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的福利,中國近代的戰敗從這裡開始


蠶的福利,中國近代的戰敗從這裡開始


繅絲技術的不同

絲綢是中國的發明,織絲綢需要用到蠶絲,蠶絲也叫生絲,生絲可是一盤非常巨大的生意,在中國曆代的進出口貿易中一直佔有非常大的份額。直到清朝康乾盛世時期,生絲和絲綢的出口量仍然是世界第一,但到清末以後,日本的生絲質量和出口量超過中國,當時的人對中日的生絲質量有一個評判;

"華絲在質量上既有極佳的,也有極差的,這似乎已經持續了一個長遠的時期,日本的生絲質量極為勻稱,但據說最佳的華絲勝過最佳的日絲"。

日本的生絲為什麼能夠賣遍全世界? 因為日本生絲的質量比中國的更好,日本生絲更細,勻稱,斷頭少,是日本的蠶絲技術比中國好嗎? 其實技術相差無幾,日本和中國清朝的繅絲技術上有差異,但最大的不同是,中國人不殺蠶蛹,日本人殺蠶蛹。

從蠶繭中抽出蠶絲的工藝叫繅絲,中國傳統的繅絲技術,把蠶蛹浸泡在熱水中,抽取蠶絲繞到絲筒上,這時日本從西方引進的繅絲技術是將蠶直接放在烘箱中,將蠶殺死再進行繅絲,做法不同結果也不同,中國生絲粗細不勻,最弱的地方是絲線的斷頭多,甚至有些外國的絲綢廠需要進行再次加工,日本式的做法就不存在這些問題,蠶絲質量更高。


蠶的福利,中國近代的戰敗從這裡開始

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人不殺死蠶蛹呢?

中國人遵從儒家和佛教薰陶所養成的道德觀,重視生命,在繅絲的過程中儘量不殺死蠶蛹,不殺死蠶蛹但不但是增加了生絲的成本,其次生產出的產品質量也不好。

中國擁有幾千年的繅絲技術,是中國人不懂嗎? 不是不懂,不是做不到,而是在心裡認為這樣做殘忍,這樣掙得錢是"不義之財"。

古代日本也是個佛教國家,明治維新以後,民眾的觀念日益開放,沒有像中國人那樣把蠶的生命看得很重要,日本人學習西方技術使用烘箱殺死蠶蛹在繅絲,得到了更好質量的細蠶絲。養蠶是個很費人的活,養蠶人幾乎要每天都要守在蠶的身邊,而中國的南方養蠶最忙的季節也是水稻最忙的季節,只能一邊插秧一邊養蠶,日本人和中國的情況有些類似,但日本人的做法是使用藥物就可以讓蠶的養殖時間和水稻的種植時間錯開。但在當時的中國,人們沒有這樣做的原因是,這種人為打亂動物生活節奏的方法不道德,放在現代說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動物福利",最終中國絲綢日薄西山,文化決定著發展道路,中國道德觀影響了蠶絲的發展。

中日之間蠶絲的出口對比

1850年即清朝道光三十年,歐洲發生了家蠶孢子蟲病,中國抓住了這個機遇,1870年--1874年,中國生絲出口是3784噸,從1887年開始,蠶絲在此超過茶葉成為清朝最主要的出口產品。

日本明治維新後一直到二戰前,都是農業品出口國。直到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日本才開始進入生絲生產,這個時期日本的生絲出口量相當於中國的七分之一。到1910年,日本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生絲出口國,總產量達到12460噸,出口總量9842噸,佔世界出口總量的75%,是清朝出口量的六倍,成為日本最為關鍵的出口商品,換取了大量外匯和黃金。

有些小技術初出現時並不很出色,但最後的結果卻影響深遠,從某一種角度看,蠶改變了中國和日本的國家命運。

蠶的福利,中國近代的戰敗從這裡開始


後果完全不同

我們不要小看繅絲,近代的中國戰敗其實是從這裡開始的。蠶絲的出口為日本帶來了大量外匯和黃金,日本四大財閥都是依靠蠶絲出口的利潤來支撐其它工業,日本以此購買技術設備,提升了生產力。


蠶的福利,中國近代的戰敗從這裡開始

1903年,日俄大戰前,當時日本為了打敗俄國,幾乎傾家蕩產,沿門托缽,四下借錢。日本更加迫切地需要增加出口,換取外匯,購買軍火,日本的產品輸出主要是生絲,以生絲償還外債,並且用紡織品的利潤輸入重工業機械和軍火工業的發展,在生絲出口的基礎上,日本才逐漸發展成了工業化國家。

日本電影《啊,野麥嶺!》所表現的就是這一段時刻,1905年,日俄大戰,聯合艦隊全殲波羅的海艦隊。老闆拿著報紙衝進車間,對女工們喊道,"你們抽的絲買的軍艦打敗了老毛子"。

蠶的福利,中國近代的戰敗從這裡開始


歷史上,我們屢屢為道德觀的問題困擾,甚至今天也是如此。究其根源,歷史形成的道德觀和現實發展不相容,甚至偏差嚴重。但我們需要客觀的看問題,我們自豪的稱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之所以成為"中國",因為我們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有自己覺得更優秀的道德標準。但到底是保衛自己的道德觀重要,還是保衛自己重要,有時候我們自己也給不出一個絕對的答案,可問題是像繅絲這樣的故事,我們在今後再遇到時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