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明斯克合围战是二战东线战场第一个大规模的合围战,作战双方分别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苏军西方面军,整个战役主要由运动战构成,少数的阵地战对于整个战役进程几乎没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决定胜负的不再是步兵,而是装甲部队。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辖有2支强大的装甲集群,而苏军西方面军则辖有6个机械化军,从编制上来说,一个满编苏军机械化军的坦克数量比一个德军装甲集群还要多。这是苏德两军装甲部队第一次大规模的“碰撞”,有必要深入分析双方装甲部队的进攻和防御战术。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德军装甲部队


德军装甲集群

装甲集群是当时德军最高级别的装甲单位,一般辖有4-5个装甲师,坦克数量在600-1000辆,几乎所有的德军装甲师都被编入装甲集群,很少单独使用这些装甲师,这体现了德军“闪击战”的核心作战思想,通过集中使用装甲部队来追求战役级的突破,最终达成运动战的最高形式:围歼战。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德军侦察营


1941年德军装甲师的编制是:1个装甲团,辖2-3个装甲营;2个摩托化步兵团,每个团2个步兵营;1个摩托化炮兵团,装备36门牵引榴弹炮;1个侦查营;1个摩托车营;1个反坦克营,装备37毫米或50毫米牵引反坦克炮;1个摩托化工兵营。在不算炮兵团的情况下(反坦克营算计在内,因此其经常执行近距离的反坦克任务,不像榴弹炮那样提供远程间接火力),一个德军装甲师拥有10个作战营,而拥有坦克的装甲营只有2-3个,总计160-220辆坦克,其他都是由摩托化步兵、工兵、反坦克炮兵等支援兵种组成。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德军步兵


诸兵种合成战术—装甲战斗群

一个德军装甲师辖有大量的步兵和炮兵等单位,这意味着坦克并非是德军装甲师唯一的战斗武器,德军并不推崇单纯使用坦克的战术,只有在摩托化步兵、炮兵、高射炮兵、工兵甚至空军的支援下组成合成战斗群才是最有效的作战单位。因此德军装甲师经常将部队分为3个装甲战斗群,每个战斗群一般都1个装甲营、1个摩托车连、1个摩托化步兵连、1个炮兵营、1-2个工兵连、1个重型高炮连(88毫米高射炮)、1个轻型高炮连(20毫米口径)等作战单位,这样每个装甲战斗群都是一支小型合成部队,独立遂行各种进攻和防御任务。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德军战斗群


德军装甲师分为三个装甲战斗群(有时候也可以是2个),每个装甲战斗群都可以独立作战,实施战术级的钳形进攻,当遇到步兵阵地时,德军装甲战斗群会设法从其侧翼迂回或者寻找其薄弱点强硬突破,突破到步兵阵地后方后再实施向心突击歼灭之。当遇到强大的坦克部队时,德军装甲战斗群会暂时转入防御,反坦克单位和高射炮单位以及摩托化步兵迅速构筑反坦克陷阱,前方的德军坦克会选择暂时后撤来引诱敌军坦克进入反坦克陷阱,然后和其他单位一起歼灭敌军坦克。可见,德军装甲战斗群并不是一味的进攻,而是巧妙的结合了进攻和防御战术,以尽可能的减少坦克这一宝贵武器的损失,维持持久的作战能力。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装甲战斗群


苏军机械化军

机械化军是1941年苏军最高级别的坦克单位,一个机械化军辖有2个坦克师、1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摩托车团和1个摩托化工兵营,共计9-12个坦克营、9个步兵营和6个炮兵营,拥有坦克600-1000辆、士兵37000人、汽车6000辆。从坦克数量来看,苏军机械化军都可以赶上德军装甲集群了,但是由于其他支援兵种数量较少,一个苏军机械化军的战斗力大体能可以和德军装甲军相提并论,苏军机械化军的坦克数量较多,而德军装甲军则拥有更多的步兵和炮兵。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苏军坦克部队


苏军西方面军拥有6个机械化军,不过只有1个机械化军是满编的,其他5个机械化军的编制都严重不足。第一梯队4个机械化军分散部署在边境后方30-60公里的地带,分别为一线的3个步兵集团军提供支援,机械化第6军拥有1021辆坦克,第11军拥有237辆坦克,第13军拥有294辆坦克,第14军拥有520辆坦克;第二梯队的2个机械化军部署在更靠后的纵深地带,作为战役预备队使用,分别是机械化第17军和第20军,每个军129辆坦克。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苏军机械化军发起进攻


虽然西方面军大部分机械化军都不满编,但是其坦克总数还是超过了2200辆,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坦克总数只有1700多辆,苏军机械化部队还是占据着明显的数量优势的。不过不同于德军集中使用装甲部队,苏军仍旧沿用过时的坦克支援步兵的作战思想,为每个步兵集团军提供1-2个机械化军,第一梯队的4个机械化军支援前线的3个步兵集团军,第二梯队的2个机械化军支援1个步兵集团军。苏军的机械化军都被分散在整个战区,没能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作战力量。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苏军发起进攻


苏军坦克战术

1941年的苏军坦克战术非常简单,坦克连经常排成一线一起进行冲击,各坦克之间距离很近(5米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苏军坦克大都没有装备无线电通讯装置,为了便于指挥和控制便只能采取这种简单而又密集的坦克阵型。各坦克单位组成多波次的坦克冲击线,轻型坦克位于最前方,中型坦克(T-34)居中,重型坦克(Kv坦克)在最后提供火力支援。由于通信不畅,苏军坦克单位很少在战斗中更改进攻方向和队形,一路冲锋到底,除非出现严重的伤亡,否则苏军不会停止进攻,指挥员擅自停止进攻往往会遭到严惩。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被击毁的苏军坦克


苏军机械化军由于编制上的固有缺点,即缺乏步兵和炮兵等支援兵种,在实际作战中,导致坦克往往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独自发起进攻,结果在面对德军反坦克炮和步兵构成的“坦克陷阱”中损失惨重,即便是强大的KV坦克也不能幸免,因为德军经常绕到其后方进行射击。而等待步兵集团军提供支援又需要时间,这些步兵集团军行动缓慢,不能及时跟上机械化军的节奏,结果就是机械化军不得不停下来进行等待,这给了德军加强防御的时间,等到苏军发起进攻时,德军的防御能力已经大大加强,结果苏军还是不能取得成功。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苏军步兵防御作战


明斯克合围战

在详细的谈论了苏德两军装甲部队的编制和进攻战术后,相信大家已经对两军的装甲作战有了深入的了解,再来看明斯克这场战役就会简单许多。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两个装甲集群分别从南北两翼对西方面军发起了钳形攻势,迅速突破了苏军脆弱的步兵防线,开始向纵深挺进。分散在各处的苏军机械化军发起了战术反击,但是太过分散,基本都是单独和德军装甲集群作战,结果很容易被德军所击败或歼灭。第二梯队的苏军部队在向西开进时候和德军装甲集群遭遇,结果遭遇了同样的结果(这是必然结果,第二梯队苏军实力更弱)。这样尽管苏军西方面军拥有数量更多的坦克,但是在每一次交战中,苏军坦克数量几乎都处于劣势,再加上战术上的失误,失败也就不可避免。

明斯克合围战—苏德两军装甲战术的第一次碰撞

明斯克战役态势图


苏军装甲兵在明斯克战役中表现出拙劣的装甲战术,严重缺乏各兵种的作战协同,大量的坦克单位被浪费到独立的进攻中,结果惨遭德军装甲兵和反坦克单位的屠戮,失去了宝贵的坦克后,苏军步兵单位便无法应付德军装甲战斗群的机动作战了,战局也就变得不可收拾,到处都在撤退,步兵的坚守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他们的后路已经被德军装甲兵切断。明斯克一役,苏军损失坦克2000辆,几乎所有的机械化军都被歼灭了,而由于德军最终控制了战场,大部分受损坦克都可以修复重新投入战斗,不可修复的坦克只有130辆,战损比超过1:16。这说明苏军的装甲战术存在致命的缺陷,相比于德军的装甲战术,苏军已经太过落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