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祕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導語:

在埃及, 活人和死人玩著 "裝扮" 的遊戲。

1798年,法國的拿破崙將軍來到埃及,當時他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偷襲印度,讓英國人大驚失色趕快求和。 拿破崙的軍隊聞名遐邇,然而卻在尼羅河河谷的戰役中收效甚微。這場埃及遠征浪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就連性情溫順的驢子和駱駝都要遭受大量不必要的折磨。這位年輕的來自科西嘉的冒險者可能並沒有意識到他所做的事情的意義,但他讓歐洲人再一次看到了被遺忘在歌珊地2000年的寶藏。拿破崙的一個同伴發現了著名的羅塞塔石碑,後來,上面的文字被法國曆史學家和語言學家商博良破譯了,使我們擁有了一把打開埃及語言大門的鑰匙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古埃及

一,金字塔的藝術

埃及的藝術可謂匠心獨運、精美絕倫,而且全世界都能夠欣賞。 公元前1500年,希羅多德參觀尼羅河河谷,面對當時已經很古老的金字塔,百思不得其解,感慨道:這是為什麼?"儘管我們現在和希羅多德當時一樣困惑,但我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原因。 當然,金字塔和藝術的關係不大,甚至沒有劃分到建築學科分支下。金字塔涉及的是純粹的工程問題。它不是為了美而建造的,而是帶有很強的功利目的,金字塔的作用和現代銀行的保險櫃極其相似,唯一的不同是金字塔不是為了保存金銀財寶,而是為了保存更加寶貴的逝去統治者的遺體。 為什麼金字塔要建得如此巨大,其確切原因無從知曉。也許在展示力量和財富的背後是一顆渴望與鄰居攀比的心,也正是這種渴望之情帶來如此大量的藝術作品。 有些歷史學家稱金字塔是長期貧困和失業的產物,國王建造金字塔是為了讓國民有事可做,可以領到工錢。然而不管是美國經濟學家託斯丹·凡勃倫提出的"

炫耀性消費",還是5000年前為解決失業問題的公共事業振興項目,結論都是金字塔與藝術沒關係,除非說所有精心建造的建築物都屬於罕見藝術。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金字塔


雖然金字塔是埃及文物中最廣為人知的,但相對來說並不重要。在統治者們的組織下,各個民族像螞蟻小兵一樣,純粹地服從,在世界各地給人類留下了很多和金字塔一樣沒有太大用處的建築。但其他民族,不論是建造巨石陣的凱爾特人,還是在繪畫和圖形藝術上作出貢獻的希臘人,都無法和埃及人相媲美。 埃及卓越成績的一個主要原因很可能源自對傳統的尊重。埃及人天生尊重傳統,而我們天生鄙視傳統。99%的埃及人都在和季節打交道,季節是世界上最傳統的東西。為了遵循季節規律,埃及人深入研究了天空,星星運行軌跡和季節相互呼應,因此有了規律和傳統可循。所以埃及人在藝術中接受"傳統",因為傳統和日常生活緊密相關——自始至終是一種自我生存方式。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巨石陣

二,古埃及永恆的"國王"

而埃及的雕塑家和畫師要幸運得多。有人命令他們給國王制作雕塑,他們當然非常注意國王的面部特徵——眉毛形狀,下頜或鼻子輪廓。但對於他們和顧客來說,這些固然重要,卻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這個雕塑要讓人一眼認出"這一定是國王",並且在雕塑上認出統治者的特徵——遠離塵世煩擾,雖活在世上卻有仙風神韻,不同於芸芸眾生。因此不論哪個歷史時期的埃及藝術品都沒有面部表情,比如悲傷、憤怒、喜悅、驚訝、讚許或失望。他們永遠是目視前方。要說瞠目而視不太恰當,但確實是目不轉睛地注視著什麼,而這個東西是凡夫俗子無法看到的。 要想知道我說的意思,只需對比一下建造金字塔時期的法老鵰塑和現代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或羅丹的作品。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法老鵰塑

就後者的作品而言,即使英雄與神也都有著和宮殿或教堂外面祈求救濟的乞丐一樣的激情和感情。 對於現代人來說,正是這種"人的魅力"才讓這些雕塑在過去400年裡都惹人喜歡。但埃及人堅決反對這種做法。實際上,我懷疑他們能否理解這是什麼意思。自然中充滿不平等,他們不期望高於自然。神就是神,國王就是國王。事物就是事物,自有自然的安排,不過要是能被人利用起來那就更好了。 實際上,在世界任何地方,藝術總是和"當時當地"緊密聯繫,埃及也不例外。

埃及的國王就是他們管轄範圍內藝術的資助者。他們當然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的神廟和王宮會變成戶外博物館裡的文物,自己還會被當作展品,向來自地中海的遊客展示。博物館裡還寫有指示牌: "進入國家博物館左翼展廳的第七個房間的第二個展櫃,你可以看到489-A號木乃伊。" 之後的中世紀羅馬人,以及實際上幾乎所有尚未意識到藝術和日常生活的差別的民族,都隨心所欲地建設和摧毀、重建和改建他們的神廟和宮殿,完全不顧及子孫後代。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木乃伊

三,不符常理的藝術傳統

埃及的藝術與日本和其他所有東方民族的藝術一樣不懂得透視學的含義。而透視學在我們的藝術領域裡扮演了重要角色。沒有人生來就懂得透視學。所以,孩子開始畫畫的時候,都會畫成"平面"的圖畫,不會考慮三維效果。而且所有藝術最初都是二維的——如果顯示出三維透視效果,那只是巧合而非故意為之。現在埃及的藝術變成一種"傳統",而且特定的牧師或統治者群體把這種傳統重新演繹為固定的條規,以致人們在表達上幾乎完全遵守這些規定。如果沒有牧師或世俗的統治者強行要求人們遵守這些條條框框,埃及人會創造出不同的藝術嗎?我認為會,因為他們非常善於觀察。早期的

埃及木雕在乾燥炎熱的氣候下可以保存,這些木雕顯示出埃及人做肖像的天賦。王室陵墓裡隨葬的木俑就是這些雕塑家卓爾不群的明證。 在雕刻領域,表現形式枯燥僵硬很大程度上是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許多研究埃及藝術的人都會抱怨這種表現形式。然而尼羅河河谷的雕塑家不得已必須在花崗岩或玄武岩上進行雕刻。他們沒有大理石,如果雕刻方法正確,大理石能夠展現出活靈活現的效果。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埃及木雕

埃及人是有史以來唯一一個試圖愚弄死亡的民族,他們從始至終假裝沒有死亡這回事。 幾千年以後,基督教藝術竭盡全力試圖描繪死後的極樂世界——在那個世界裡虔誠的信徒會在快樂裡永生,遠離塵世間痛苦的深淵。通過以基督教的角度重建埃及人的生死哲學,過去的歷史學家得出一個結論:埃及人和基督徒一樣也鄙視當世,於是把整個國家變成了巨大的停屍房,一座又一座金字塔和墳墓裡面裝著精緻的珠寶箱和石棺,裡面的地窖、墓室以及其他所有的具體表現形式都體現了埃及人對死亡的秘密崇拜。最終,埃及人被認為是一個陰暗的民族,悶悶不樂地度過一生,與後來虔誠的基督徒一樣,緩緩爬向深不可測的神廟和墳墓深處,在那裡研讀最著名的死亡之書——關於地下世界的學習手冊。 但這種觀點與埃及人的所思所想恰恰相反。埃及人過著非常單調的生活。他們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極其相似,第一年和第二年非常相像,上1000年也和下1000年差不多。但單調並不代表不快樂,也不意味著他們會對刻板的生活反感。相反,雖然我們認為他們的生活枯燥無比,沒有靈感來源,但在埃及人看來,這要比奮鬥一生只為死後進入極樂世界快樂得多、令人滿意得多。與愛斯基摩人相似,埃及人可能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但他們比現代人快樂太多,埃及人頭腦簡單,認為只要看不到就可以無視死亡,這就是最初的對死亡的崇拜。其實是一種"

對生的崇拜" ——悲哀的自欺欺人,試圖對這種人人難逃的命運避而不談。只要用這種想法檢驗我們在埃及古墓裡發現的事物,你就明白我所說的了。基督教中世紀的墳墓恐怖至極。上面遍佈骷髏、交叉骨頭、地獄罪惡人的圖案。與基督徒命運相關的一切事似乎都在強調憤怒和絕望,他們對快樂從來隻字不提。而埃及墳墓裡的美麗物件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陪葬的東西有珠寶、香水、昂貴的服飾,陪葬大軍還包括女僕、麵點師、樂師、秘書、衛兵和船伕。要知道他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他們的國王、父親、丈夫、叔父或者妻子——儘管已經離開了今世——還繼續存在著,享受著生前享受的一切。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埃及古墓

四,神廟裡的浮雕藝術

有時圖畫信息會通過繪畫方式傳遞,而在當時,更多的時候是將圖案和文字刻在牆壁和石頭上。我們把這種石頭工藝叫作"浮雕"。大多數的情況下,埃及人不會把畫面從牆體或者石頭上凸出來。他們只是勾勒形體外框,因為可以省下力氣,不用再去製作模型。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辦法獲得這些技藝,所以也就不再做區分,而是把所有的雕刻都叫作浮雕。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浮雕

神廟是一些神在世上的居所,通常是宏偉壯觀建築最裡邊的一個非常樸素簡陋的小廳。在埃及,營造神秘的本事是與生俱來的。在希臘,神龕就是一切,外廳不算什麼。實際上,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外廳,禮拜都是在戶外進行。但在埃及,這裡喜歡大規模行動,入口處的廳堂作用最大,因此也一直受藝術家青睞。 起初,在金屬引進到尼羅河河谷之前,這些入口處的廳堂和神廟都是木製的。引進金屬之後,神廟常常是用附近山上的石頭來修建。但隨著平原上大城市,如孟菲斯城和底比斯城不斷髮展,複製過去的木神廟成了習慣,只不過這次所有都是石制的。恰恰是這些石牆和石柱給畫家和雕塑家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 以卡納克神廟為例,它長338英尺、寬170英尺、高79英尺,包含134根柱子。神廟靠屋簷底下的窗戶採光,但除了窗戶,整面牆壁都可用於繪畫和浮雕。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卡納克神廟

五,奇怪的繪畫

埃及畫師不懂得透視法,完全依賴於水粉。水粉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複雜形式的水粉畫包括不同顏色的水粉和溶於水的黏稠膠狀材料,可以附著在灰泥或者白堊巖上。繪畫時,牆面必須是乾的。 埃及使用的顏色起初只有兩種,黑色和紅色。因為埃及人是奇妙的繪畫和書寫墨水的發明者。不過,是因為他們掌握了象形文字或繪畫技巧才發明了墨水,還是因為發明了墨水之後學會繪畫,就沒有定論了。 除了黑色和紅色,埃及人之後使用了黃色、綠色、藍色和一種更接近赭色或深橘色的紅色,而不是接近硃砂或胭脂色。 埃及繪畫在其第十二至第十九個王朝之間發展到頂峰,即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300年的拉美西斯時代。埃及藝術家於是有了700年的時間錘鍊技術。在我們看來,埃及的藝術有些奇怪。這種藝術完全匿名且無始無終,只有上帝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但一直以各種形式存在,像大海不怕風暴和潮汐一樣,歷經外國入侵和自然災難之後依然存活了下來,

存在於建築、雕刻、繪畫、音樂和複雜的裝飾之中。材質從木到銅再到鐵,從泥土到玻璃,從棉花到亞麻。好像生活除了生活本身,就沒有其他目的---一切都安靜、耐心、安穩地生活,不貪圖大回報,也不畏懼大災難。

探索古埃及文明,揭開千年前的神秘面紗,一起走進埃及的藝術

埃及水粉畫

結語

現代藝術表達的是某種個人特點,埃及的神廟則是集體特點的表達。摩西看到埃及藝術的時候,埃及藝術已經很老了;愷撒大帝看到它時,它則更老;拿破崙在高調演講中引用它時,埃及藝術已經老得不能再老了。 然而,如果你親自去研究一下埃及藝術(希望你有一天會去做),你會發現許多小木頭人和安靜的石頭衛兵以及許多繪畫看起來都充滿活力,彷彿就是前天才做出來的。 我說不出來為什麼,也沒有什麼可以解釋。也許這樣最好。至少在藝術的世界裡,過多地依靠邏輯推理是很危險的,因為邏輯推理本身不能給我們任何啟示,明智的選擇就是接受並且感恩。 我認為,博物館門上的題字最好莫過於"接受事實,謙卑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