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为何欧洲战场不太用炮楼?

彼筱星758


在二战时期,欧洲和亚洲两个主要战场打的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战争,欧洲那里是钢铁洪流,而在亚洲的战争中,则是人肉洪流。欧洲战场上到处都是大口径火炮,自动武器,交战的主力是坦克,是装甲车辆,而在亚洲战场上,几乎很难看到坦克的身影。

不过在亚洲战场上也有一样很有特色的东西那就是炮楼。一个修建得当的炮楼,能够遏制好几个路口,或者控制一处战略高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能攻能守,一专多能,能够很好的解决日军后期兵源不足的劣势。

一般炮楼都修的比较坚固,能够防子弹,手榴弹也炸不坏,只有大口径的火炮才能将其击毁。然而日军的主要对手,中国军队恰恰就是最缺乏火炮的。

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总共就只有一门意大利炮,还炮弹不足,应该说日本人的炮楼这个防御能力在中国战场上,已经属于顶级配置了。由于这些炮楼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中国军队在第一后的行动,割裂了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使得我国的抗日武装如鲠在喉。

日本人这么了不起的发明为什么没有推销给他的欧洲盟友德国和意大利呢?原因很简单,这货上了欧洲战场,那就是人家重炮的活靶子!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日本人所面对的敌人是缺枪少炮的中国军队,可是在欧洲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火炮!

在亚洲战场上,大家抱着手枪,步枪,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打仗。在欧洲战场上,冲在前锋的是飞机,坦克,大炮,这些大杀器,这些东西的杀伤力都不是一个小小的炮楼所能够抵挡的。在欧洲战场上,如果建起星罗棋布的炮楼来,这不就等于在给对方的炮手免费培训吗?纯粹是在送人头啊!

日本人吃的炮楼之所以能够起到作用,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在敌后战场,日本人面对的是游击队员,他们手中的武器五花八门,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老旧破。

游击队员手中的步枪就是四世同堂,有些队员使用的武器,还是满清军队的制式装备,手榴弹在游击队员的手中绝对属于顶级的大杀器。别说游击队了,就算是八路军的正规部队,当时武器装备也落后的很,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宁愿用老婆来换重机枪。

面对这一样老旧的武器,日军的炮楼就变得坚不可摧,当然到了后期,我抗日军民的装备逐渐上来之后,炮楼就成了挨炮楼,有了炮的中国军队,打起炮楼来,那可叫一个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