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影響報告指出,今年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損失慘重。

部分來源其他作者 | 如有問題隨時聯繫,會及時刪除。

相比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九成以上;

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01

前言


記者調研發現,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多地餐飲企業陸續開業,但市場仍呈萎縮狀態,行業復甦尚需較長時間,部分餐飲企業面臨入不敷出的難題。生死大考面前,餐飲業除積極自救外,仍需“有形之手”予以更多扶持。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一季度90個自然日中,假定滿額生產時間為70天,且維持正常6%的增速,剩餘20天工作效率為80%,則今年1季度的GDP正好與去年持平,按照目前的復工進展推斷,一季度經濟增速不排除為負的情況。

通過跟蹤市場及各省的復工指數,如果疫情防控情況不達預期,復工緩慢,在一季度GDP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下,即使在二、三季度經濟環比增長百分之十幾,全年增速保5%恐會有挑戰。


1、GDP增速下降跟餐廳有什麼關係?


2019年,我國的GDP增長下降到6.1%,餐飲行業基本進入了痛苦期,商超餐飲裡80%的品牌基本不賺錢,剩餘的20%品牌賺大錢的也不多。

如果2020年的GDP增速跌破5%,餐飲行業基本是進入“地獄”模式,因為消費會更加疲軟。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02

消費反彈會持續多久?


很多餐廳都在期待疫情結束後的消費反彈,但對餐飲來說,客人再報復性消費,也不可能把上半年沒吃的菜全部吃回來,上半年的營業額缺口是基本補不上的。一般來說,一個過去正常盈利的餐飲品牌,1-3個月空場沒生意,全年利潤基本報銷,如果是本來就生存艱難的餐飲品牌,很難活下來,何況下半年還有3個月左右的傳統淡季。

最近的疫情讓很多年輕人明白了,手裡有錢比當月光族更重要,年輕人群的消費力在下半年有可能比同期減弱。


1、報復性反彈跟餐廳有多大關係?

2003年的非典消費報復性反彈,是建立在GDP快速增速的通道上,2003年GDP增速10%,2004年GDP增速10.1%,2005年GDP增速11.4%,經濟活力想停下來都難。

但我們現在處於經濟下降通道,受上半年停工影響,下半年消費有可能疲軟,千萬不要對反彈盲目樂觀,但也不要完全失去信心。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03

餐飲供應鏈有漲價風險


上半年不少養殖場斷糧、斷運,特別是疫區的肉蛋運不出來,疫區外的藥品、飼料運不進去。疫情對供應鏈端的企業同樣有沉重打擊,如果他們的資金鍊出現問題,就會供應端緊張,原材料價格就會上漲。

豬價上漲已給19年下半年的餐飲企業帶來極大的挑戰,如果其他肉蛋價格再出現上漲,將對餐廳利潤又是進一步的擠壓。


對策:

能力強的品牌保糧搶地盤,

能力弱的品牌下場休息 (少賠=賺了)


能力強的品牌趁機可以搶佔好商鋪,但前提是手裡還有餘糧,儘量優化鋪位位置,雞肋位置的店鋪可以放棄,把有限的彈藥用在位置好的店鋪上。

能力弱的品牌先止損保錢,2019年都活不好、虧損或不賺錢的話,2020年會更難。店鋪快到期、裝修壽命所剩無幾的,建議把錢收好,來年再戰。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在下降通道,不是每個品牌都能活下來,我們要對自己的實力要有清醒的認知。

活下來≠硬撐,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時候練練內功,有時候在場下會讓自己更清醒。


隨著眼下國內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復工的餐廳也越來越多。

餐飲老闆們都盼著三月、四月餐飲能迎來報復性增長,準備大幹一場,彌補一、二月份的鉅額虧損。


餐飲企業一方面想盡快全面營業以求最大可能性地減少損失;一方面又忌憚消費信心不足導致上座率不足,從而堂食收益一時難以抵消支出。

這是當前大多數餐飲企業的一個真心想法。現實給了一記當頭悶棍,復工成本上升,客流量少,營業額上不來。


04

上座率是個考驗智慧的問題


近期,餐飲O2O君走訪摸底廣深兩地餐飲業的復工復業情況,截至目前,廣州的餐飲企業已經基本恢復堂食。

炳勝、九毛九、客語、點都德、大龍燚、白馬良倉、大鴿飯、老湘村、湘鄰呷哺、撚手食堂、以飯湘許、至尊比薩、深夜食堂等都已經提供堂食服務。


但多家餐飲企業表示,消費者信心不足加上防控限流要求,餐企的堂食上座率都不高,只有2-5成。

從廣州市防控要求,除了對顧客測體溫外,還要求顧客戴口罩,坐下飲食最後一刻才脫口罩,飲食完成後立即戴口罩。


要求甚至細化到不同餐桌之間的距離,例如餐桌之間距離不小於1米。同排顧客隔位相坐,對面錯位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少於1米,上座率只能最多安排不得超過50%。

廣州老字號粵菜品牌點都德共48家店,總經理沈志輝透露,受疫情影響關掉了5家門店,新店拓展計劃亦推遲。


同樣的還有撚手食堂,主打老廣州家常菜,大眾化定位在廣州深受好評,創始人陳大口說,從大年初四開市以來,之前佔多數的家庭客少了,只能以周邊年輕單身群體為主。

目前,撚手食堂在廣州有3家店,本打算今年繼續開店,年前訂了一個鋪位年後進場裝修的,但現在有些猶豫是否開店了。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50多家店的客家菜客語創始人許可鵬介紹,年前開發了幾道半成品菜,正好在疫期發揮了作用,特別是原只古法手撕鹽焗雞,賣成了爆品,門店在100只以上。

憑藉半成品菜和上線外賣的自救法,客語目前業績恢復到5成。廣州湘菜品牌代表遇見湘、洞庭土菜館、湘鄰呷鋪、漁痴魚醉,創始人均表示根據門店選址不同,恢復情形也不同,街鋪店5-6成普通好於2-4成的商場店。


大龍燚線上運營總監鄭伯奇,火鍋顧客對到店堂食的屬性需求較大,為了避免集餐帶來的交叉感染,餐廳規定撤除了大桌,全部安排4人以下的小桌,超過4人就需分桌去坐。

從實際效果看,大龍燚堂食顧客多以2人一桌為主。但這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限流”,對餐廳的經營壓力自然也在上升。


從大部分商家來看,“堂食雖然開了,但上座率是個大問題。一方面,消費者對堂食還是有所顧慮,一方面餐飲企業對顧客集聚也有所顧慮。疫情當前,必須有所選擇。”

大家樂廣深許多門店一直處於營業狀態,因為納入了保障民生體系,所以人氣和業績均恢復得不錯。

至尊比薩大多數門店開在社區,以外賣小店為主,本次疫情影響沒那麼大,全國已經開了近200家店,今年還會繼續開店。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而白馬良倉的新零售模式,把五星大廚的私房菜用標準化工藝做成了預製菜,在門店或線上銷售,回家熱水泡10分鐘開袋即吃。

本來還想著“回家吃飯”的理念如何教育市場,結果疫期加速模式落地,銷售還算可觀。

深圳餐飲恢復情況更不容樂觀,上週,我們也對深圳購物中心餐飲進行了掃描,詳見: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由於上班白領群體多,購物中心普遍人氣慘淡。餐飲停業虧本,開業更虧!進入黎明前的黑暗!其實,餐飲人“流血”開堂食,一是為了留住員工,二是為了證明我還活著!


05

堂食收益遠不及支出


大鴿飯在廣州餐飲行業浸淫13年,一年賣出乳鴿350萬隻,卻也曾因甲型流感病毒一度面臨關店。如今,“新冠肺炎”病毒再次成為大鴿飯的“難關”。

疫情發生後,常年春節不打烊的大鴿飯也只能臨時關閉了堂食服務,原本打算春節上班的員工因此只能“滯留”宿舍。


董事長助理鍾活亮說,“疫情期間,大鴿飯800餘名一線員工每月僅開1860元的基本工資,加上房租水電,成本壓力一下子就來了。”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在堂食政策未“解禁”前,大鴿飯廣深11家餐廳的營業額迅速降低,月開支將近400多萬元,全憑外賣業務在撐著。

據鍾活亮反映,儘管外賣訂單相比往日有了數倍提升,但對大鴿飯整體營業額無異於“杯水車薪”。


“我們正餐類有項二八定律,80%的營業收入來自於堂食,外賣雖有提升,但對大盤子而言頂多是緩解一下租金壓力。”

恢復堂食或許才是餐飲企業脫困之法。但事實上,當前疫情之下,相比外賣而言,堂食一定是虧。甚至有餐企直言,“堂食收益遠不及支出,虧得更多”。


鍾活亮算了一筆賬,原來我做外賣只需10人上班,堂食則需要30人上班。一旦改為堂食,無論客流量,我都需要為額外多出來的員工支付全額工資。

廣州10家店每家多出20人上班就等於多出了200人,在1680元基礎上增加2000-3000元,每位員工的開銷就增加三倍。


“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反觀堂食收益,第一天的流水僅1.7萬元。”相比2019年一季度,他預估大鴿飯11家店今年一季度營業額收入將減少5700萬元左右

目前,大鴿飯董事長黃小華稱堂食+外賣恢復到2-4成,主要是因為精準定位家庭客,家庭客在家做飯的比例非常高,特別疫情更加固了在家做飯的習慣,故恢復相比其它品牌要慢。


而粵菜標杆品牌炳勝定位商務宴請,據總經理曹嗣全介紹春節是炳勝的銷售旺季,本來想打個漂亮開春仗,食材、人員都做了充分準備。


疫情突然而至,營收損失在億元以上,目前堂食僅恢復到2成,肯定抵消不了成本,只能採取業績反向定崗定人的策略,部分檔口部門上班,以降低成本減少損失。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一、從目前的恢復情形來看,看到3個現象:


1、有品牌有口碑的恢復得比夫妻檔作坊式好。

連鎖品牌店有口碑有信任基本上能恢復到4-6成,而作坊式小店開了也沒什麼人,普遍也沒開門。


2、街鋪店普遍比商場店恢復好。

街鋪離顧客更近,到店可以進包房或直接打包回家吃,而購物中心離家遠,首先要交通工具,到了購物中心免不了與人接觸。

3、剛需餐飲比高端餐飲恢復好。經過2個月閉門大家都沒多少收入,口袋癟了,自然減少高端消費,轉而吃快餐或在家用餐。


二、木屋燒烤接連打了兩場仗


隋政軍面對嚴峻的形勢,他和整個木屋燒烤的員工打了兩場賬:一場叫做經營仗,即在危難關頭活下去;另一場叫做企業文化仗,大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在這場“餐飲救贖戰”中,木屋燒烤的員工們自行發起的“開源節流法”就用自渡的方式給了隋政軍全新的思路。


先是將堂食改良成便於外帶的形式,不同於一些餐飲連鎖輕資產模式,木屋的供應鏈是自己做的,足夠量的庫存讓木屋有了堅持下去額勇氣和底氣。

繼而是全國5000個員工自發註冊抖音賬號,想方設法將線下業務搬運到“線上”來。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按照以往外賣只佔木屋燒烤營業額5%的模式來核算,木屋燒烤定然無法打贏這場仗。

但之前線上模式不斷被挖掘,外賣能量不斷被提升,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外賣營業額就提升至木屋燒烤總營業額的50%。


北京有幾家店鋪,甚至僅用了10天時間,就讓日營業額從1000元拉到了17000元,漲了17倍。目前,木屋燒烤的同店同比已經恢復到去年的70%,而隋政軍的328戰略目標則是到3月28日,恢復原來的101%。“我們一直比較努力,小夥伴們比較拼。”他所講的自救方法就是全員營銷全員參與全員創新。

“其實也沒什麼秘訣,我們做的事兒別人也都在做,全員參與,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大家一起努力,‘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這是我一直的觀點。


就是想辦法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我們有四五千員工,每個人想辦法幹成一單就是接近5000單。”

”原本預計3月底應該差不多恢復的,但現在國外疫情的發展超出大家預料。”


報復性增長,原本認為會有的,從現在來看,很大程度上應該不會有了。而且真正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大概率要到幾年之後了。


隋政軍對於疫情對餐飲企業的影響比較悲觀,他指出:“這一次疫情時間比較長,而且國外最近有加重趨勢,原本預計的報復性釋放將變成緩慢釋放、一波一波來。”


今年短期內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隋政軍分析指出,有兩個重要原因:

1、一是大家的習慣,之前大家幾乎已經養成了不在家吃飯的習慣,疫情又培養和訓練了大家各種做飯愛好和習慣;

2、第二是基於經濟的考慮,大部分人的錢包比之前癟了,一些企業的團建、招待等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本質上就是一場洗牌,一次慘烈的洗牌。”隋政軍認為。

“這次疫情其實‘兩頭的還好辦,中間的最難受’,規模大的容易引起關注,小店損失也小,而且大不了關掉。”隋政軍認為。

2020年,餐飲是休息止損,還是開業繼續?木屋燒烤、大鴿飯這樣做

06

總結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近期開展的調研,疫情期間餐飲企業營業額整體同比下降超九成,流動資金能夠撐到3個月以上的餐企寥寥無幾,僅佔比9%;現金流能夠支撐1~2個月的餐企佔比31%,27%的餐企表示已經無法繼續支撐。

隋政軍預計,“真正的倒閉潮應該在3月底,大多數企業是負債經營的,不過現在還沒到大家把子彈拼完的時候。大概就是到4月份的時候,疫情影響已經3個月。不管如何,今年的餐飲只能是謹慎樂觀,悲觀行事,但一定要積極面對,活下去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