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這四部作品,從某些方面分別很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

金庸以15部武俠小說聞名於世,雖然他的作品未必深刻到極點,但博,大,精這三個方面他的確都做得很好,所以金庸的作品在華人世界有著非常廣泛的影響力。金庸的作品數量雖然比較多,但人氣比較高的是幾部長篇作品。不知讀者有沒有發現,金庸這幾部長篇作品,能依稀找到中國四大名著的影子。雖然文學水平和綜合地位相差甚遠,但至少在背景框架,人物設定,故事安排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下面我依次說一下這四部作品,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

金庸的這四部作品,從某些方面分別很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

《鹿鼎記》——《紅樓夢》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而且是金庸所有作品中和歷史聯繫最緊密的一部,甚至可以說,《鹿鼎記》更接近歷史小說了。《紅樓夢》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鹿鼎記》當然比不了,但我們看兩部作品時,有沒有發現其中的些許相似之處呢?比如,韋小寶和賈寶玉都是紮在女孩堆裡的活寶,年紀也差不多。《紅樓夢》主要講四大家族的興衰,而且四大家族之間又有數不清的聯繫;而《鹿鼎記》中則有更多的門派,政權和勢力之爭,彼此既牽制,又對立。

金庸的這四部作品,從某些方面分別很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

《天龍八部》——《三國演義》

《天龍八部》故事背景非常複雜,很像《三國演義》中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的局面。比如,《天龍八部》裡同樣又非常多的政權並立於世,像大宋,西夏,大遼,大理,吐蕃,甚至包括還沒有發跡的完顏阿骨打(大金)和已經落魄的慕容氏(鮮卑)等等。

金庸的這四部作品,從某些方面分別很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

當然,如果完全以江湖的視角而論,《天龍八部》重點也描寫了三個最大的政權,即大理,西夏和大遼。畢竟,書中高手最多,糾紛最多的地方,集中在這三個國家裡。

《倚天屠龍記》——《水滸傳》

倚天的故事背景和水滸很相似,一個是元末,一個是北宋末年,都涉及民族紛爭,而且,都重點描寫了一個起義軍政權,倚天裡面是明教,水滸裡面則是梁山。

金庸的這四部作品,從某些方面分別很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

明教高手眾多,而且形象各異,雖然從數量上比不了梁山一百單八將,但像光明左右使,四大法王,五散人等人,也讓人過目難忘。而且,兩個政權的結局也很相似,明教抗元成功,但最後被朱元璋奪權,明教被顛覆;梁山則更加悲慘,幾乎被朝廷榨乾,而且最後沒幾個人得以善終。

《笑傲江湖》——《西遊記》

《笑傲江湖》雖然被考證是在明代,但書中並未明說,所以《笑傲江湖》可以看作是沒有時代背景的一部作品。而《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裡唯一一部神話小說,也有著深厚的魔幻色彩。可以說兩部作品在氣質上有相似之處。

《笑傲江湖》中當然沒有取經的故事,但令狐沖的確到處流浪,走南闖北,奇遇不斷。另外,令狐沖在華山思過崖蒙風清揚傳授獨孤九劍,像不像孫悟空拜師須菩提學藝呢?風清揚和須菩提同樣神龍見首不見尾,全書只出場一回。

金庸的這四部作品,從某些方面分別很像我們熟悉的中國四大名著

雖然令狐沖沒有取經,但是最後他倒真練成了易筋經,而且他最後和任盈盈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也算是修成正果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