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特产美名扬,沙漠蜜瓜王中王,口感纯正味悠长

甘肃民勤这块沙漠的绿洲上比民勤西瓜更负盛名的是民勤蜜瓜。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特点造就了民勤蜜瓜高含糖量的醇香,又以其高质量高品质的特质享誉全国。


民勤特产美名扬,沙漠蜜瓜王中王,口感纯正味悠长

民勤蜜瓜最早的品种应该非白兰瓜莫属,最有名的产地也非收成乡莫属了。白兰瓜皮白且硬,阳面有淡黄色晕瓤呈绿色,小小的内腔里整齐的排放着瓜籽,瓜肉翠绿,囊厚汁丰,脆而细嫩,含糖量高达15%左右,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不仅香甜可口,富有营养,还有清暑、解渴、开胃、利尿之功效。秋天了小孩子都贪吃,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吃饭,家长没办法了只好说要不吃瓜起,孩子正中下怀,将蜜瓜呙开个小顶,掏去瓜籽,用小勺将瓜瓤刮成糊状放上炒面(不是饭店吃的那种炒面,而是将小麦麻籽等炒熟了磨成面叫炒面)一拌,两种味道相互衬托,那叫一个美,吃得脸上像花猫化妆了一般,用舌头舔舔嘴,用衣袖抹一抹脸一溜烟跑着玩去了。记得小时候一到秋天孩子们的嘴角都开着口子,那是被白兰瓜的甜灼烧开的甜蜜口子。

民勤特产美名扬,沙漠蜜瓜王中王,口感纯正味悠长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种叫黄河蜜瓜的品种席卷民勤大地,大有取代白兰瓜的势头。黄河蜜瓜和白兰瓜的不同在于表皮是金黄色的,瓜瓤相对脆一些,更加适合长距离运输。第一次吃黄河蜜瓜是在西渠中学上学时,有一次中午吃饭时几个街油子(爱逛街者有事没事泡在街上)谈到外面街上有卖黄河蜜瓜的,只让在那儿就地吃不让带走,主要是想回收瓜籽儿,很便宜,说得我们都蠢蠢欲动,放下饭盆几个死党结伴偷偷溜出校外,找到卖点,凑点钱,蹲在那儿开吃,瓜皮啃得不能再薄了,还真是不贵,索性甩开腮帮子吃了个过瘾。包产到户后黄河蜜瓜一度成为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首选,瓜熟季节全国各地的瓜车(大货车)奔赴民勤,平时看上去还不错的石子路,几下就被压撵得坑坑洼洼惨不忍睹,每当此时那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名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瓜车停靠到瓜地边,主人开始招呼大家下瓜(集中摘瓜),用蛇皮袋子背出地头,过秤装车一套程序下来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只有卖瓜换取的那一沓毛爷爷多少能够聊以自慰。种植黄河蜜瓜风险也是蛮大的,无论价格还是销路都是有大小年的,遇到好的年景地里卖个精光,连一些半生不熟的长相丑陋的瓜也会被一抢而光,碰上销路不好时有门子的找门子,没门子的只有蹲在地头欲哭无泪的叹气,眼瞅着香喷喷的瓜熟烂到地里。

民勤特产美名扬,沙漠蜜瓜王中王,口感纯正味悠长

记得,在很久,有一次我回家探亲,在民勤汽车站倒车时看到好多卖瓜的,心中好生疑惑,此时何来蜜瓜?凑前一瞧一打听原来是近几年民勤种子公司最新研究成果,一种名叫郁金香的蜜瓜早已畅销民勤周边的十里八村了。郁金香个头不大,比拳头大一些,味道更胜白兰瓜和黄河蜜瓜,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早熟,不到六月就能吃上蜜瓜在过去简直天方夜谭。然而从那年以后我再也没有在五六月份回过家,郁金香的美味只是在那一次昙花一现般满足了我的口福,而对郁金香的记忆却像闹钟一般在每年的那个时节响起。

民勤特产美名扬,沙漠蜜瓜王中王,口感纯正味悠长

在东北的市场上有一种叫伊丽莎白的蜜瓜,从外观和口味上讲有一点点的靠近民勤蜜瓜,看到它就有些许的亲近感,但每次买回来都是失望,味道差很远,怎么吃都吃不出民勤蜜瓜的那个味,反而勾起对民勤蜜瓜的无限向往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