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匪》世间有一种故事,叫做“润物细无声”

《有匪》世间有一种故事,叫做“润物细无声”

全文约 1442 字,阅读大概需要2分钟


终有一天,你会跨过静谧无声的洗墨江,离开群山环抱的旧桃源,来到无边阴霾的夜空之下。

你会目睹无数不可攀爬之山相继倾覆,不可逾越之海干涸成田,你要记得,你的命运悬在刀尖上,而刀尖须得永远向前。

赶在这个星期的最后一天,终于看完了priest的这部小说《有匪》。

这是一部网络文学小说。

出版社和在晋江文学城中,皆把它定义为古代言情小说。

何谓古言?

广义上来说,是指以古代为舞台背景展开的以男女主角的情感纠葛为主线的古风小说。

像前一段时间被ip孵化热播的《凤求凰》、《锦绣未央》、《楚传乔》、《扶摇》等都属于这个类别。

然而,当将P大(priest简称)的这本《有匪》通篇读下来之后,我忽然发现文中对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描写还真是着墨不多,相比较之下,《有匪》倒更像是一部关于女性成长与人生求索的武侠故事。

《有匪》世间有一种故事,叫做“润物细无声”

故事发讲的是在半壁江山沦陷,政局风雨飘摇的年代。

江湖上一代的英雄老去,贼子当道,人才凋零,山河寂寂之时,从小在世外桃园长大的主人公周翡因为帮母亲李瑾蓉下山去办一件小事,却误打误撞的被卷入江湖的血雨腥风之中。

然后,她凭借自己的坚韧与顽强,一路披荆斩棘,打怪升级,最终成为一代名女侠,响彻武林。

小说中的角色设立十分生动形象。

不论是外冷内热义薄云天的周翡,还是天生乐观自隐光华的谢允,又或是痴情的关心枯荣手段九娘,没心没肺灵秀可爱的李妍……你看着看着,似乎便能从中窥见武侠大师金庸笔下那些经典人物的影子。

小说用非常大的篇幅讲述了武林各派与朝廷之间的争斗,场面描写鲜血淋漓,有时甚至透出一股压抑的惨烈,而本应作为古言类型文章起主要支撑作用的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交代,在这部小说中却只有寥寥数笔。

而这,正是P大小说中的一大特点。

那是一种浮于世下的含蓄与深沉。

比如,在这小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故事的男主人公谢允作为前朝太子遗孤因伸手援救女主人公周翡家乡四十八寨,而触发自己体内压制多年的透骨青之毒。

但在他第一次毒发认为自己即将离世的时候,他忽然明白自己曾经以前心心想念的那归不去的旧都并不是他心中向往的“家的归宿”。

他不再搜肠刮肚地回忆逐渐想不起来的旧都,也不再惦记繁花似锦的金陵,甚至没去想自己从小长大的师门。

旧都真的是故乡吗?朱颜已改的雕栏玉砌,除了不甘的怀想,还能算故乡吗?

他开始第一次思考家的意义,也第一次看到自己内心对周翡的爱。

当他虚弱无力地俯趴在周翡肩头回首一生时,他说:

“我想跟你去四十八寨,去个……随便什么的地方,生成个山野村夫,死成个山鬼林魅,闲了就气你,挨打就跑,跑个十天半个月,等你气消再回来,整日受气也没有怨言……”他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含混得连自己也听不清,好似化在了自己描绘的梦境里。

树林在晚风中哗哗作响,夜色错落而绵长。

谢允唤了一声:“阿翡……”

天高地迥,南北无边。

到头来,原来吾心安处即家乡。

那是一种在大气中见细腻,在细水时光中见情长的描写方法。

它深深生长在p大的每一本小说里。

不论是曾经的《杀破狼》、《天涯客》,还是《默读》、《山河表里》以及这部《有匪》,在她的故事里,你读到的永远不是你侬我侬的那种小资情调的小情小爱,而是家国山河情怀之下,波澜壮阔之外,才得以窥看的,与你我普通人一般生活化的儿女情长。

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故事讲述方式。显得那么的漫不经心,却又令人欲罢不能,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演而逐渐深入骨髓。

《有匪》世间有一种故事,叫做“润物细无声”

当然, P大的作品并不是完美的。

在这部小说当中,仍然有很多故事情节读来让人觉得有一些刻意和冗长,还有女主人公身上有些过分耀眼的主角光环……

但相比较我曾经看过的很多网文作品,P大笔下的小说故事,包括这部作品《有匪》已然深刻得多,也走心得多。

至少,在让人读完之后,会产生一种舍不得与怅然若失之感。

舍不得来自于不想与故事中的人物说再见,怅然若失来自于怕再也寻不到这样的故事。

我想,这大概就是评判一个故事或者一本小说最简单直接的标准了吧。

《有匪》世间有一种故事,叫做“润物细无声”

《有匪》世间有一种故事,叫做“润物细无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