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盧邁:慈善家應該也是社會企業家

對話盧邁:慈善家應該也是社會企業家

學前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圖為盧邁與海東市某幼兒園小朋友在一起讀書。


對話盧邁:慈善家應該也是社會企業家

本刊記者 /郜曉文

發於2020年第1期《中國慈善家》


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環境影響人的成長,但它並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現。”


伴隨共和國成長起來的盧邁,有著這一代知識分子共同的曲折經歷,但也正是因為親身體驗了中國底層的疾苦,他們對社會現實問題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對農村地區擺脫貧困有了更多的責任和牽掛。


在“中國農村改革之父”杜潤生先生門下受業的幾個年輕人中,盧邁的職業軌跡顯得有些“另類”:他沒有選擇走仕途,也沒有選擇做一個純學者,而是在“知天命”之年毅然投身公益事業,為改善農村兒童健康和教育狀況奔走呼籲。


身為一家“國字頭”基金會的當家人,盧邁最自豪的是凝聚了團隊心血的公益項目,最終換來惠及貧困鄉村孩子們的政策果實。


公益組織特別需要問題導向


《中國慈善家》: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從1997年成立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與其他公益基金會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盧邁:我始終認為我們的公益有一點不太一樣,我們自己稱為戰略公益。因為基金會的宗旨就是支持政策研究,促進科學決策,服務中國發展。


秉持這樣一個宗旨的公益機構在中國應該說不太多,它是以幫助政府制定一個科學的、民主的政策為途徑,推動國家大的公益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問題的解決。這是我們一開始在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時的一個初衷。


我們背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有報送渠道。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相關內容就是我們通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報,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了批示,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也作了批示。


《中國慈善家》:你說到了戰略公益,基金會開展項目的著重點是什麼?


盧邁:這個社會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隨之浮現出來很多社會問題。社會問題是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比如,現代社會的貧困,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收入問題。


公益組織特別需要問題導向。公益組織一般在兩個領域裡比較活躍,一個是社會問題,一個是環境問題。在這兩個領域裡,我們基金會環境問題也做,但是做得更多的還是解決社會問題。


《中國慈善家》:近年來,基金會致力於改善貧困地區兒童健康、提升早期教育水平,請問主要是基於怎樣的考慮,為什麼稱為社會試驗?


盧邁:基金會開展社會試驗的基礎,是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體制改革。當時,改革主要的目的就是引入市場機制,讓經濟更有活力、更有效率;經過90年代,市場經濟在中國建立起來了,但是也可以看到社會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如果說90年代我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得到了高速發展,那麼現在就要更多地去考慮“社會主義”這一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題中之義是社會公平,就是讓大家能夠共享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2003年我曾寫了《關於經濟改革和社會公平》一文,基金會從那時就開始思考社會公平。2005年我們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發表了《中國人類發展報告2005》,提出追求公平的人類發展。2007年我們做了反貧困的課題。當時基金會對社會公平的研究做得還是比較好的,因為有一批很好的專家加入,從收入、財產、健康、教育等多個維度來看社會公平。其中,我們就提到了兒童營養問題,所以2007年我們開始學生營養改善的試點。


從理論上說明這個問題很容易,但實地去貧困山村看的時候還是讓我們非常驚訝,孩子們每天吃的都是米飯、蒸黃豆,在西北是啃幹饅頭。所以市場經濟下會有糧食豐收,但市場經濟並不自動解決貧困山村孩子們的營養問題。


試點以後我們發現,只要有干預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通過社會試驗我們證明,接受干預的孩子們的身高能夠多增長1.3釐米,這樣上面就可以做決策了。所以基金會所做的試點,是根據科學的方法來設計,有基線和對照,然後根據測評把試點的結果反映上去。


通過兒童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中國慈善家》:請介紹一下這些年在貧困地區開展學前教育的情況,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發展的計劃是什麼?


盧邁:我們希望在村一級普及兒童早期教育和學前教育,目標是“學前進村、早教入戶”。具體來說,在這些貧困的山村中,0-3歲的孩子,我們通過育嬰輔導員到家裡去教看護人怎麼帶孩子,按照一套規範的模式去做。受益的看護人和兒童總數是3.6萬餘人。這個項目叫“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


“一村一園:山村幼兒園計劃”是2009年開展的,針對偏遠貧困山村3-6歲的孩子,我們希望能做到學前教育進村。現在項目已擴展到2300個村,3000個班。山村幼兒園累計受益的孩子現在有20萬,他們接受了學前教育,其中有將近10萬,現在已經上學了。結合基金會對兒童早期發展領域的關注,我們發起“陽光起點計劃”,目標是將基金會學前項目擴展到兩萬個村。


對話盧邁:慈善家應該也是社會企業家

舉全社會之力,依靠貧困地區有識青年,實現貧困農村“幼有所育”的夢想。2019年,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一位男童。


我們的原則是方法簡便、服務可及、成本合理。現代發展理論強調服務可及,它的公平性體現在這些最弱勢的人群也能接受到公共服務。山村幼兒園的教師工資原來也就是2000元/月,現在提高到2500元/月,比起城裡給公辦園的補貼少很多。


《中國慈善家》:目前,貧困地區早教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麼?基金會為此提供了哪些幫助?


盧邁:國家在大城市和縣城,尤其是鄉鎮,做了很多幼師普及學前教育的工作。當時村一級是個空白,民辦的幼兒園不會去,因為孩子太少它不賺錢,如果公辦幼兒園也不去,就成了空白了。


貧困地區的早期和學前教育經費是不夠的,中央財政必須出一部分錢來支教,在建設幼兒園方面做工作。基金會一開始就組織社會力量,通過公募籌款來做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我們在山村幼兒園項目上的投入已經達到兩億元人民幣。


目前山村比較缺的是教師,幼教老師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經費來源,人員就穩定不住。我們的做法是把在縣裡幼教專業或者是別的專業的大專學歷的青年——主要是女青年——經過考試培訓讓她們來上崗,現在看效果挺好的。


基金會在青海樂都的試點,能夠堅持10年的老師佔全體老師40%。早期招募的教師都還在崗位上,而且他們學習的效果非常好。這麼多年我們探索出了一條道路,就是通過兒童早期發展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中國慈善家》:在實施關於兒童發展的這些項目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深刻的感受或經驗?


盧邁:這10年來我們的探索證明,要發展還是必須要投資到人,增強人的能力。


現在農村一些家庭之所以貧困,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能力差。有些人外出打一些工,但還有很多人走不出去,因為文化水平太低,不敢去跟人家交往,這些都是屬於能力差。


如果從兒童做起,在他們進入學校的時候,幫助他們順利適應學校生活,使他們會說普通話,將來他們一步一步走向社會的時候,或許就能夠走得更順利一點。從樂都10年試點的情況看,現在已經有上高中的山村幼兒園畢業學生,比沒有上山村幼兒園的孩子要好很多。


基金會關於兒童發展的這些項目,學習借鑑外國一些先進做法,同時腳踏實地解決中國的問題。  


所有的慈善家都應該是社會企業家


《中國慈善家》:現在公益領域很關注社會創新的話題,基金會的運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是不是也有一些想法可以和我們分享?


盧邁: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所長德懷特·珀金斯(Dwight H. Perkins)教授曾來基金會交流,對我們有所瞭解以後,他說你們其實是一個社會企業,而你是一個社會企業家。


一般來說,企業家在市場中通過競爭和創新取得成功。社會企業家則以社會問題為導向,但同樣也需要創新,需要把各種要素結合起來,做出一個最優的選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從這個角度講,所有的慈善家都應該是社會企業家,他的出發點應該是高尚的,他應該是有效率的,通過創新的精神來解決社會問題。


基金會的目標是單一的,國家的繁榮、民族的復興、人民的幸福,還加上一個社會的進步,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中國慈善家》:這麼多年來,你覺得工作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


盧邁:做事情總是會遇到很多難處,最難的還是要說服政府接受你的想法。地方政府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我們的項目可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所以讓地方政府接手項目,有時候是個考驗。


一般來說,確定當地兒童早期發展的問題以後,我們會找合作方去做調查,然後和潛在的捐贈方協商捐助。地方政府在看見效果後也會跟進。人的意識是慢慢轉化的,包括地方政府。


《中國慈善家》:基金會也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重要平臺。這兩年,中國企業成長壯大也比較多,籌款方面會不會就比以前要好一些?


盧邁:這兩年情況是好一點,但是我們也會注意,不能什麼錢都要,也不是錢越多越好。一方面要尊重捐款人和捐款企業的意願,另一方面只有跟我們的目標一致,才能一起做事情。


我們從來沒有把籌款額作為基金會的工作目標。其實現在可以用來投到公益領域的錢很多,但怎麼樣把錢用在刀口上?作為公益組織來講,我們特別強調要有創新,沒有創新的精神解決問題是不行的。


公益組織要幫助人們實現愛心


《中國慈善家》:基金會很需要你這樣的一個人,在廟堂與江湖之間,連接體制內外兩邊的資源,才好去推動這個工作。這麼說是不是恰當?


盧邁:你們表達得挺好。公益組織有兩類,一類是靠領導人的個人魅力,另一類是靠組織的力量。作為非盈利組織的負責人,我特別想說的是,我們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起的,所以我們靠得更多的是組織的力量,是機構的力量,以公益的方式去解決社會問題。


公益組織的負責人,特別要注意什麼事要爭,什麼事不爭。比如,給農村爭利益,一定要爭。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我們寫了建議,總書記有批示。如果能給農村爭點資源,這是一定要爭的。


什麼事不爭?個人的事一定不爭。市場比財富,官場比地位,但是如果把這些東西都看淡,不爭反而會有它的好處。我從來沒爭過,只求能在目前的位置上,為社會多做點事情。


《中國慈善家》: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公益,對於這些年輕人,尤其是創辦公益組織或公益項目的年輕人,你有一些什麼建議?


盧邁:做一個公益項目的時候,不是說發現了什麼問題,就拿一個簡單的辦法解決,而是要仔細地考慮:這種社會干預是不是真的有效?能不能夠真的發揮作用?


另外,初心很重要。有人說做企業很難,做公益組織人人都能做。這個說法太簡單化了。做公益,不要說我的目的是在這個領域裡出人頭地、獲得什麼樣的成功。一定要踏踏實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因為做公益最重要的是有一顆平常心,不要有太多私心雜念。


公益組織跟企業確實不一樣。做企業,很容易做成功或者是失敗,但參加公益組織,不管什麼樣的公益組織,都可以作出一份貢獻,作出一份努力來。從具體的事情做起,不要想通過這個事情一定要出人頭地,因為這不是做公益的初心。


《中國慈善家》: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公益事業。對此你怎麼理解?


盧邁:公益慈善事業,以前我們叫它第三部門,或者叫社會組織,對一個社會的發展很有必要。很多事情政府或是不適合做,或是不擅長做,那麼社會組織就可以發揮作用。

另外,我們這個社會已經積累起相當大的財富了,每個人都要為社會做一點貢獻,公益慈善組織要關心人們的這個願望。

這時候,第三次分配對公益組織來講,很大程度上是幫助人們實現愛心。政府向社會徵稅是說你給我錢,我來做這個事情,是在履行社會責任。我們基金會是一個有信譽的基金會,是能夠解決問題的基金會,我們幫助大家實現捐款目的,也是這樣的一個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