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书法史上,草书是一门非常独特的艺术,说它独特,是因为草书既有辨识的难度,更有书写时的难度,有时甚至可以说,草书是最难写的,难度超过了篆书和隶书。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草书不仅有草法的规矩,还有书写时作者的修养、情感、变化的技术能力,草书有草圣之说,篆隶则没有,因此可以说,草书是一个独特的书法艺术。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现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曾经说过,虽然喜欢和学习草书的人很多,但想要学好草书,必须要在篆隶和楷书上下足功夫,这几个书体是学好草书的关键和基础。对于丁申阳的这一观点是不是正确,一方面有人反对,另一方面也有人赞成。

反对方的观点

主要是源于书法发展史,他们认为,书法史中各个书体的形成是按照篆隶草楷行的顺序演变而来,古人以创造草书时,不一定有楷书,即使同时产生,也不可能是学习草书先要学好楷书才行,从这个角度来考察的话,丁申阳的这一草书学习观是不成立的。另外,楷书是正书,草书与楷书大相径庭,毫无关联,都是由隶书派生出来的,何必要用楷书作基础呢?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赞成方的观点

赞成丁申阳草书学习观的人认为,篆隶是学习书法用笔的一种书体,草书对书法用笔要求极高,只有学好篆隶书法,才能解决草书用笔的问题,因此学习草书必须要练好篆隶书法。至于楷书,它是对书法字形控制的一种书体,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好书法的字形问题,学起草书来,字形、草法就无从谈起了。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丁申阳为什么要谈草书?

先认识一下丁申阳:公开资料显示,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师,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第八届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从这里可以看出,丁申阳是一位写草书的书法家,并且是书法届担任领导职务的书法家,由此,他完全可以有理由来谈草书和草书艺术。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丁申阳生于1957年,在书法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协优秀会员展,全国第三、四、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六届中青展,其中第六届中青展获三等奖,全国第三届电视书法大赛、上海书协会员展均获二等奖。 曾被评为“ 谢稚柳书法艺术奖”十名候选人之一,1998年在 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作为上海市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丁申阳坚持根植传统、不断创新的书法思想,多次组织全市书法展览和书法文化下乡活动,从书法爱好者中间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为上海书法发展创新做出了很大贡献,曾多次被政府文化部门表彰。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丁申阳书法水平如何?

丁申阳书法多以草书示人,但也有楷书和隶书作品,这是他在举办个人书展的时候所变相出来的。就草书而言,丁申阳笔墨精湛,线条圆润流畅,跌宕起伏,在传统中有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传统,既有传统之美,又不乏时代之风。但是,从他的草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书法线条的缠绕过多,如果用力学观点分析的话,这些长线条过于缠绕交织,往往会把“力”(骨力、笔力、筋力等)“泄出”而导致无力,另外,草书的字形也表现得过于“老干体”,墨法的实现属于“多笔书”,致使整体缺乏艺术性。

他是中书协理事,草书笔墨流畅。网友:像是老干体

结论

学习草书,就要喜爱草书,但篆隶是根本,没有篆隶的根基,对于学习草书来说就会显得很费力,草书除了要观察草法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查看要求,那就是线质。当然,许多书法爱好者在学习了楷书之后就学草书,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如果要真正草书艺术的殿堂,再次强调篆隶书法不可不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太一智慧书画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