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最近,隨著國外疫情的加重,境外輸入成了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外華僑和留學生的回國問題成了熱搜榜的常客。

“礦泉水巨嬰”、澳洲“跑步女”、泰國歸來“髒話女”這些不好的例子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近期,又出現了一個新的群體,去國外生子的人。

這不,美國返回河南的一家五口,上了熱搜榜。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3月22日,河南焦作一家五口從美國回到國內居住的小區,五口人中還有2個剛出生40天的嬰兒,他們的回來引發小區上百戶業主的強烈反對,甚至拉起了橫幅抗議,不讓他們進小區,要求集中隔離。

其實他們回來並不是像之前16歲杭州留學女孩一樣,沒有政府的證明硬闖小區關卡。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區疫情防疫指揮部工作人員說,這家人之前有報備,因帶有2個剛出生40天的孩子,才同意居家隔離。

簡單來說就是:

1.提前報備過的,政府同意的居家隔離。

2.考慮到兩個小嬰兒太小,免疫力低,集中隔離點每天都要用84消毒液消毒,擔心會對嬰兒造成傷害出於人文關懷才決定讓這家人居家隔離。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對這一家五口回國和小區業主的行為,網友有兩種意見,

一部人認為,

小區業主對歸國人士可能攜帶病毒的擔心害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拉橫幅不讓進小區的行為有點過分,畢竟人家報備過的,不同意居家隔離可以協商。

另外一種認為,不反對你們回來,但要集中隔離。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1.從美國回來躲避疫情,那就要遵守規定,集中隔離。

大家都是居家隔離了一個多月,加上醫護人員的日夜奮戰,國內疫情現今終於得到有效控制,全國人民都在緊張的氛圍中渡過這場艱難的戰役,海外歸來的同胞能回來我們同意,但是要集中隔離,居家隔離對小區造成的恐慌是不可估量的,畢竟現在又有國內居民感染的病例出現。

如果歸國人士感染病毒,還在潛伏期內,萬一傳染,整個小區會受到牽連,要考慮小區的其他住戶的感受。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2.雙胞胎才40天為何回國?他們是去美國生孩子的,難道孩子是美國籍?

美國生子後,寶寶在美國辦理出生紙的時候,要登記父母護照信息,美國政府很自然知道是中國人的孩子,但仍然按照美國的國籍法,認定寶寶出生在美國即是美國人,並在人口署備案。

在美國生子就是為了享受美國更好的教育。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其實赴美生子人數一直不在少數,對於望子成龍的家長來說,赴美生子成為了一條獲得優質教育更輕鬆便捷的路。 因為美國出生的寶寶是美國公民,不僅可以享受美國13年義務教育,更是可以低門檻進入美國境內的世界名校。

既然孩子是美國國籍,你們去要享受美國的教育優惠政策,為什麼要回國呢,原因大家都知道,目前,美國累計確診人數是101724例,排在各國的第一位,死亡人數是1586例,也在前幾名,呆在美國感染的風險是極高的,或者已經感染,在潛伏期。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帶著2個40天的嬰兒回來的路上坐飛機13個小時左右,孩子免疫力系統還沒有完善,這你都不怕,現在集中隔離你就怕初生嬰兒抵抗力差,要在家照顧孩子?

享受國外的教育,美國疫情嚴重就回國避難享受中國的福利,這對父母太自私了!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3.對於規定要一視同仁。

既然規定國外回來的要集中隔離14天,你們今天特殊情況居家隔離,那明天別人回來也要居家隔離,那集中隔離便形同虛設。

後來這家人最終回到家裡隔離,他們的房門被封死,有人買菜送到家裡,還有全副武裝的防疫人員來到小區給他們檢查,但是居民還是很恐慌,最終在其他業主的強烈要求下,第二天晚上,這家人被醫護人員送到指定隔離點進行隔離了。

赴美生子居家隔離業主拉橫幅抗議,兩頭得好處的事情沒有那麼容易


對此有網友總結了三點:

第①,既然現在可以集中隔離,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集中隔離?

第②,若有此種特殊情況的補充規定,應向社區居民做好解釋工作,不能因為有部分人“鬧”而犧牲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③,回過頭看,如果最初安排集中隔離,並對有特殊情況的隔離者進行人性化的關懷照顧,會不會更好。

我想說,為孩子鋪路兩頭都佔好的事情不容易,現在祖國很強大,疫情發生了不還是要回國躲避嗎?

我們國家的學校也不差,名校學府只要你足夠優秀也能上,關鍵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努力!


關注我

一起來看人生百態。

我是四月天的初見,願與你相見的每一天都是最美人間四月天,感恩你的閱讀。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