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本報訊(文/特約記者 陳雪 通訊員 楊紅妮 魏雯 圖/通訊員 王慶芳 錢緒芬)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的142名抗疫戰士,作為新疆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連夜奔赴湖北武漢,開展疫情救治工作。在武漢的40多個日日夜夜裡,他們一直奮戰在一線,用行動展示了白衣天使的仁愛之心和逆行者的責任擔當。

英雄出征,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為了讓馳援武漢的英雄在疫情前線安心工作。近日,自治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楊紅妮,黨支部書記、副主任買買提,副主任李玉琴及3位護士長王慶芳、魏雯、錢緒芬一行6人,帶著鮮花、慰問品和老年醫學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的問候,作為科室6位援鄂夥伴的“孃家人”慰問了他們的家屬。

慰問組一行先來到黃光楠醫生的家裡。1992年出生的黃光楠是科室出征隊伍中年齡最小的,更是家中的獨子。

平日裡,黃光楠就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醫生,每年2次的義務獻血,從大學堅持至今。在疫情爆發後,他對父母先斬後奏,第一時間去科室報名,要求去最危險的一線。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黃光楠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慰問組看望黃光楠的父母

得知慰問組的到來,黃光楠的父母早早就站在樓門口守候。當慰問組詢問老兩口生活上是否需要科室幫助時,黃爸爸笑著說:“我們兩口子,還算年輕,可以照顧好自己的生活。把孩子交給醫院,我們很放心!黃光楠能去馳援武漢,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更是我們新疆兒子娃娃的驕傲。也請咱們科室轉告黃光楠,我和他媽媽一切都好,讓他放心工作。我們一定能很快戰勝疫情,咱們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都能平安歸來。”

“照顧外孫女,有我們,放心!”

慰問組第二站來到韓婷護士的家中。平日裡,韓婷對患者護理細緻有加,視患者如親人,經常加班加點地工作,還協助護士長做科室管理及科研工作,多次被評為年度院級先進工作者。

在疫情爆發時,她毫不猶豫地遞交了馳援武漢的申請,得知自己被選中,心中既喜悅又擔憂,她高興的是自己能夠在危難時刻到患者最需要的地方去,擔憂的是自己才3歲的女兒沒人照顧,以及家中老人的身體狀況,還擔心自己的能力不夠強,是不是能做好這份工作。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韓婷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慰問組來到韓婷家

在韓婷馳援武漢的日子裡,她的愛人也在單位值守不能回家,3歲女兒只能由她年邁的父母照顧,對此韓婷很是牽掛。

兩位老人也很擔心韓婷的狀況,後來在每天和韓婷的視頻中,老兩口知道了科室為緩解前線醫務工作者的心情、增強身體抵抗力,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給科室的每一位援鄂醫生、護士寄去營養粉、乾果等,甚至還有家鄉菜——大盤雞。這讓老兩口除了意外,更多的是感動。

見到韓爸爸,他雖然話不多,但短短几句話卻如“定心丸”一般:“外孫女有我們照顧,讓孩子放心吧!家裡一切都好,希望孩子們可以順利完成任務,平安歸來。”

“有他們,有層層防護,我放心!”

緊接著,慰問組又到了魏薇家中。魏薇是自治區人民醫院老年醫學中心的一名醫生,更是家裡的獨生女。平日裡總是科室內“最安靜”的存在,默默書寫病歷,對患者說話柔聲細語,可在溫柔的外表下,她卻有一顆強大的內心——第一時間報名馳援武漢,“我是醫生,那裡才是最需要我的地方。”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魏薇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科室“孃家人”看望魏薇家人

魏薇的媽媽十分擔心女兒在前線的安全,但當看到醫院醫療隊每日安排感控專業人員仔細檢查一線醫護的防護工作,層層把關,確保醫護萬無一失時,她放心了。

她說:“有他們在,看到女兒的層層防護,我放心了!我也知道,她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這是她的責任,是天職。我的身體很好,讓孩子不要擔心我。我盼著所有在武漢工作的醫生和護士們平安,能早日歸來。”

“媽媽,家裡有我呢!您放心!”

隨後,慰問組一行來到老年醫學中心副主任徐紅的家中。作為三兄妹中唯一的女孩子,她一直最受父母疼愛。老人家80歲高齡,因為心臟不好,至今家裡人不敢告訴他徐紅馳援武漢的消息。

她的丈夫作為扶貧第一書記,工作在南疆,夫妻倆都不能照顧孩子。她只能將上初中的兒子交給70多歲的母親來照料,而且老人家還有多種慢性疾病。所以,當看到徐紅的支援湖北的申請時,老年醫學中心主任楊紅妮原則上是不同意她去的。

但徐紅說:“我是一名從事過急診危重症內科、傳染科、老年醫學科工作,有20多年臨床經驗的主任醫師,我最適合去武漢一線。”為了打消主任的顧慮,她接著強調,“我母親、丈夫、兒子都支持我去,作為一名醫生,一輩子能有一次這樣的機會也是我莫大的光榮!”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徐紅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慰問組一行探望徐紅家人

臨行前,徐紅的兒子抱著媽媽說:“媽媽,你去吧!家裡有我呢,我可以照顧好外公外婆,也可以照顧好我自己,我會好好學習、鍛鍊身體,您放心吧!”

慰問組在單元門口將鮮花和慰問品送給了徐紅的母親,老人家說:“我雖然年紀大了,但是生活都能自理,也很理解孩子的工作和選擇,家裡的小傢伙從他媽媽去了武漢,也懂事了許多。要開學了,你們還給小傢伙送來了KN95口罩,真是及時雨。”

“我是你堅強後盾,放心家裡!”

說起龔瑞,她在科室裡,是最受患者歡迎的“小大夫”。80後的龔瑞,任何時候都滿滿的正能量,不僅工作踏實肯幹,更是多次代表科室參加病歷比賽。在醫院的兩次利用PDCA進行科室管理的比賽中,分別獲二、三等獎。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龔瑞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慰問組與龔瑞家人一起

龔瑞的父親身體一直不太好,去年做了大手術。所以,龔瑞出征的事,家裡一直瞞著老人,並反覆交代慰問組千萬不要打電話慰問父親。

龔瑞的愛人劉鵬是也是本院的工作人員,疫情期間一直堅守崗位,當慰問組帶著問候和鮮花,來到劉鵬所在科室進行慰問時,劉鵬說:“同樣作為醫護人員,我很理解她的選擇,我會在後方照顧好家裡,照顧好爸爸,做我娘子最堅強的後盾,讓她在前方安心工作。”

“好兒媳,家裡有媽媽,放心!”

王小霞是一位活潑可愛、愛寫、愛畫,多才多藝的姑娘,平時裡,除了日常護理工作外,她還承擔了科室宣傳員的工作。在一線,她一人充當多個角色,從護士、護理員到清潔工,經常一個班下來,汗水溼透了衣褲。

慰問組一行來到王小霞的婆婆家,經瞭解,王小霞的婆婆也是一位資深白衣天使,還曾經在飛機上救治過病人。阿姨說:“同樣作為護士,我很支持孩子的選擇,我為有這樣的好兒媳感到自豪和驕傲。孩子在媽媽這,請放心。”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王小霞

“有我們,請放心!”——“孃家人”慰問一線援鄂醫務人員家屬

王小霞家人迎來科室“孃家人”

王小霞3歲的女兒拉著慰問組工作人員參觀了她的美術牆,她說:“我媽媽在打怪獸,這就是我畫的媽媽打怪獸。”

正在這時,王小霞的視頻接了進來,小姑娘一看到媽媽,立刻對著手機喊:“媽媽,媽媽,我看到電視裡別的叔叔阿姨都從武漢回來了 ,你什麼時候回來呀?怪獸都打完了嗎?”王小霞安慰女兒說:“再等等媽媽,還有一組小怪獸,等媽媽把他們全部都消滅光,就回來了啦!”

“我們在,你放心!”一句簡短的話,卻是醫護人員、醫護家屬和醫院之間的信任。醫護人員能夠心無旁騖地奮戰在抗疫一線,離不開家人的默默奉獻,也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為前線人員消除後顧之憂,醫院是醫護人員和家屬的堅強後盾。大家聯手努力,全力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疫去春來,讓溫暖走進每一個人的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