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196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渭水队的队长吴梓林接到一个消息,在陕西兴平豆马村发现了一件异常精美的青铜器。当地人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一个曾在考古研究所工作过的农民,提供了这个情报。因此,吴梓林获批200元经费,马上动身赶到了豆马村。

在当地大队,吴梓林见到了发现者赵振秀。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没有什么特点,不过他带来的这件文物,的确是非同小可。第一眼见到它,吴梓林的心中就一阵狂喜,他认为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

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它的造型是一头犀牛,高为34.4厘米,长为57.8厘米,重达13.3公斤。犀牛的体型十分壮硕,昂首伫立,流露出非比寻常的气势。它通体都是密密麻麻的流云纹,中间还夹杂着些许毫毛,生动逼真,展现出十分精湛而高超的制作技术。

尽管内心十分激动,吴梓林依然表现出波澜不惊的样子,他首先详细询问了这件青铜器的来历。原来,这位叫做赵振秀的农民,就是在村旁边取土给自己家垫牛圈时,一不小心砸碎了地下一个陶瓮。赵振秀往里面一看,就发现了这只铜犀牛,并将它抱回家中。

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吴梓林压抑着内心的高兴,耐心向赵振秀宣传国家的文物政策。他说地下挖出来的文物属于国家,公民有义务保护它,并将其交换给国家,当然国家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补偿。这位农民很淳朴,当场表示同意,并接受了50元的奖励金。

现在看来,50元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也算是一笔巨款。后来,吴梓林又跟着赵振秀,来到发现地,那个破碎的陶瓮之内,还有一些并不太之前的文物。吴梓林清点了一下,其中包括铜镜、铜锉、漆器、铜环、铜砝码、铜盖弓帽、铜洗等等。他将这些东西也打包,一同带回了研究所。

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最重要的还是这件青铜器,它后来被命名为嵌金铜犀尊,并认为是宫廷之中的礼器。我们中国现在是没有野生的犀牛了,但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犀牛曾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非常多。可因为犀牛的皮质坚硬,特别适合做盔甲,因此也很快被猎杀殆尽。到了唐宋时期,要看到犀牛,就只能纯靠进口了。

不过,犀牛独特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被口口相传。人们相信,犀牛角可以解毒,犀牛怪异的造型,更是能够辟邪。所以,在酒器、礼器中才会以这种动物为原型。不过,在已经发现的青铜器中,犀牛造型的酒器中,它是最为漂亮的。

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后来,这件藏品被送进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它的精美造型,顿时引起轰动,当时还专门为它召开了专门的鉴定会。郭沫若、史树青等名家悉数到场。鉴定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为这件青铜器断代。

因为它不是墓葬的陪葬品,也没有铭文,虽然旁边还有十几件文物,但都没有参考价值。最后,专家们还是根据形制、工艺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将其定为西汉时期的作品,这与吴梓林最开始的判断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但也有专家支持吴梓林的看法,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

绝美青铜器被人挖出,发现者获得50元奖励,专家却对文物争议不断

到底是什么时候,这样一件瑰宝,在当时也是重器,它又怎么会孤单地出现在那里?这一切已经不可考了,只是那些这尊青铜犀牛,依然有着太多令人费解的谜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