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資金倍增“掃貨”港股低估和高股息個股

本刊記者:王飛


近期,歐美主要市場經歷了大暴跌,並波及A股和港股,滬指和恆指均出現大幅下滑。
  在A股和港股波動過程中,資金也在“雙向選擇”中重新定位。其中被譽為“聰明錢”的北上資金正在從A股出逃,而同樣藉助滬深港通通道投資、且資金體量幾乎相當的南下資金卻選擇了相反的投資策略,連續多日流向港股。從兩個市場的估值角度來看,《紅週刊》記者發現,港股估值水平低於A股。
  對此,接受記者採訪的查理投資董事長李一丁認為,北上資金賣出的原因可能是出於自救,而南下資金則系逢低買入。同時他表示,現在屬於黎明前的黑暗時刻,而他自己不僅已經滿倉,還在尋找新的加倉資金。

南下資金倍增“掃貨”港股低估和高股息個股

  港股估值優勢盡顯
  數據顯示,自2月21日至3月18日收盤,道指已回調31.90%,富時100也有31.68%的回撤。或是受此影響,A股和港股同期也出現了降幅,其中滬指和恆指分別下降9.95%和19.26%。而在接連回調之後,A股和港股的估值優勢也愈發明顯。據Wind顯示,滬指當前整體的市盈率(TTM)為11.80倍,市淨率為1.25倍,均處於歷史中位數水平以下的位置;恆指的市盈率(TTM)和市淨率則分別為8.42倍和0.86倍,同樣都處於中位數水平以下。
  與此同時,《紅週刊》記者注意到,同樣藉助滬深港通通道投資的北上資金和南下資金卻選擇了不同的投資策略。其中北上資金自2月21日以來的19個交易日,有15個交易日呈現淨流出,累計淨流出918.72億元。在3月16日,其淨流出額更是接近100億元,受此拖累,北上資金的累計淨買入規模降至1萬億以下,截至目前為9974.70億元。而同期南下資金不僅連續19個交易日連續淨流入港股,並在3月12日和3月13日分別淨流入116.58億元和149.58億元,創下了滬深港通開通以來單日最多的兩個紀錄。南下資金的累計淨買入規模也在3月12日首次突破1.1萬億元。
  對比滬指和恆指的基本面情況不難發現,這或與恆指更具備估值優勢有關。而且據Wind數據,雖然目前滬指的市盈率(TTM)和市淨率在中位數水平以下,但卻略低於“機會值”線,而恆指的市盈率(TTM)和市淨率則均要明顯低於其“機會值”線。


  然而針對兩種資金的不同選擇,李一丁認為,北上資金賣出的原因可能是出於自救,這些資金的迴流將用於釋放其流動性壓力,而南下資金連續多日流入港股確實是港股的估值已經相對較低。同時李一丁表示,現在屬於黎明前的黑暗時刻,而他自己不僅已經滿倉,還在尋找新的加倉資金。
  南下資金“最愛”“低估、高息”標的
  據《紅週刊》記者統計,自歐美股市回調以來,南下資金已有逾千億元流入了港股,銀行、醫藥、消費等行業是其主要的流向。李一丁認為,之所以南下資金會有如此選擇,主要是目前港股中銀行、醫療、消費的估值已經非常便宜。同時他表示,他將優先加倉那些穩健、低估、確定性高的行業。而對標A股,在標的的選擇上也不難看出港股的“特殊魅力”。
  具體來看,建設銀行、騰訊控股和工商銀行等17只股獲得了大幅增持,增持規模均在5億港元以上(見表1)。其中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等多隻個股在A股均有對應的標的,而且其股價也普遍要低於在A股的股價。

表1 2月21日以來南下資金增持規模居前的個股

南下資金倍增“掃貨”港股低估和高股息個股

南下資金倍增“掃貨”港股低估和高股息個股

注:增持金額=區間增持股份數量*區間成交均價,下同

  值得一提的是,南下資金本次重點增持的標的如建設銀行、騰訊控股和工商銀行等普遍是其此前便重點持有的,其中截至目前建設銀行的持股市值最高為1304.71億港元,工商銀行(1127.82億港元)次之。另外,南下資金新進了中國飛鶴、保利物業和愛康醫療等17只個股,但除這三隻個股外,其餘個股的增持金額均在5億港元以下,如九興控股等甚至不足1萬港元。


  分析來看,這些被大幅增持的標的還普遍具備估值低、股息率高的優勢。以建設銀行為例,目前建設銀行的市盈率(TTM)為5.17倍,不僅要遠低於恆指,同時也要低於其所屬申萬港股通銀行行業6.89倍的平均水平;而其股息率高達5.82%,要超過恆指整體股息率的4.17%。類似的還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神華等多隻個股。
  事實上,不僅僅是歐美股市回調以來的這段時間,自2020年以來南下資金便在加快佈局港股的速度。據Wind統計,近3個月時間裡南下資金累計淨流入港股2059.14億港元,而其近6個月的淨流入規模僅為2875.99億港元。這就是說,近3個月南下資金流入港股的速度增長了151.16%。但從2020年以來至2月21日南下資金的加倉情況來看,估值低、股息率高仍是其青睞的對象,其中建設銀行、騰訊控股和小米集團等15只個股更是其在本次回調區間內重點增持的標的。而結合兩段統計區間來看,南下資金重點增持的個股名單已浮出水面(見表2),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建設銀行、騰訊控股和工商銀行的增持規模均在百億元以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以來至今,符合這兩個特質的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和中國恆大等幾隻個股還尚未獲得南下資金的青睞。而隨著南下資金持續的淨流入,它們或有機會率先獲得增持。■

表2 2020年以來南下資金增持規模居前的個股

南下資金倍增“掃貨”港股低估和高股息個股

南下資金倍增“掃貨”港股低估和高股息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