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当年收视碾压《寻秦记》, 如今却无人问津, 原因何在?

今天给大家推介的是一部超好看的电视剧,当年曾经席卷香港,甚至打赢了无线电视台自己制作的大戏《寻秦记》,成为了年度的收视冠军。

这部剧就是张卫健主演的《鹿鼎记》,香港上映时改名为《小宝与康熙》。

这部戏当年收视碾压《寻秦记》, 如今却无人问津, 原因何在?

这套剧是王晶协同台湾的商业大鳄杨登魁一起拍摄的,数千万的耗资,在当年来说算是极大手笔。

最关键的一点,是王晶本身就是个营销大王,吊人胃口很有一手。他找来了郑伊健客串,在第一集出现,演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顺便发了报纸通稿:陈浩南变身陈近南。一下就把观众的眼球吸引过来了。

再加上吴孟达、舒淇等一线明星的加入,使得这部剧逼格满满,刚一推出,已经令全港观众风魔。

这部戏当年收视碾压《寻秦记》, 如今却无人问津, 原因何在?

张卫健的韦小宝,好看就好看在“不忠实原著”。

这可能被读者所不理解:你是王晶派来给人洗脑的吗?为什么不忠实原著还能成了优点了?

因为不忠实原著就两种可能,一个是合理的创新,另一种是作死。而张卫健明显做到了第一种。

首先,他用了“深情”来诠释韦小宝这个角色,把原著的爱情盲人,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情圣。他不再是靠偷奸耍滑、钻营投机骗取女人欢心的小混混,而是一个从开篇便有情有义,只是稍微有些话痨的可爱小男人。

这样的设定,虽然削弱了金庸原著的辛辣讽刺,但是无疑更加受到小孩、女性观众的欢心,甚至不必再担心孩子看了“韦小宝”会学坏,这套剧里的韦小宝,无论是从做人,还是学习上,都是相当卖力用功的,他也许不具备原著的神髓,但绝对是个足够可爱、足够讨巧的韦小宝。

王晶坦言,张卫健在这部剧里加了很多自己的戏份,改动剧本,且客观上起到了”加分“的效果。

此时的张卫健,已经拍过了《少年英雄方世玉》,第一次真正的在两岸三地同时扬名,是事业的急剧上升期,他拼命三郎的特质充分的显露了出来,对于这套可以令他汲取更大声誉的戏剧抱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去完成。

这部戏当年收视碾压《寻秦记》, 如今却无人问津, 原因何在?

看这部戏时,常常可以从演员的口中看到阵阵的雾气,那是冬天在北京拍摄的痕迹,想到在这样的气候下,主动要求脱光上身衣服,用真雪覆盖身体,融化成水送到女演员的嘴里,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感人效果。这样的精神,应是演员里极少的。

而这也成为了张卫健版《鹿鼎记》的一个特色:喜剧与悲剧可以说是对半开,韦小宝对待身边人的赤诚之心,往往令观众感动落泪。而他的机灵点子,也就是金庸原著的刻画,在张卫健的演绎下,把势利、荒淫、粗口、无赖给剔了出去,更换为智慧与变通,使得角色更加的正面——这可能也是这一版本的口碑受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为原著党也许觉得,这样的韦小宝太过于”仁义“,不够以前那么无耻了。而不喜爱流氓无赖的观众,则会认为张卫健重塑了韦小宝,用这样一种方式,使全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无压力的欣赏这一经典形象。

之前已经说过,本剧由于制作极为宏大,演员阵容也十分抢眼,因此关注度很高,加上张卫健的声势、金庸原著的口碑,得到的成绩及其喜人,一股收视热潮甚至被当时香港的传媒封为“小宝旋风”。也彻底使张卫健成为了无可置疑的”华语电视剧至尊巨星“,是当时唯一一个可以在所有华语电视剧市场都叫的起价钱的大演员。(之前应当还有赵雅芝与郑少秋,不过限于年纪,进入21世纪已经逐渐减产)

说到缺点,也自然是少不了的。因为王晶的剧本向来粗糙,喜爱以元素堆砌,论及改编的完整、经典,远不如张卫健之前的《少年英雄方世玉》那样扎实。但由于元素的密集,以及原著主线的精彩,还是可以令人一气呵成的看完。

而张卫健的”口头禅“风格至此登上了最高峰,用近乎rap的语气念粤曲《客途秋恨》里的口白,可谓是古今结合的一大特色,是口头禅式演法里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让本来绝不熟悉粤剧的内地观众,也都学会了“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不过也可惜,这样的大甜头令张卫健更加离不开这样拗口的台词创作,在之后的戏里,他总是会重复一些毫无笑点的口头禅,以至于最终被观众厌烦。但这是后话了,起码在当时,张卫健这套创新的演法的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大片”,就好像是电视剧界的漫威电影,高成本,高回报,同时商业元素密集,完成度很高,标准之余带有主创的小新意。而收视率之前也说了,是年度冠军,甚至比神剧《寻秦记》还要高。也是tvb电视台从开台以来,第一次收视冠军不是自家制作的电视剧,狠狠的打了电视台高层的脸——在此之前,他们认定张卫健不会红。

这部戏当年收视碾压《寻秦记》, 如今却无人问津, 原因何在?

但内地观众或许要说了,为什么这剧这么厉害,在内地的存在感却不强呢?

这也是本剧最大的遗憾。因为内地上映时,迫于审查制度的收紧,全剧只能删减为20集,以《小宝传奇》为名在各地方台播出,观众看的没头没尾,每段剧情都连不上(整整删了一半的片长,连贯性可想而知)。因此这剧在内地始终没红,唯一留在观众心里的,除了那句口头禅,就只剩下了一首主题曲,《你爱我像谁》(台版为片尾曲),成为张卫健的名曲,各大晚会必唱曲目。只不过大部分人已经记不得这与韦小宝有什么关系了。

如今《寻秦记》还在拍摄电影版,招来了原班人马,古天乐重披战甲,引得无数期待,人气始终不减。可反观曾经将它按在地下摩擦的《鹿鼎记》,如今早就湮没在了众多武侠剧当中,不得不说,一部戏的流行与长青,不止有剧集质量的问题,更涉及到一些运气。试想,如果当时内地可以同步播放完整版的《小宝与康熙》,那这部剧的影响力自然要上一个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