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瘋狂南下“掃貨”,鍾情內資金融股

一週4次舉牌H股,險資的舉牌潮來勢猛烈。

3月24日及2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上連續發佈了兩則險資舉牌公告,分別是太平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01288.HK)、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國光大控股H股(00165.HK)。加上之前的兩次,一週內,險資已密集舉牌4次H股。不過,和之前舉牌方均是大型險企相比,規模並不算大的合資險企中信保誠也加入了險資舉牌的大軍。

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今年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已有9次險資舉牌,其中7次集中在H股,農業銀行更是被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兩家險企接力舉牌。綜合業內人士觀點,險資密集舉牌H股固然與港股市場估值較低有關,也與港股市場的監管規則有關,同時H股市場上的內資金融股無疑是比較受青睞的對象。

險資一週4次密集舉牌,中小險企加入

最近的兩家舉牌險企分別來自太平人壽和中信保誠人壽,而被舉牌對象則是農業銀行及中國光大控股。

具體而言,太平人壽通過港股通從港股二級市場買入農業銀行H股,舉牌後,太平人壽合計持有農業銀行H股15.45億股,約佔農業銀行H股流通盤的5.03%。

中信保誠同樣通過港股通南下買入中國光大控股H股,舉牌後持有中國光大控股0.86億股,佔其香港流通股比例為5.1323%。

加上幾天前的太保壽險二次舉牌錦江資本(02006.HK)、中國人壽舉牌中廣核電力(01816.HK),這一週內,險資已經4次舉牌。而縱觀年初至今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險資已進行了9次舉牌,其中“太保系”舉牌3次,中國人壽和太平人壽均舉牌2次。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幾次舉牌的都是大型險企,而此次出現了規模並不算太大的合資險資中信保誠。

Wind資訊信息顯示,此次中信保誠舉牌的中國光大控股是中國光大集團旗下一家跨中國香港和內地的多元化金融控股企業,專注發展直接投資、資產管理和產業投資業務,是內地光大證券第二大股東和光大銀行的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舉牌後,中信保誠權益類資產賬面餘額約為188.65億元,佔該公司2019年四季度末總資產的23.7705%,這一比例高於大多數大型險企。

一名行業分析師表示,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各方險資對於權益性資產的興趣都較為濃厚,中小險企的加入並不令人意外,而之後也可能會有更多的中小險企進行舉牌。不過,由於大型險企的投資資金體量更大,更容易達到舉牌線,因此依然還會是舉牌的主力軍。

此舉牌非彼舉牌

“此舉牌非彼舉牌。”上述行業分析師表示,一方面,儘管此輪舉牌潮中也出現了中小險企的身影,但和前幾年的那一輪舉牌,內在邏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另一方面,之所以近期險資舉牌會集中在H股,是因為港股市場的監管方式與A股不一樣,在港股市場的“舉牌”和A股的“舉牌”也有一些差異。

從舉牌邏輯來說,相對2014~2016年中小險企在資產驅動負債模式下的舉牌,現在由於產品結構轉型已沒有太大現金流的兌付壓力,因此其舉牌被市場認為更為謹慎和理性從容,是“監管鼓勵與資產負債匹配的內生需求並舉”下的舉牌潮。綜合第一財經採訪的保險資管人士及分析師觀點,此輪險企舉牌的背後邏輯各異,包括會計準則變更下的考慮、戰略協同、監管鼓勵下的紓困、長期資產負債配置需求下偏向低估值高分紅股票的投資策略等,而今年舉牌特別密集無疑跟市場情況有關。

在監管方式上,今年在舉牌方面出鏡率最高的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就給出過解釋。他表示,由於兩地市場的監管差異,港股市場達到H股流通股的5%就要進行權益申報,目前中國太保在香港的幾次所謂“舉牌”持股比例在總股本中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與A股市場舉牌相比有一定差異。

第一財經統計發現,在此輪H股舉牌潮中,儘管險資舉牌後都達到了被舉牌上市公司H股流通股的5%以上,但由於他們舉牌的很多都是A+H兩地上市內資股,因此在總股本中佔比普遍並不高,例如中國太平和中國太保集團在舉牌了農業銀行和贛鋒鋰業(01772.HK)之後分別只佔後者總股本的0.44%及0.8%左右。

“這些A+H上市公司的H股流通盤規模較總股本而言都有較大差距,大型險企資金體量大,‘稍用力’就到了H股的信息披露線了。”上述分析師表示。

险资疯狂南下“扫货”,钟情内资金融股

看好港股內資金融股

儘管舉牌線的門檻不盡相同,但險資如此頻繁觸碰到H股的信息披露線,還是可以看出H股估值對於險資的吸引力,這些被舉牌對象大多是A+H兩地上市,而和A股相比,這些被舉牌的H股顯然更加便宜。由於A股和H股可以享受相同的分紅,自然是買更便宜的H股划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9次險資舉牌中,農業銀行被中國人壽、太平人壽兩家險企接力舉牌,可以看出內資金融股無疑頗受險資青睞。

川財證券3月21日發佈的研報表示,近一個月南下資金淨買入金額前兩名的個股分別是H股中的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並且H股中的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淨買入額也排名第六和第九名。而在被買入的港股標的中,中國人壽等大型保險機構呈現出明顯青睞國有內地銀行股的特點。恆生H股金融業市盈率僅為5.66倍,其中國有銀行H股更是具備低估值、高股息的特點。另一方面,現階段全球市場波動較大,在港股市場易受歐美外盤影響的情況下,國有銀行H股波動相對較小。本月恆生港股通中國內地銀行僅下跌5.05%,明顯大大低於恆生指數本月的跌幅。

談及南下資金掃貨港股,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也在3月26日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金融類的銀行、保險股,雖然短期有投資風險,但長期有投資價值。從長期來看,特別是在利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比較有抗風險能力:一方面可以作為債券替代品,另一方面,一些中資銀行股息率不少在6%以上,估值方面,市淨率PB僅在0.4倍、0.5倍,非常有投資價值。“即使在市場大幅調整波動的情況下,公司也在克服恐懼,逐步建立這樣的頭寸。”李全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