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明斯克合圍戰是二戰東線戰場第一個大規模的合圍戰,作戰雙方分別是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和蘇軍西方面軍,整個戰役主要由運動戰構成,少數的陣地戰對於整個戰役進程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決定勝負的不再是步兵,而是裝甲部隊。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轄有2支強大的裝甲集群,而蘇軍西方面軍則轄有6個機械化軍,從編制上來說,一個滿編蘇軍機械化軍的坦克數量比一個德軍裝甲集群還要多。這是蘇德兩軍裝甲部隊第一次大規模的“碰撞”,有必要深入分析雙方裝甲部隊的進攻和防禦戰術。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德軍裝甲部隊


德軍裝甲集群

裝甲集群是當時德軍最高級別的裝甲單位,一般轄有4-5個裝甲師,坦克數量在600-1000輛,幾乎所有的德軍裝甲師都被編入裝甲集群,很少單獨使用這些裝甲師,這體現了德軍“閃擊戰”的核心作戰思想,通過集中使用裝甲部隊來追求戰役級的突破,最終達成運動戰的最高形式:圍殲戰。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德軍偵察營


1941年德軍裝甲師的編制是:1個裝甲團,轄2-3個裝甲營;2個摩托化步兵團,每個團2個步兵營;1個摩托化炮兵團,裝備36門牽引榴彈炮;1個偵查營;1個摩托車營;1個反坦克營,裝備37毫米或50毫米牽引反坦克炮;1個摩托化工兵營。在不算炮兵團的情況下(反坦克營算計在內,因此其經常執行近距離的反坦克任務,不像榴彈炮那樣提供遠程間接火力),一個德軍裝甲師擁有10個作戰營,而擁有坦克的裝甲營只有2-3個,總計160-220輛坦克,其他都是由摩托化步兵、工兵、反坦克炮兵等支援兵種組成。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德軍步兵


諸兵種合成戰術—裝甲戰鬥群

一個德軍裝甲師轄有大量的步兵和炮兵等單位,這意味著坦克並非是德軍裝甲師唯一的戰鬥武器,德軍並不推崇單純使用坦克的戰術,只有在摩托化步兵、炮兵、高射炮兵、工兵甚至空軍的支援下組成合成戰鬥群才是最有效的作戰單位。因此德軍裝甲師經常將部隊分為3個裝甲戰鬥群,每個戰鬥群一般都1個裝甲營、1個摩托車連、1個摩托化步兵連、1個炮兵營、1-2個工兵連、1個重型高炮連(88毫米高射炮)、1個輕型高炮連(20毫米口徑)等作戰單位,這樣每個裝甲戰鬥群都是一支小型合成部隊,獨立遂行各種進攻和防禦任務。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德軍戰鬥群


德軍裝甲師分為三個裝甲戰鬥群(有時候也可以是2個),每個裝甲戰鬥群都可以獨立作戰,實施戰術級的鉗形進攻,當遇到步兵陣地時,德軍裝甲戰鬥群會設法從其側翼迂迴或者尋找其薄弱點強硬突破,突破到步兵陣地後方後再實施向心突擊殲滅之。當遇到強大的坦克部隊時,德軍裝甲戰鬥群會暫時轉入防禦,反坦克單位和高射炮單位以及摩托化步兵迅速構築反坦克陷阱,前方的德軍坦克會選擇暫時後撤來引誘敵軍坦克進入反坦克陷阱,然後和其他單位一起殲滅敵軍坦克。可見,德軍裝甲戰鬥群並不是一味的進攻,而是巧妙的結合了進攻和防禦戰術,以儘可能的減少坦克這一寶貴武器的損失,維持持久的作戰能力。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裝甲戰鬥群


蘇軍機械化軍

機械化軍是1941年蘇軍最高級別的坦克單位,一個機械化軍轄有2個坦克師、1個機械化步兵師、1個摩托車團和1個摩托化工兵營,共計9-12個坦克營、9個步兵營和6個炮兵營,擁有坦克600-1000輛、士兵37000人、汽車6000輛。從坦克數量來看,蘇軍機械化軍都可以趕上德軍裝甲集群了,但是由於其他支援兵種數量較少,一個蘇軍機械化軍的戰鬥力大體能可以和德軍裝甲軍相提並論,蘇軍機械化軍的坦克數量較多,而德軍裝甲軍則擁有更多的步兵和炮兵。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蘇軍坦克部隊


蘇軍西方面軍擁有6個機械化軍,不過只有1個機械化軍是滿編的,其他5個機械化軍的編制都嚴重不足。第一梯隊4個機械化軍分散部署在邊境後方30-60公里的地帶,分別為一線的3個步兵集團軍提供支援,機械化第6軍擁有1021輛坦克,第11軍擁有237輛坦克,第13軍擁有294輛坦克,第14軍擁有520輛坦克;第二梯隊的2個機械化軍部署在更靠後的縱深地帶,作為戰役預備隊使用,分別是機械化第17軍和第20軍,每個軍129輛坦克。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蘇軍機械化軍發起進攻


雖然西方面軍大部分機械化軍都不滿編,但是其坦克總數還是超過了2200輛,而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坦克總數只有1700多輛,蘇軍機械化部隊還是佔據著明顯的數量優勢的。不過不同於德軍集中使用裝甲部隊,蘇軍仍舊沿用過時的坦克支援步兵的作戰思想,為每個步兵集團軍提供1-2個機械化軍,第一梯隊的4個機械化軍支援前線的3個步兵集團軍,第二梯隊的2個機械化軍支援1個步兵集團軍。蘇軍的機械化軍都被分散在整個戰區,沒能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作戰力量。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蘇軍發起進攻


蘇軍坦克戰術

1941年的蘇軍坦克戰術非常簡單,坦克連經常排成一線一起進行衝擊,各坦克之間距離很近(5米左右),這主要是由於蘇軍坦克大都沒有裝備無線電通訊裝置,為了便於指揮和控制便只能採取這種簡單而又密集的坦克陣型。各坦克單位組成多波次的坦克衝擊線,輕型坦克位於最前方,中型坦克(T-34)居中,重型坦克(Kv坦克)在最後提供火力支援。由於通信不暢,蘇軍坦克單位很少在戰鬥中更改進攻方向和隊形,一路衝鋒到底,除非出現嚴重的傷亡,否則蘇軍不會停止進攻,指揮員擅自停止進攻往往會遭到嚴懲。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被擊毀的蘇軍坦克


蘇軍機械化軍由於編制上的固有缺點,即缺乏步兵和炮兵等支援兵種,在實際作戰中,導致坦克往往在沒有任何支援的情況下獨自發起進攻,結果在面對德軍反坦克炮和步兵構成的“坦克陷阱”中損失慘重,即便是強大的KV坦克也不能倖免,因為德軍經常繞到其後方進行射擊。而等待步兵集團軍提供支援又需要時間,這些步兵集團軍行動緩慢,不能及時跟上機械化軍的節奏,結果就是機械化軍不得不停下來進行等待,這給了德軍加強防禦的時間,等到蘇軍發起進攻時,德軍的防禦能力已經大大加強,結果蘇軍還是不能取得成功。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蘇軍步兵防禦作戰


明斯克合圍戰

在詳細的談論了蘇德兩軍裝甲部隊的編制和進攻戰術後,相信大家已經對兩軍的裝甲作戰有了深入的瞭解,再來看明斯克這場戰役就會簡單許多。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兩個裝甲集群分別從南北兩翼對西方面軍發起了鉗形攻勢,迅速突破了蘇軍脆弱的步兵防線,開始向縱深挺進。分散在各處的蘇軍機械化軍發起了戰術反擊,但是太過分散,基本都是單獨和德軍裝甲集群作戰,結果很容易被德軍所擊敗或殲滅。第二梯隊的蘇軍部隊在向西開進時候和德軍裝甲集群遭遇,結果遭遇了同樣的結果(這是必然結果,第二梯隊蘇軍實力更弱)。這樣儘管蘇軍西方面軍擁有數量更多的坦克,但是在每一次交戰中,蘇軍坦克數量幾乎都處於劣勢,再加上戰術上的失誤,失敗也就不可避免。

明斯克合圍戰—蘇德兩軍裝甲戰術的第一次碰撞

明斯克戰役態勢圖


蘇軍裝甲兵在明斯克戰役中表現出拙劣的裝甲戰術,嚴重缺乏各兵種的作戰協同,大量的坦克單位被浪費到獨立的進攻中,結果慘遭德軍裝甲兵和反坦克單位的屠戮,失去了寶貴的坦克後,蘇軍步兵單位便無法應付德軍裝甲戰鬥群的機動作戰了,戰局也就變得不可收拾,到處都在撤退,步兵的堅守變得毫無意義,因為他們的後路已經被德軍裝甲兵切斷。明斯克一役,蘇軍損失坦克2000輛,幾乎所有的機械化軍都被殲滅了,而由於德軍最終控制了戰場,大部分受損坦克都可以修復重新投入戰鬥,不可修復的坦克只有130輛,戰損比超過1:16。這說明蘇軍的裝甲戰術存在致命的缺陷,相比於德軍的裝甲戰術,蘇軍已經太過落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