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擺地攤5萬賣漢代“金縷玉衣”, 稱轉手可賺數億元


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殮服,大致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誌》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 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金鏤玉衣的價值據保守估計,在24億人民幣。


男子擺地攤5萬賣漢代“金縷玉衣”, 稱轉手可賺數億元


國家博物館展出的正品“金鏤玉衣”

近日,有網友在一古玩城閒逛,居然發現有人在地攤上出售“金鏤玉衣”,讓地攤行業再上一個新高度。男子稱:這是自家祖上傳下來的寶貝,因手頭緊迫便宜出手,最低售價5萬元。你買去,三五千萬甚至幾個億都能出手。


男子擺地攤5萬賣漢代“金縷玉衣”, 稱轉手可賺數億元


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躺在地上的“金縷玉衣”有點像美國電影中的“鋼鐵俠”,造型還真像那麼一回事。


男子擺地攤5萬賣漢代“金縷玉衣”, 稱轉手可賺數億元


但其實,我國目前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玉衣墓只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獅子山楚王陵金縷玉衣,該玉衣的玉片竟達到4000多片。且玉片非常小,有些還不到1平方釐米,最大的也不超過10平方釐米,是目前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玉質最好、工藝最精的玉衣。

男子擺地攤5萬賣漢代“金縷玉衣”, 稱轉手可賺數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