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3月28日一大早,工人們就來到武城縣魯權屯鎮宋王莊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對長勢旺盛的金銀花進行除草、修枝。而這片佔地26畝的金銀花種植基地,一年前,還是鹽鹼程度高、雜草叢生的撂荒地。在當時,面對滿地的蘆草,村兩委班子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武城縣魯權屯鎮宋王莊村村委會主任徐永斌告訴記者,這片地原來的小麥,在很小的時候上面一層浮土,長得草很高,根本找不出糧食來,老百姓幾乎沒有收益,地也不想種了。現在村裡種地的都是60-70歲老人,年輕人對土地都沒有什麼概念,村裡所有的土地都要流失。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武城縣魯權屯鎮宋王莊村現有土地900畝,存在重工輕農、地多人少和傳統種植附加值低等一個個實際問題。為解決“地沒人種”的難題,村兩委決定成立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把“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來,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激活土地資源。想法是好的,可實行起來卻沒有那麼簡單。

成立合作社後,靠傳統農作物收益很低,如果說農戶他自己種地,沒有成本結算到裡面,但是在合作社裡,成本就會高出許多,幾乎不掙錢的,最多一畝地賺200塊錢,徐永斌說道。

“種什麼”才能有出路?就在村兩委為這個問題愁眉不展時,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宋王莊村,並結合村裡土地實際情況,帶來了金銀花種植項目、資金與技術支持。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省派武城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正科級幹部張呈輝說:“我們服務隊經過多方考察,發現金銀花有耐鹽鹼、耐乾旱、耐貧瘠等特點,決定為魯權屯鎮引進金銀花種植,並聯系省金銀花行業協會專家定期進行業務指導”。

經過一年多的種植,金銀花長勢良好,今年五月份合作社將迎來第一個大豐收。

“這一畝地大概收入約在3000塊錢左右,比起那時候200塊錢翻了十幾倍,我們村集體受益今年預計能翻十倍左右,從那個時候的三千至五千翻到現在的三萬至五萬”,徐永斌高興地說。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2019年,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為武城縣魯權屯鎮的張官屯村、任珩村、石莊村、郭莊村、宋王莊等5個村解決了“種什麼”“怎麼種”的難題。同樣是金銀花種植試點的郭莊村,正是看中了良好的市場前景,今年計劃再擴種100畝。

郭莊村黨支部書記郭九傑說:“我們村以前種糧食作物收益也就43000塊錢左右,通過去年種植金銀花,我們村集體增收能達到20萬左右”。

我們服務隊安排省專項資金為5個聯繫村安排1000萬元,爭取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資金300萬元,省派武城縣鄉村振興服務隊隊員省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正科級幹部張呈輝介紹道。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在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幫扶下,武城縣通過金銀花種植,探索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可持續的“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產業合作社+社會組織”“武城模式”。

張呈輝告訴記者,這種模式的土地股份合作社解決了土地規模化經營的問題。專業合作社解決了行業的標準、統一經營、技術、規範的問題。社會組織解決了對外聯繫的問題,市場、深加工的問題。

截至目前,武城縣魯權屯鎮5個村已種植金銀花200餘畝,今年計劃擴種至500畝,預計為5個村帶來40萬元村級集體收入。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魯權屯鎮黨委副書記顧延豐說:“咱這種模式,有效地提高土地的收益率,魯權屯鎮工業用地比較多,工業用地佔地補償老百姓有一定收益,但是農業方面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益,通過咱這個這種模式在農業不減收的情況下增加其他方面的收入”。

創新“武城模式” 推進鄉村振興 打造齊魯樣板

產業興,百業興。武城縣在培育新型產業合作路徑上,提高土地資源配置效率,抓牢產業振興這個關鍵,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來源 武城融媒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