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導讀: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記憶中,最早出現的茶葉蛋,應該是在火車站前的廣場上,底下架著一個小煤爐子,上面放著一個盛滿茶葉蛋的鋁盆,冒著熱氣,過往的旅客總會帶上幾個在路上吃。那個時候,我只能觀望一下,吞嚥下口水,大踏步地離開,一直被茶葉蛋迷惑著,直到自己能賺錢了,才捨得買兩顆茶葉蛋,品嚐一下它的美味。那會在車站吃到垂涎已久的雞蛋,看著很有食慾,其實味道並不像想象中那麼美味,只是一股濃濃的醬油味道,並無其它香味,但是在那會物質生活匱乏的時代,也一樣美味可口,不時的誘惑著我。

直到後來進入了餐飲行業,接觸到了烹飪方法,才知道煮茶葉蛋的秘密。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說起茶葉蛋,還曾被我們一個還未迴歸省份的人笑話,說我們內地人連茶葉蛋都吃不起!其實不是吃不起,是我們很多時候不稀罕那樣吃!雞蛋的做法被我們開發出無數的做法,還從來不會因為只會吃個茶葉蛋而偷偷竊喜。

煮茶葉蛋貌似不難,也看到別人煮過很多次,但是我覺得,茶葉蛋僅靠茶葉還不能煮出它的香氣來,香味的來源並不是僅靠茶葉一種食材,而是還有更重要的調味品。還有一些朋友煮茶葉蛋時,把茶葉和調料一起下鍋煮,其實也是不對的,味道仍然不夠香濃。

順便告訴大家一個省錢的攻略,這是在超市上班的家人告訴我的,比如買雞蛋也是可以省錢哦,現在的價格是3.2元/斤,雖然年後的價格一直不高,但是居家過日子能省則省,您說是不是?這個省錢的辦法就是,買特價雞蛋!是的,特價雞蛋,差不多天天都有。超市員工告訴我,雞蛋是整件來的,箱子底下避免不了會有磕磕碰碰的,而磕磕的雞蛋就會半價處理,磕得輕的叫“擱窩”,磕漏的就會倒出蛋液來,這兩種都是特價銷售,也就是說現在的特價雞蛋僅需1.6元/斤就可以買到,而且每天都會有哦。

說完省錢的方法,還是要繼續說煮茶葉蛋的做法,如果用“擱窩”的雞蛋煮茶葉蛋吃,是不是覺得很有創意呢?!

煮茶葉蛋,第一不要一鍋煮!有些朋友喜歡煮雞蛋時直接把調料下到鍋裡,一鍋出!其實不對,應該是分開來做,先煮雞蛋至繃皮,然後再調一鍋茶葉蛋的湯汁進行二次煮制。第三點,就是煮茶葉要選用烏龍茶或紅茶類,兩種茶類的味道比較醇厚濃郁,顏色紅亮,而花茶比較清香,味道不夠持久。煮茶葉蛋可選用鐵觀音、金駿眉、祁山紅茶等。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巧手煮茶葉蛋

需要食材:擱窩雞蛋8顆、鐵觀音1小包

需要調料:鹽2克、黃豆醬油50克、東古醬油20克、花椒2克、八角2顆、桂皮2克、白寇4顆、良姜2克、白芷2克

製作過程:

1、雞蛋清洗乾淨,放入清水鍋裡。香料洗淨備用。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2、大火加熱,燒開後轉小火,煮三分鐘左右。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3、將雞蛋撈出,另起鍋放入適量清水煮沸。放入黃豆醬油、東古醬油、花椒、八角、桂皮、白寇、良姜、白芷煮開,放入雞蛋同煮。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4、放入適量鹽調味,煮開後轉小火煮。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5、雞蛋煮兩分鐘左右,用勺子輕輕敲打雞蛋,逐個敲到至蛋皮碎裂。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6、把火力調小,蓋上鍋蓋燜煮五分鐘左右。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7、將茶葉包打開倒入半包茶葉,將茶葉蛋和湯汁倒入乾淨的容器裡,浸泡2個小時以上。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8、茶葉蛋就煮好了,這樣做法的茶葉蛋滿屋飄香哦,如果屬實的話回來點贊吧!

茶葉放不對,茶葉蛋怎麼做都不好吃,超市員工教你省錢的買蛋攻略

製作茶葉蛋的小貼士

一、買擱窩雞蛋請詢問超市員工,大多是半價出售,磕碰不嚴重的可以存放兩三天,如果去掉蛋殼的擱窩雞蛋需要當天用完,可買炒一盤的量。

二、煮茶葉蛋需要將雞蛋外皮洗淨,有點時候蛋殼會粘一些髒東西。

三、煮茶葉蛋要煮兩次,第一次定型,第二次調湯調味。

四、茶葉蛋的味道來源於醬油和鹽不是茶葉,茶葉和香料的作用都是增香。

五、茶葉蛋要想滋味濃郁,需要長時間浸泡,並不是靠煮的時間入味的,浸泡時間越長口味越重。

六、煮茶葉蛋的湯可循環使用,每次酌情加水和醬油即可,香料可用兩次後更換或添加。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是今天菜不鹹,超級喜愛美食的餐飲人,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加我,歡迎探討茶葉蛋的做法,想了解更多做菜小技巧和餐飲行業知識可留言交流,有不同的建議或做法也可以評論區留言,互相學習,再次感謝支持!

【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