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提起失败的经历,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件关于失败的事情。那么失败给你造成了什么影响?是越挫越勇?还是从此害怕失败?在失败造成的这两种影响里,你会发现害怕失败会让你错失更多的东西。比如,当你面对更好的工作机会时,因为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害怕挑战失败,从而拒绝了这个机会;当你遇到喜欢的人时,想要鼓起勇气表明心意,因为害怕表白失败,以致于错过。

害怕失败让我们停留在舒适区,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也错过许多成长的机会。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学会面对失败。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面对失败的能力,也就是《抗压力:逆境重生法则》(以下简称《抗压力》)一书中,作者久世浩司提到的“抗压力”。

提到“抗压力”,你也许会认为,抗压力是指应对工作和生活中压力的能力,其实它包含着更多的含义。在《抗压力》一书中,作者久世浩司指出,“抗压力就是改变害怕失败、回避行动的习惯,摆脱受挫失落的情绪,朝着目标重新迈步的力量。”

看完了解释,你是不是很激动,觉得这就是你想要的能力?恨不得马上就能学会这种能力?不要着急,就让我们跟着《抗压力》书中的方法,一步一步培养抗压力吧。


《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抗压力》

要想培养抗压力,首先我们需要处理失败后的消极情绪,从情绪低落中挣脱出来;其次是锻炼面对失败的“弹性肌肉”,让自己重振旗鼓;最后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让自己获得成长。

01/处理消极情绪

请你回想最近一次失败的经历,其中让你感觉最难面对的是什么?你也许会发现,让我们觉得痛苦的是失败后的情绪。当我们得知自己做事失败时,脑子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怎么这么不仔细,都是你不好。”或者,“你看看你,别人都能做到,你怎么就失败了呢?”这些想法带来了自责、恐惧、不安、忧伤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进而会影响我们的行动。因为那些情绪让我们觉得痛苦,因此我们就会选择回避导致痛苦的行为。比如,因为沟通失败导致自己情绪失落,那么就会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避免沟通。因为不沟通,工作又会出现问题,又会导致情绪低落。这样下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消极情绪,学会接受这些消极情绪。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消极情绪,摆脱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

在《抗压力》一书中,作者久世浩司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处理消极情绪的方法,比如运动、呼吸、听音乐、写作等等。以运动为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诸如体操、游泳、慢跑或慢走等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平稳情绪。对于容易焦躁的人,可以选择快走散步。如果感到心情不好,或者愤怒的时候,可以选择离开当前的场合,外出快走散步,有助于平复激动的情绪。

《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从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跳出来以后,我们还需要观察消极情绪背后的原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消极情绪的出现,是因为思维定势。例如,我们失败后产生觉得对自己“失望”的情绪,是由于“希望落空”的思维定势所导致;觉得“自责”或“内疚”,这些情绪是由“我侵害了别人权利”的思维定势所导致。

要想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我们可以使用三个方法:即驱逐、接纳和共处。如果我们觉得某个思维定势是错误的,那我们就驱逐这个想法;如果觉得它是正确的,那就接纳;如果觉得其中有正确的部分,也有错误的部分,那就学会和它和谐共处。只要我们注意到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就可以正确审视这些思维,改变自己的想法,从而改变情绪。

总的来说,想要处理失败后的消极情绪,我们不仅可以采用运动、听音乐等方法来摆脱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还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定势。

唯有此,我们才能从失败后的情绪低落中挣脱出来,不再怨天尤人,不再一蹶不振。

《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02/重新振作


在处理了失败后的消极情绪,从情绪低落中挣脱出来后,我们需要锻炼面对失败的“弹性肌肉”,从失败中振作起来。

以往我们在失败后,虽然平复了情绪,可还是会否定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不行,不敢面对下次挑战。因此,在《抗压力》一书中,作者久世浩司给我们分享了4种方法,帮助我们锻炼从低谷向上攀登的“弹性肌肉”,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第一种方法,我们要学会科学地培养自信心。在经历失败后,我们会开始否定自己,变得不自信。因此,在失败后,我们要培养自信心,具体可以使用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要想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身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因为担心自己在会议上发言出错,所以不敢发言。那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他人是怎样发言的,然后学习他人的经验,练习发言,不断鼓励自己,产生“我能行”的感觉。

第二种方法,发挥自我优势。当我们失败后,我们总是盯着自己的弱点看,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冷静地进行分析,将关注点转移到自己的优势上。因为但凡我们能成功完成某件事,肯定是发挥自身优势的结果。因此,找到自己的优点就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有哪些优势,并将这些优势应用在工作中。


《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第三种方法,建立心灵后盾。在失败后,有没有人安慰和鼓励你呢?回想过去的经历,当我们因失败而难过时,来自朋友的鼓励,来自家人的安慰,都给了我们力量,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一味埋头于工作中的状态,分一点时间给家人或者朋友。无论是他们碰到问题,还是我们碰到问题,都可以做到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成为彼此坚强的后盾。

第四种方法,学会感恩。失败后的我们,总是会盯着失去的东西看,看不到我们还拥有的。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看待那些得失。从现在开始,将注意力从那些失去的东西,放在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上,学着珍惜,学着感恩。如果我们时常怀着感恩的心,可以帮助我们减缓失落的情绪,提高幸福度。

以上这四个锻炼“弹性肌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不再沉溺于失落的情绪,不再自我否定。当然,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看看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振作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充满信心,应对日后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03/从失败中学习

从失败中振作起来的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抗压力了,可以不畏惧日后的挑战了。但是,我们还忘了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就是: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收获成长。

虽然我们从失败的情绪里挣脱出来,也重新振作起来,但并不代表,这次失败的事情就完结了。我们要总结这次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从失败的痛苦中汲取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再重蹈覆辙,让自己不断成长。

比如,因为某次发邮件时出现了数据错误,被上司批评后,我们再次遇到发邮件的情况时,就很抵触,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开始自我否定。当我们使用前面提到的两个步骤,从失败的阴影中站起来时,就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数据错误?是当时没有进行核查,还是数据的源头出了问题?只有知道问题出现的原因,我们才能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错误。

《抗压力》:3个步骤,帮你培养抗压力,不再惧怕失败

因此,我们要学会重新看待失败。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面对失败的态度。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从失败中学习?我们要看到失败背后的意义,它是在告诉我们,在某些方面,我们存在着不足,我们还有可以成长和进步的空间。这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抗压力》书中分享的这些应对失败的方法,你是不是知道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如何面对失败?答案就是,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重新振作起来,从失败中学习,一步一步培养抗压力。唯有此,我们才能不再惧怕失败,勇敢面对日后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