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考——先獨立再思考

有人講網絡時代不需要獨立思考,只要帶上情緒和鍵盤就可以了。人們在海量信息的圍攻下越來越無法掌握自己的注意力,時間、思維。在越來越多的公知推送下,覺得誰說的都對,卻很少花時間去推敲那些文章的邏輯。就像材料中講到的“羊群效應”,隨大流,失去了方向。

獨立思考對於每個時代都是稀缺能力,這和掌握的人數多少沒有關係,而是真正地站在真理和未來的面前,摒棄利益和個人情緒的看待這件事情。

首先我們要做到獨立。當熱點事件來臨,先不管別人怎麼講,自己先冷靜下來,用自己的視角去評析,要有敢於質疑公知的勇氣,多問幾個為什麼?並盡所能去尋求答案。比如前兩年的“劉強東事件”,關於事件的各種細節、照片、各方解讀、陰謀論、網友評論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各大網站對於劉強東事件的相關內容也是照單全收,這麼刺激勁爆的素材,這麼多的吃瓜群眾,如此巨大的流量,網媒們求之不得啊。


獨立思考——先獨立再思考

其實,真相對網媒並不重要,流量才最重要。當利益被作為衡量事情的唯一標準時,真相是不需要去探究的,越多的人好奇圍觀,越多的人情緒盎然,某些商界大佬就會賺得越多。這個時代獨立思考是一種稀缺資源。

而我等吃瓜群眾為此真的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辨真假嗎?不,閒暇時間花個三分鐘瀏覽一下相關信息,好了,就忙你自己的正事去吧。過上半個月再用上5分鐘瀏覽一下相關信息,保證你不會錯過最真實客觀的真相。

總之,別讓自己失控,最後淹死在海量的網絡信息裡。

其次,自我認知是思考的前提,也就是你的知道自己是誰。你再看“劉強東事件”中其實還有諸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果你是股民,要關注信息對股價的影響;如果你是券商,要關注中美上市公司政策的不同;如果你是律師,要關注中美法律程序上的差異。如果你是網媒公知,學學怎麼寫文章。

如果只是和我差不多就是個吃瓜群眾,還是洗洗睡吧。

想想明明該完成的事情:早起做法,送孩子、拜訪客戶、完成計劃、和家人一起吃頓飯,哪一件都是我們最重要的關注。而你看過的那些網絡熱點事件,就像昨晚做過的夢,下午的時候也記不起什麼情節了。

最後,思考一定是辯證的。從多層面去看問題,才能瞭解得更多,更接近事情真實的樣子。就像以上所說網絡熱點問題,不管網絡把它演繹的多麼勁爆精彩,其實我們只要帶著理智,稍加思考,就會看到一個清晰的結果。假以時日,最終:良知的歸良知、倫理的歸倫理、規則的歸規則、法律的歸法律。

第四,獨立思考使你成為不一樣的你。不一樣的你不代表一定擁有金錢地位,還是積極的心態,豐富的靈魂……古今中外的名人無不熱愛思考。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孔子的教育家地位。愛因斯坦講過:“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他的成就推動了整個人類的進步。


獨立思考——先獨立再思考


可見,思考讓人成長,成長後眼界變寬闊,也有助於更好地思考。如果願意,為什麼不能做那隻“頭羊”?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做一隻自由思想的羊。不必跟著頭羊跳崖。我的腦袋屬於我,路走哪條自己說了算。

不必刻意逆潮流而行,但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因為這絕對是一件很酷很可貴很有勇氣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