后,他们会习惯性地目中无人,在社会上容易吃亏。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呼吁"理性教育",孩子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打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才能够变得乖巧懂事。

如此"斯文"的方法真的适合孩子吗?

不可否认,平等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个性化发展,提高孩子的主动积极性。

但如果父母长时间地包容孩子的一切,孩子很难产生规则意识,有时候还会变得自我。

研究儿童犯罪心理多年的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平等对待孩子,也需要一些强硬的手段,孩子犯了错,该打就要打。

年幼的孩子,主要有这两个思维特点:

1. 单向思维

孩子的大脑处理能力有限,他们在处理一个问题时,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这个角度往往就是他们追求快乐的本能,而无法顾及别的方面。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也就是说孩子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以自己开心满足为目的。如果父母打骂孩子,孩子就会觉得利益受到损害,也就不愿意听父母的话。

2. 没有道德规则意识

道德、规则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相传,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正因为道德、规则的意识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所以年幼的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也无法区分自己行为的对错。

所以家长用尊重平等、讲道理的方式,孩子就听不进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父母讲的那些大道理。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如果孩子有这三种行为,家长不要心慈手软,该打就要打。

1、孩子不尊重长辈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处世之本。

很多长辈长期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目中无人,没有礼貌意识。

孩子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父母和长辈都会无条件包容,孩子也就没有尊重长辈的意识。

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耐心地批评孩子,孩子能够听话正,就没必要打孩子。

如果父母怎么讲道理孩子都不听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适当地用"暴力"解决问题。

打孩子不是目的,主要是让孩子意识到尊重长辈有多重要,让孩子懂礼貌。

2、犯错误,撒谎逃避责任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担心受到父母的责骂和鞭打,就会选择用谎言掩盖事情的真相。

如果孩子撒谎被家长识破,还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没有撒谎,家长应该让孩子冷静之后再"审问"。

如果依然撒谎,家长就要采取武力手段了,撒谎是很严重的品格问题,必须让孩子知道撒谎的后果,避免下次再犯。

但是打孩子也要讲究方法,力度要适当,并且要在孩子彻底冷静后,和他们一起分析问题,解释清楚事情的原委。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3、孩子无理取闹

年幼的孩子,因为脑中的词汇量不多,遇到委屈时无法正确表达情绪,只能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宣泄心中的不满。

也有的孩子是因为父母没有满足们的要求,才会用哭闹的方式企图威胁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是如果孩子在闹脾气的时候,摔东西甚至是打人,家长就要注意了。

这说明孩子可能有一定的暴力倾向,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心里的负面情绪。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多次说教无用,就需要适当地"以暴制暴"。

家长打完孩子之后,还要耐心地分析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引导孩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还要注意的是,打孩子要注意方法和力道,可以用手掌拍打孩子的背部,起到警告作用。头部、臀部、腹部这些关键部位不要拳打脚踢,也不要用一些器具狠狠打孩子,防止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生的伤害。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教育孩子要张弛有度,孩子就像在海上行驶的小船,如果不经历狂风巨浪,就无法顺利前行。家长要时而狂风暴雨,时而和风细雨,让孩子安稳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李玫瑾推荐孩子《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诚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保护、克服恐惧、团结友爱、知书达礼、分享快乐、我能行、形成好习惯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10册不过是49.9元,还可扫码畅听,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后,已经很累了,

想给孩子讲故事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父母管教孩子该不该打?如果孩子存在3个问题,孩子该打,别手软

如果父母想和孩子相处地更融洽,在孩子3岁到6岁的时候,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玩耍,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

原价99元

点击下方横幅购买全套10册只需要49.9元

感兴趣的家长们,快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