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27歲的小陳近期因為總是胃疼,就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原本還有些擔心的小陳終於鬆了口氣,看起來應該不是什麼大毛病。然而醫生卻告訴小陳,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癌前病變的一種,平時要多注意調整飲食,並且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

這可把小陳嚇了一大跳:“癌前病變”?這是已經得了癌症的意思嗎?儘管醫生向小陳解釋癌前病變離癌症還很遠,並不表示已經患癌,但小陳仍然感到六神無主,認為自己已經處於癌症早期。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事實上,疾病的輕重判斷並不是取決於這個疾病所叫的名字,而是要弄清楚疾病背後的病因以及病情發展走向等。癌症病變雖然有個癌字,但並不是癌症,它指的是疾病的某一個發展過程。

人體的某些組織器官發生疾病過程中細胞會出現數量和形態上的改變,但此時還並不是惡性增值細胞,身體裡沒有癌細胞,機體也並沒有患上癌症,只會呈現出一些良性疾病的病症,但這些細胞可能會更容易被其他因素刺激而惡化為惡性腫瘤,最終導致癌症。因此這種具有癌變傾向的疾病階段就被稱為“癌前病變”。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但值得注意的是,首先,從一個正常的細胞被刺激惡化為癌細胞需要很長的時間,至少需要十幾二十年;其次,癌前病變是一個可逆的過程,經過治療便能恢復機體健康,杜絕細胞的繼續惡化,因此癌前病變階段其實可以作為提前斬殺惡性腫瘤的最佳時期。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癌前病變只是基於某些疾病的發展過程可能會導致癌症的判斷,但這裡面也包含著很多的不確定性。首先,並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最終都會轉變為癌,因為疾病細胞的發展趨勢會受很多因素影響,其發展方向並不能確定;其次,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有明確對應的癌前病變;另外,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癌前病變,只有某些器官上發生的某類型疾病,其細胞發生癌變的可能性較高,才被判定為癌前病變。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1、慢性萎縮性胃炎

胃粘膜萎縮導致腸的上皮細胞取代胃黏膜上皮,隨著長期炎症刺激,可能會發生細胞惡性增生。但若及時發現並治療,一般就能避免癌變,由於該病症機體表現不明顯,一般只能做胃鏡或粘膜活檢才能確診

2、肝硬化

肝硬化是肝臟癌變的前一個階段,患有肝硬化的患者惡化為肝癌的概率較高,因此要在肝臟發現病病的前期就注意治療。

3、腺瘤性腸息肉

不是所有的息肉都是癌前病變,但腺瘤性息肉是已確定的且癌變率高達40%以上的癌前病變。根據息肉生長部位的不同,可癌變為結腸癌、直腸癌,並且息肉越大,癌變機率則越高,因此應當在檢查出來的前期就治療摘除。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4、黏膜白斑

黏膜白斑是一種上皮組織發生異常增生的癌前損害特徵,臨床發現口腔粘膜或外陰粘膜出現白斑的患者,有約3%到7%的癌變可能。常見的還有食管和宮頸處白斑等。

5、宮頸慢性炎症

在炎症的長期刺激下,子宮頸的柱狀上皮很容易受到感染而發生變異,最終導致癌變。因此,若檢查出宮頸慢性炎症應當及時治療,避免因為時間推移而加大患癌機率。並且30歲以後女性應當每年進行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以預防宮頸癌。

6、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腺瘤

與乳腺增生相比,乳腺囊性增生與乳腺腺瘤都存在癌變風險,應區分開來並引起重視。

7、交界痣

這種類型的痣,其細胞活性較強,容易發生增生,可能會惡化為皮膚癌。特別是長在手掌、外陰等容易摩擦的部位,如果發現痣的邊界模糊,顏色深淺不一,並且體積慢慢變大,皮膚隨著隆起等,就要及時就診,手術切除以防止癌變。

注意:有7類常見疾病,若不早點治,會演變成癌症

癌前病變雖然可能會導致癌症,但其發展過程漫長,如果及時檢查出癌前病變的話,患者不應過於慌張低落,反而可能加快癌變速度,只要及時進行相關治療就不會有很大影響。

一、定期複查

並不是所有的癌前病變都會惡化為癌,如果檢查發現癌前病變,可聽從醫生判斷治療,有的類型病變發展速度較快,可通過手術儘快治療,而有些類型病變可能不需要手術,通過藥物或飲食調節等就能恢復。但是,不論如何,定期檢查和複查有利於及時監控健康狀態和病變發展。

二、調整生活方式

癌前病變轉為癌症大多數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引發,因此,當發現癌前病變不論採取何種治療方式,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飲食習慣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即使手術摘除仍有可能會復發。具體的比如戒菸戒酒、避免高脂肪高糖等多高類飲食、適當地運動、補充適量維生素、作息規律等,當然保持一個好的心態也是對身體健康非常有益的。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醫師一陳智娟,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