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掌心寶”,但家長也別溺愛孩子,這幾個危害家長應知道

孩子都是“掌心寶”,但家長也別溺愛孩子,這幾個危害家長應知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獨生子女的比例也在逐漸變高,但這往往導致了許多父母過度的溺愛自己的孩子,溺愛孩子的危害是很多的,這些危害家長要知道:


孩子都是“掌心寶”,但家長也別溺愛孩子,這幾個危害家長應知道


1、 容易讓孩子自私自利

在孩子小的時候,需要正確引導孩子的價值觀,長大後才能更從容地面對生活與困難,感激父母的教育。家長過度溺愛孩子會使孩子變得利己,不關心別人,缺乏集體觀念和共同責任感,不懂得友愛,不想到別人,處處以我為中心,很容易成為沒有社會道德的人。孩子心中有了這個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難走出來。子總是考慮的只有自身,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只要自己高興就可以了,因為在家裡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出去了也仍然會是這個樣子,什麼事只為自己考慮。

孩子都是“掌心寶”,但家長也別溺愛孩子,這幾個危害家長應知道


2、 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由於父母事事包辦,這樣的孩子,比較自私懶於承擔自己該做的事情,以自我為中心,只在乎自己,而對別人的付出看成理所應當。久而久之,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孩子都是“掌心寶”,但家長也別溺愛孩子,這幾個危害家長應知道


3、 孩子會變得沒有責任心

凡事都有大人撐腰,孩子自然什麼都不在乎,有了錯,家長也告訴孩子是別人的錯,摔倒了,是地的錯,碰桌角了,是桌子的錯,扎手了,是花的錯......總之,孩子就沒有錯,於是孩子也學會了,凡事推卸責任,都不是自己的錯,變得沒有絲毫責任心。但是,離開了家庭,他對責任的推卸,只會讓人看不起他,認為他沒有擔當,有什麼事也都不會找他一起,沒有朋友,工作中,老闆也不會重用這樣的人。

孩子都是“掌心寶”,但家長也別溺愛孩子,這幾個危害家長應知道


4、 會讓孩子不懂感恩

被溺愛的孩子往往會誤認為很多事情都是天經地義的。而且很自私,不懂得分享,很難交到知心朋友。這就造成孤獨感,進而很可能變得抑鬱,損傷孩子的身體健康。

作為父母,寵溺孩子的心理當然可以理解,自已的孩子誰又能真的狠下心來打罵批評,有時候道理也懂,可人是感性的,涉及到自已的孩子,畢竟是親骨肉怎能做到不寵不溺?但是為了孩子考慮父母還是要狠下心來,以身作則。要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家長先做什麼樣的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生活中不妨對自己的孩子"狠一點",對孩子健康成長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