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的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無數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出自於這個時代,而其中偉大的人物之一,必然是儒家的創始人,被稱為聖人的孔子了。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儒家聖人和亞聖

正如古語所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夫子目睹了百姓在戰火紛飛、狼煙四起的戰爭中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十分痛心,他認為這個世界雖然眼下十分混亂,但是還是有救的,所以他一生致力於推廣儒家的克己奉禮思想,希望人們能遵守彼此間相處的禮節,減少對慾望的追求,用仁愛之心對待彼此,這一才能給百姓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因為他的努力被百姓看在心中,所以百姓對他十分尊重,在神州大地上蓋起了孔廟來紀念他。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和夫子同一時代的老子、莊子、墨子等人都在民間神話中佔有一席之地,比如老子被神化成太上老君,莊子是南華真人,而夫子卻沒有這個待遇。這是因為夫子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而且神仙形象多出現於道家和佛家體系中,夫子作為儒家代表自然不在此行列中,因此沒有相關的神話形象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夫子的十大弟子之一,孔門十哲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子貢,卻被民間神化為財神,成為了儒商的典範,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財神共有東西南北四面八方一箇中九路財神


群徒首富儒商始祖

百姓之所以將子貢稱為西南財神,是因為他經商能力超群,據《史記·七十列傳·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

"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常相魯衛,家累千金,卒終於齊。"

再看看夫子十捆肉乾就肯收徒的描寫,就知道西南財神多有錢了,他堪稱夫子門徒中最富有的,沒有人可以和他相提並論。

事實上,道教的神話體系中,一共有東西南北中五大財神,除此之外還有四方財神,合稱東西南北四面八方一箇中的"九路財神"陣容,全方位無死角的保護著華夏兒女的財產。

但是這九大財神中,比如東路財神比干,西路財神關公,完全是靠著忠君愛國,信義無雙的偉大品格才當上財神的,但是我們的西南財神靠的則是實打實的有錢才當上財神的,他的財產之豐厚可見一斑。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現代影視劇中經常看到儒商的形象

我們的主人公也是儒商的鼻祖,"端木遺風"就是來自於他的誠信經營的風氣。現在的我們經常能在各種文學作品和影視劇中看到儒商的形象,給人的感覺都是注重個人修養,誠信經營,有較高的文化素質,注重合作,具有較強責任感的優秀商人。

其實,儒商這個詞語最早源自儒家思想,是儒學和商業的結合體,更偏向於儒學領域,就是說不管這個商人是否成功,但是他必須要具備儒家的思想和道德,這才是對儒商的最高評價。但是在子路出現後,這個評價標準發生了改變,變成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財富與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善於經商的子貢

子貢的經商策略是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做買賣,將各國的商品流通交互獲得差價,從而積聚了大量財富,他有多富呢,據《呂氏春秋·覽·先識覽》中記載: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這個故事是記載子貢贖回魯國百姓的過程,不管是顧念同胞之情還是秉持仁愛之心,贖人這種事情都需要大量的金錢做支撐,由此說明他的資產雄厚,可以輕鬆做到常人無法做到的事。

筆者認為,在子貢一邊求學一邊經商的過程中,他能做到成為商業精英卻不荒廢學業,說明了他具備普通人不具備的才能,對於一般人來說只能專注於一件事,即使盡全力經商也不見得一定有收穫,兩相對比之下,我們更能深刻體會到百姓將其神化成財神的重要原因。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子貢一番遊說牽動了將近一半國土上的國家

善於雄辯遊說五國

每個人被別人熟知都是因為他的最主要的性格,每當提到孔門十哲,人們都會想到顏回的安貧樂道、志向高潔,子路的改邪歸正、以身殉道',子路的善於經商、家財萬貫。事實上,不要因為子路有經商方面的才能就忽略了他的其他才能。子路十分善於雄辯,有政治頭腦,是出仕的不二人選。

《史記》中的《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了十幾位弟子的經歷,但是接近三分之一給了我們的主人公一個人其中關於他向夫子求教的描寫和擅長做生意的描寫只是寥寥數語就概括完畢,相反對於他在多國之間的外交過程卻大費筆墨。我們可以看到,子貢在五國之間縱橫俾闔,風采完全不輸縱橫家。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孔子十分清楚子貢的能力

曾經有一次,齊國要攻打魯國,子貢主動要求去救援魯國,於是隻身一人出發。據《史記·七十列傳·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可以看出,子路、子張、子石都希望前去解魯國之困,但是夫子不許,只有子貢請去,夫子欣然許之,我們就可以看出夫子對他的信心十足了。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這兩人要對子貢甘拜下風了

我們的主人公首先會見齊侯,用道理勸諫他,讓他產生了停戰的念頭,但是齊侯又以大軍已經出發,不願意輕易召回為由,不願輕易放棄。我們的主人公於是答應他遊說吳王出兵攻打魯,這樣齊軍就是正義之師保護魯地。

在面見吳王后,子貢訴說了來意,希望吳軍去代替心懷鬼胎的齊軍救援魯地,避免齊一家獨大,但是吳王擔心素來有仇的越國趁虛而入,於是子貢又去勸說越王和吳王共同出兵,摒棄前嫌,在他的巧舌如簧下,越王果然追隨吳王,和齊軍開戰。最後子貢又順便去晉國轉了一圈,將吳齊即將大戰的事情告訴晉王,晉王十分擔心勝者會來攻打自己,於是整頓國力,發奮圖強,以御外侮。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馬車是戰國時代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們的主人公就這樣在五國之間走了一圈,不用一兵一卒成功地讓五國之君都聽從了他的建議,這極大影響了後來的天下形勢。據據《史記·七十列傳·仲尼弟子列傳》中記載:

"子貢去而之魯。吳王果與齊人戰於艾陵,大破齊師,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黃池之上。吳晉爭彊。晉人擊之,大敗吳師。越王聞之,涉江襲吳,去城七里而軍。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於五湖。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破吳三年,東向而霸。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比起蘇秦、張儀之輩,我們的主人公似乎在縱橫之術上更有天賦。他立場多變,目的明確,但是言語上卻能被國君所喜,足夠說明他才思敏捷能言善辯,這也是他先後出任衛曹兩國相國的重要原因。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舞臺劇裡的少年子貢,他和夫子相差31歲

少年求學晚年傳道

我們的主人公比夫子小了三十一歲,屬於後期拜師的徒弟,但是他卻十分熱愛學習,在初期,晦澀難懂高深莫測的儒家思想讓他很難理解,但是他卻非常願意通過向夫子提問來解決自己的困惑,從而提高自己對儒學的理解。

在求學的過程中,我們的主人公不僅敏而好問,還十分的尊師重道。要知道,儒家的傳承學問是一方面,做人的言行舉止更為重要,正是由於夫子本身的言行舉止經得起考驗,才會有許多優秀的弟子不離不棄的跟隨他。縱觀孔門十哲,除了學術精湛外,優秀的品德也是評選的重要原因。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子貢將孔子比作日月

由於聲名遠播,魯國大夫孫武就公開在朝廷說:"子貢賢於仲尼"。魯國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孫武叔的話轉告了子貢,子貢聽後,十分謙遜有禮的否定了這種說法。據《論語·子張篇》中記載: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可以看出,我們的主人公是真心實意地尊重夫子,但是在面對夫子被詆譭時,仍然謙遜有禮,不亢不卑,以理服人,這也是他的優秀品質之一。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而到了晚年,我們的主人公更是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傳達儒家思想的工作上。因為他身家萬貫,又能言善辯,在各諸侯國的朝堂之上素有美名,每當他和諸侯以及大夫侃侃而談時,總是以夫子門徒和儒家弟子自居,開口閉口夫子理論,行事中也秉持儒家思想。

筆者認為,其實夫子也曾經想以出仕這種方式拯救黎民改變世界,但是卻苦於仕途不暢只得作罷。所以我們的主人公不論何時何地都要宣揚夫子的儒家思想和理論,雖然這些理論不為他人所喜,但是畢竟子貢的面子和名望擺在那裡,大家也得姑且聽之。

這也是對儒家思想和夫子言行的一種變相傳播,甚至作用更勝於夫子親臨,這在客觀上推銷了夫子的思想,太史公就認為,夫子的儒學成為顯學,以及他的名聲佈滿天下,實與得"執"子貢這位高足弟子有關。在我們的主人公積極的努力下,儒家思想得以登入廟堂之高,這也是後世許多帝王都以儒家思想當成執政理念的重要原因。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子貢積極陪伴孔子周遊列國


結語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皆為品德高尚的行為;再加上成為了夫子門徒中極少數在仕途上有上佳表現的弟子,我們的主人公自然脫穎而出,成為了後人推崇的對象。

實際上,正如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相對應的方面,有陰必有陽,陰陽相濟才能達到萬物平衡,所以自古以來,尊崇夫子的儒家思想之人數量眾多,但是反對他的人也不可忽視。他們普遍認為夫子的思想過於理想化,在亂世之中不具備治國能力,只有在天下太平時候才能得到重視。

但是從我們的主人公子貢身上可以看出,夫子的思想理論十分深邃,目光十分久遠,但是那是從夫子的角度來看待的;至於後來者如何應用那自然是見仁見智的。夫子的教誨和理念就放在那裡,萬古不變,如果能掌握其核心並加以應用,不管是在經商、出仕這種具體事物上,或者是做學習做人,探索宇宙這種大的概念上,都會發揚指導作用,幫助人們順利達到自己的目標。

敏而好問謙遜有禮,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儒商子貢被後世推崇的原因

子貢廬墓處

再回看我們的主人公,始終堅持以夫子的思想作為核心指導,在經商方面發掘到各地的商品成本不同,和不同需求條件下價格變動巨大這一現實後,能做到誠信經營,這就是將儒學和經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天下商人何其多也,目光敏銳者更不計其數,但是被利益引誘後商人極其容易失去了誠信的經營理念,不光使得合作伙伴厭惡,也會逐漸喪失市場,斷了財路。這就是會做生意不會做人的奸商、惡商。

而子貢之所以成為儒商的鼻祖,就是他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始終堅持潔身自好,保持了崇高的品德,才能確保自己在萬千商人中脫穎而出,財源廣進,最後被道教封為西南財神,也是為了警醒世人誠信經營。子貢的種種優秀品質,離不開聖人思想的引導和自身的貫徹,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中華文明中的優秀組成部分,作為古代名人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指導人們誠信、好學、謙遜、有禮、明辨,因此才會受到從古至今人們的熱愛,具備了以上這些優秀品質,正是他被後世推崇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史記·七十列傳·仲尼弟子列傳》

2《呂氏春秋·覽·先識覽》

3《論語·子張篇》

文章內容來自本號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