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全球告急,世界又要看中国!

“福特,生产呼吸机,快!”

特朗普又在推特上催促美国国内企业抓紧生产呼吸机了。

新冠疫情在欧美大规模爆发,除了口罩,呼吸机又全球告急。相较于口罩,呼吸机的生产门槛更高,出货更慢,加上全球航班减的减,停的停,呼吸机的供应越来越困难。

呼吸机全球告急,世界又要看中国!

救命的呼吸机,全球紧缺

由于新冠病毒对于感染者肺部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当新冠病毒靶向攻击患者肺部,引发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等并发症时,唯有用呼吸机辅助或替代呼吸,才能保证患者血氧含量,避免呼吸系统和重要器官衰竭,呼吸机对于治疗新冠患者而言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情况严重的患者,一台呼吸机能够决定生死。

“美国每一个州都在购买呼吸机,国内库存不足,我们只能派人去呼吸机最大制造国中国购买。”纽约州长长安德鲁·库默表示。“仅仅纽约一个州就可能需要3万台呼吸机,但该州目前只有6000台左右。”

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医疗公司 Hamilton Medical 驻瑞士的首席执行 Andreas Wieland 表示,“现实情况是,设备是绝对不够的。”该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呼吸机生产商之一。

可以看出,面临呼吸机短缺的不只是纽约州,而是整个美国的问题。据了解,目前美国的医院内大约有 16 万台呼吸机,此外,美国还有 1.27 万台呼吸机在国家战略储备当中,这是美国联邦政府为应对国家紧急情况而保留的医疗用品。疫情持续加重,这个数量可能远远不够,出现短缺也只是时间问题。

疫情持续发展,主要来自亚欧的多个国家早已扫光了全球呼吸机供应,现有的产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难以满足来自美国的新需求。

几乎同时,英国首相约翰逊则要求国内60余家制造商更换设备,转型生产包括呼吸机在内的专业医疗设备。

当下疫情最严重的意大利,也要求国内最大的呼吸机制造商Siare Engineering将呼吸机月产能从160提高至500台。据了解,意大利目前有3000台呼吸机,但这似乎远远不够,只能满足不足四分之一的需求,所以意大利总共向中国采购了一千台呼吸机、两百万个口罩在内的防疫物资。

另外,据欧美部分呼吸机制造商表示,在短期内,他们无法加快生产速度,不断飙升的需求显然难以被满足。

呼吸机全球告急,世界又要看中国!

中国一呼吸机生产车间待检区

中国马力全开“造”呼吸机

“中国所有的呼吸机厂家都已达到了它们的产能极限,全部在忙于应对国外的需求。”中国医疗器械电商平台贝登医疗的供应链总监吴传普表示道。

据吴传普称,这些厂家手上的订单可以让它们满负荷运转到5月份。他说,贝登医疗每天仍会接到大约60到70份新订单,每份订单都求购数百甚至数千台这样的机器,其中大部分订单来自于国外。

即使呼吸机扩产困难,但各国依旧会砸重金去加速扩产甚至跨界制造呼吸机。“对于新冠肺炎病人来说,呼吸机就是救命机!”一位医生表示。“一台呼吸机,就能延长一个病人的治疗时间,尤其对于肺炎的重症病人。”

鱼跃医疗目前呼吸机订单已排到4月底。日产能从疫情之前的300台,提升到极限日产700台以上。迈瑞医疗也收到上万台呼吸机海外订单。

从1月20日起,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没日没夜地开工运转。在两周前满足了国内的需求之后,该公司的生产线便一直在全力以赴满足来自海外的呼吸机订单需求。在工人实行三班倒甚至连研发人员也上了生产线工作的情况下,该公司的机器始终在不间断地运行着。

谊安医疗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凯说:“我们有成千上万的订单在等着交付。问题是我们能够多快地生产出这些呼吸机。”

分析人员指出,根据厂家在3月份向湖北武汉提供呼吸机的情况,中国4月份有能力供应至少1.4万台无创呼吸机。

呼吸机全球告急,世界又要看中国!

跨界生产不易

以往在呼吸机生产领域,飞利浦,美敦力,瑞思迈,迈柯唯,GE等医疗器械巨头挑大梁。

而巨大缺口之下,众多跨界“选手”也临时“救场”,补充产能缺口。美国特斯拉、通用、福特等车企获准生产呼吸机;英国也邀请劳斯莱斯和戴森等在内的制造商加入呼吸机生产;本田、日产、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空客等多家相关企业也表示正积极探讨如何最大程度支持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的生产。

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生产,这些“跨界”企业还需要面临改造生产线、技术壁垒、零件供应、质检审批等多个难题

生产呼吸机这一医疗器械具有一定技术含量,首先横亘在这些转业企业面前的首要难题是技术突破。

一部呼吸机的生产,硬件和软件都不能出错,压力驱动系统、患者回路、过滤器和阀门等任何一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整个机器就无法运转;算法作为呼吸机的“大脑”,需要不断优化才能达到最优状态。


即便对于专业的医疗设备制造商而言,生产一台呼吸机也可能要花费多达40天的时间。

从零起步的跨界企业可能要花费18个月才能实现量产

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发言人也曾介绍说,“呼吸机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熟练和专业的员工队伍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确保患者安全。”

此外,除生产线准备时间长、技术壁垒有待突破外,车企转产呼吸机还可能面临供应链环节问题。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制造呼吸机所需的专有材料,以及专业的生产人员,“这些都不是特斯拉或Space X工厂能够立即获得的”。

即使呼吸机被生产出来了,跨界企业也还面临着呼吸机推向市面的最后一步——质检审批环节,这无疑又要花费一段时间。比如在美国,上市呼吸机要获得FDA的批准。在中国经营呼吸机生产企业也要获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呼吸机全球告急,世界又要看中国!

全球呼吸机供应链,中国不能缺席


而由于全球疫情持续扩散,欧美的呼吸机零部件供应商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加上跨界生产呼吸机的企业增多,呼吸机的产业链能否保证顺畅,也面临诸多考验。

目前全球的呼吸机生产现状是,海外少数几个集团掌握着核心专利,但呼吸机供应链分散在全球,尤其是中国,海外很难实现量产;中国产能高,呼吸机品牌也多。随着中国疫情好转,复工复产也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呼吸机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呼吸机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原材料和软件芯片供应商、中游本体制造企业以及下游流通和应用场景。其中,上游呼吸机组成部件包括压缩机、风机、传感器、电路板、过滤器和阀门等。软件、芯片则是呼吸机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所在。

深耕半导体存储、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的深科技3月24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涉及的呼吸机产品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以OEM、ODM、JDM等方式生产,目前相关国外订单正按期履行中。

3月26日晚间,拥有国际前三的密封系统技术的中鼎股份发布公告称,成为美国通用呼吸机项目精密橡胶密封产品的批量供应商。

美国Thomas公司在亚太区的制造基地—中国无锡工厂生产的呼吸机的压缩机,订单也逐渐由国内转向欧美。

随着全球呼吸机项目快速上马,奇缺的呼吸机有望得到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