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北魚說】當我們討論“婚前同居”時,重要的不是取悅對方,

而是問問自己的心,和自己對未來的規劃裡,是否有這一步。

刷抖音時,看到一些二十歲出頭女孩發佈的相親征婚自拍視頻。

她們很多人都會配這樣的文案:“我是個乾淨的女孩,無不良嗜好,不接受婚前同居。想談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

評論區自然也有聲音,對她們的“清白”表示讚許:“這年頭,像這麼純潔保守的女孩子可不多了。”

當然,這些女孩的矜持或者“自述清白”,並沒什麼值得指摘的地方。

只是,都2020年了,還把身體的唯一和排他性,作為婚戀交易的籌碼。甚至話裡話外,對婚前同居嗤之以鼻,似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01

燕子曾經是一名堅定反對婚前同居的純潔女孩。

大學裡,她就對那些和男朋友出去約會,然後夜不歸宿的女同學嗤之以鼻。甚至受過高等教育的她,還用所謂的“你以後生下的孩子會長得像你第一個男朋友”這樣毫無科學可言的說法,恐嚇過與男朋友偷吃禁果的閨蜜。

但當她自己戀愛後,曾經的誓言言猶在耳,卻光速打臉。

她不僅在戀愛三個月後就和男友選擇了同居,還經常在朋友圈狂撒狗糧,昭告天下,儼然大型“真香”現場。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早晨上班時發一條:“感謝親愛的準備的愛心便當,新的一天元氣滿滿!”

晚上回家後發一條:“我在鬧,他在笑,我在沙發上玩遊戲,他在廚房裡做佳餚。人生如此,便剛剛好。”

週末也不忘發一條:“兩個人宅在家裡,一起做喜歡的事情,就是簡單的幸福。”

閨蜜笑話她:“當年是誰堅決抵制婚前同居來著?現在看看某人樂在其中的小日子喲!”

燕子的嘴咧到了耳根:“嗨,當時年少無知不懂事。哪知道兩個人同居這麼爽!”

末了,她又說:“這樣的日子,讓我真恨不得能趕快嫁給他。”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02

當然,不是所有人婚前同居的日子,都能像燕子一樣甜蜜。

陶子和她的男朋友,就是在婚前同居之後,發現彼此之間的不合適之處,才果斷分手的。

陶子和男朋友戀愛了三年,之前一直都是異地狀態,直到前陣子才開始同居。

倆人的戀愛也是奔著結婚去的。雙方家長早都見過了面,關於彩禮嫁妝的細節也達成了基本一致。誰知道這一同居,卻發現了問題。

之前的遠距離戀愛,讓彼此對對方身上的細節無法掌控,只能隔著濾鏡,放大對方的優點和共同之處。

直到住進同一屋簷下,每天朝夕相處,一樁一樁的問題才暴露出來。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比如,陶子習慣早起,男朋友則是夜貓子。兩人作息不一致,讓睡眠輕的陶子每個晚上都極其痛苦,也讓每天早晨沉迷在被窩裡的男友懷著深深的負罪感。

再比如,陶子是個細節控,還帶點輕微的強迫症。而男朋友則大大咧咧,不拘小節。

這本身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陶子就是忍不了另一半對她勞動成果的無視和破壞,整天和男友大聲嚷嚷。

一件一件的小事堆砌起來,他們發現,這些年異地當中被忽略的問題全部暴露。而習慣和作息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更改過來的。

兩個人的架越吵越多,感情越吵越淡。最後終於痛苦地承認:如果以這種狀態結婚,往後餘生,兩個人都會厭倦。

倒不如在發現問題後及時止損,長痛不如短痛。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03

很多人,特別是女生,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我和這個人婚前同居了,但最後卻沒有和這個人結婚。會不會對我之後的婚姻有一定影響呢?”

有這種想法的女生,其實還是把身體視作男性的附屬物,把忠貞或者初夜,視為對男人“最好的嫁妝”而存在的。

不用我多說,大家應該還記得之前所謂的女德班,被批評的有多狠吧。

在任何情況下,女孩自己都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無論是選擇同居,還是發生關係,都擁有絕對的自主權。

這自主權不應該被任何人的甜言蜜語所掠奪,也不該被任何人企圖支配你的言論和行為所掌控。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再者,即便選擇婚前同居,若你仍希望婚姻擁有儀式感,也可堅持自己的原則。

在婚前同居的過程中看清一個人,提前瞭解這個人的生活習慣,難道不對以後漫長的婚姻生活大有裨益嗎?

還是你寧願把一些問題硬等到婚後再暴露出來,最後兩個人過不下去無奈選擇離婚呢?


一場“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一定要經過婚前同居這一步嗎?

我個人認為,選擇走入婚姻的情侶們,無論時間長短,一定要在婚前有一定的同居經歷才行。

這不比兩人約會時浮於表面的相處,而是真正將愛情落實在了一日三餐和柴米油鹽當中。

也能從此中看出兩個人的契合程度,好及時做出下一步的決斷。

願你們走入婚姻,都帶著對對方的真切瞭解,深思熟慮後,確定對方是合適的人,再做出判斷。

而不是被愛情一時衝昏頭腦,便扎進婚姻這座牢籠。



【作者簡介】北魚,文學碩士,海外教育工作者。認真寫文,願煮字為藥,療愈身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